朱文元加减治疗 胃脘痛案 梅核气案 痛经案

发布时间:2020-09-04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朱文元主任医师从医近五十年来,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情志郁结而致气机紊乱之各种证,疗效显著,谨举验案三则供同道临证参考,并请指正。

胃脘痛案

仇某,女,44岁,1999年6月17日诊。胃脘胀痛2年余,时轻时重。10余天来因情志刺激,胃脘胀痛加剧,两胁及背部亦胀痛,伴恶心,嗳气频作,矢气腹胀。形体消瘦,痛苦面容,腹部稍隆起,剑下及右上腹均有压痛,舌苔薄白,脉弦细。此乃肝气横逆犯胃所致。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处方:柴胡10g,白芍12g,枳壳12g,香附12g,郁金12g,陈皮10g,延胡索12g,甘松12g,炙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服5剂后,胃脘胀痛大减,仍恶心、嗳气、胁痛,腹胀,舌苔薄白,脉弦。效不更方,又进5剂后,胃脘胀痛及恶心嗳气基本消失,胁痛减轻,仍有乏力、纳呆,原方加减继服6剂,诸症消失。追访1年余,未复发。

按:本案系由患者思虑日久,思则气结,致脾胃之气机升降失调,肝木乘机侮其所胜,脾胃受克,气机郁滞,故予疏肝理气和胃之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而收效。胀因气郁,痛因血滞,气行血活,通则不痛,故加活血利气止痛之良药延胡索,气血得热则行,遇寒则凝,加甘松开胃醒脾,温通止痛。

梅核气案

屠某,女,34岁,2001年9月24日诊。咽部有异物感1月余,吐之不出,咽之不下,饮食无碍,伴胸闷,时有嗳气。经多种中西药治疗均未见效。患者恐患食道癌,终日精神抑郁,时而哭泣,不思饮食,无法正常工作。曾在某医院作心电图、胸透及食道、胃钡餐透视,均未发现异常。舌苔薄白,脉弦滑。辨证为肝气不舒,横犯脾胃,脾不化湿,湿聚生痰,痰气郁结变生本病。治宜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处方:柴胡12g,白芍15g,香附10g,陈皮12g,枳壳10g,川芎6g,半夏10g,竹茹10g,郁金12g,厚朴12g,威灵仙10g。水煎服,日1剂。服5剂后胸闷、咽喉阻塞感明显减轻,心情转佳,信心大增,上方连服10剂,诸症消失。

按:本案由肝气乘脾,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气阻于咽喉而成。《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云:“妇人咽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故用柴胡疏肝散加半夏、厚朴、威灵仙治之。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威灵仙可使食道蠕动节律增强,频率增加,幅度增大,有利于气机流畅;厚朴宽胸下气;半夏化痰。药证相符,则收显效。

痛经

史某,女,29岁,每于行经前小腹胀痛,并呈阵发性加剧,伴有乳房胀痛,不容近衣。经行不畅,色暗红有块。查舌苔薄白,脉沉涩。此乃肝郁气滞,血行不畅所致。治宜疏肝理气,活血止痛。处方:柴胡10g,白芍15g,香附10g,枳壳10g,郁金12g,川芎10g,丹参15g,益母草15g,穿山甲6g,炙甘草10g。水煎服,日1剂。服5剂后小腹胀痛减轻,乳房胀痛消失,经行通畅。嘱患者每于经行前1周服此方5剂,连服3个月。追访1年,痛经未复发。

按:丹溪翁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百病生焉。”此患者因肝气郁结致:冲任不调,气血不畅,不通则痛。用柴胡疏肝散取其“木郁达之”之意,加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穿山甲走窜经络,通经止痛直达病所。

体会

柴胡疏肝散是由《伤寒论》之四逆散衍化而来,主治胁肋疼痛,往来寒热。本方由柴胡白芍枳壳香附川芎陈皮、炙甘草组成。方中柴胡为主药,为治肝胆、脾胃之要药,有疏肝解郁之功。白芍补血柔肝敛阳,缓急止痛。现代药理证明,本品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调整T细胞的免疫功能和促进液体免疫反应。枳壳行气宽中,消胀除满。香附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素有“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之称。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能上行头目,下达血海,旁通四肢,外彻皮毛,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要药。陈皮健脾和胃理气,燥湿化痰。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配,共奏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活血散结,调和肝脾之功。《黄帝内经》言“百病生于气”,《类证治裁》谓“诸病多自肝来”。故笔者在临床上,凡遇到因情志不遂,气机失常造成的疾患,皆在本方基础上予以加减,均可收到理想效果。本方易耗损人体正气,临床用药当病除即止,不宜久服。(朱萌朱传龙)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