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药防治优势突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
脾虚为本,揭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候规律
危北海教授等系统阐述了脾虚理论的发展源流,主持开展了我国第一批探索脾虚证本质的临床研究。田德禄教授等提出脾虚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基础,治疗勿忘升脾气。张声生教授等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脾虚气滞是其中心病理环节,提出“调肝理脾”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大法,并建立了“调肝理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刘凤斌教授等研制中医脾胃系疾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能够体现中医特色,适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候评价。
固化中医临床有效方剂,多角度开展临床研究提供循证依据
李乾构教授等将中医辨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理法方药进行梳理,开发了“健脾消胀冲剂”。赵荣莱教授等提出了从脾胃升降理论开发胃动力中药的设想,开展了“苍脂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发工作。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支持下,张声生教授等组织开展了以寒、热、虚、实为纲辨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获得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同时固化有效方剂开发了院内制剂“仁术健脾理气颗粒”。
创新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机制的研究,阐明作用靶点
张声生教授团队首次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并首次将五羟色胺、前列腺素E2信号通路和十二指肠黏膜屏障等引入调肝理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科学内涵研究,证明中药复方可通过激活不同的信号通路,协同放大激活靶蛋白功能,从而增加疗效。
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规范临床诊疗过程
张声生教授团队牵头制定了《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并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这成为我国脾胃病行业迄今共识度最高的、临床最实用的中医临床诊疗标准。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支持下,同时牵头首次制定了“中药新药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使我国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药新药开发有法可依,规范了药物研发市场。(张声生赵鲁卿)
浊毒理论用于胃肠难治病疗效显著
河北省中医院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进行科研攻关,四十年精研不辍,研制出中药新药“摩罗丹”,更有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提出浊毒理论,指导胃肠难治性疾病的诊疗。该理论认为:浊毒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浊毒壅滞中焦,气机不畅是多种难治性胃肠疾病的关键病机。浊毒相干为害贯穿于很多难治性胃肠疾病的全过程,化浊解毒法是其治疗的基本大法。该理论为降低胃癌的发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用该理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亦取得良好疗效。
近年,胃肠疾病浊毒理论相关临床及基础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李佃贵教授主持的“解毒化浊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杨倩教授主持的“基于通腑降浊中药对IBS-C脑肠肽及胃肠动力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出版专著《中医浊毒论》。河北省中医院自主研制的院内制剂茵连和胃颗粒、葛根清肠颗粒已成为治疗慢性胃炎、结肠病变、功能性胃肠病的有效药。(杨倩王志坤)
构建完善的脾胃湿热理论体系
多年来,脾胃湿热理论研究在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构建了完善的理论体系。
文献研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劳绍贤教授对脾胃湿热理论源流进行了梳理,提出脾胃湿热理论萌芽于秦汉时期、奠基于金元时期、形成于明清时期、发展完善于新中国成立后4个阶段。国医大师杨春波分别对唐宋元以及明清时期脾胃湿热证病因病机及用药规律进行了总结分析和研究。
病因病机
杨春波在临床调查基础上,提出脾胃湿热的产生由外感湿热邪气和内伤饮食不节引起。湿热上蒸,熏肺、蒙神、扰窍,湿热下注膀胱、肾,旁达经络、筋节、肌肤、诸窍等。湿热具阴阳二性,有寒化、热化之别,易滞气、阻络、损阴、伤阳,具有起病慢、传变缓、病势缠绵、症状矛盾等特点。
诊断标准
杨春波于1992年即提出了福建标准,并提出“黄腻苔是诊断湿热证的金标准”。劳绍贤于2004年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量化标准进行了研究。201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发表了“脾胃湿热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方药治疗
多年来,诸多医家在传统三焦、卫气营血、六经辨证治疗的基础上,把病证相结合,使脾胃湿热治疗更加精准,用药以清热祛湿为主,变燮燥化、芳化、渗化、温化、清化诸法,兼顾阴阳气血润燥不同,经验方药有清浊安浊汤、清化饮、薏苡仁方、清热化湿方、清香散、燥湿运脾汤等,极大地丰富了脾胃湿热的治疗。
现代研究
杨春波率先从炎症、感染、免疫、微生物、细胞能量代谢等方面对脾胃湿热证及黄腻苔现代生物学基础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脾胃湿热证与活动性炎症关系密切。吴仕九、劳绍贤最早对湿热、脾胃湿热动物造模方法进行了探索,认为肥甘饮食+气候因素+生物因子等复合因素进行造模是一种可行方法,为脾胃湿热证的现代可持续性研究提供了基础。(柯晓骆云丰)
创立胃痈理论提高临床疗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是20世纪70年代,由国医大师李玉奇和国医大师周学文创立,现已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区域诊疗中心。
在“七五”期间,李玉奇依据慢性胃炎胃镜下黏膜充血、糜烂等病损特点,提出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观点,认为胃痈的发生机制“由寒气隔阳,热聚胃口,寒热不调,致血肉腐坏……”,总结出萎缩性胃炎的舌像和脉象特征,确立了一整套治疗方案。周学文受其启发,针对消化性溃疡的现代医学病理组织学特点,创新性地将中医外科治痈的消、托、补法融入消化性溃疡不同阶段的治疗中,丰富了中医胃痈理论的内涵,也为中医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近年来团队在学科带头人王垂杰教授带领下对周学文提出的胃癌前状态性疾病的“毒热”病因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挖掘和临床验证工作。同时,王垂杰继承了李玉奇和周学文学术思想,将治痈方法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中,使清热解毒消痈生肌的治痈之法由胃扩展到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此外,还将成果转化产生两个国家级新药“养阴清胃颗粒”和“溃得康颗粒”及23个院内制剂应用于临床,有力地促进了临床能力和诊治水平的提高,取得了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围绕这一研究领域我们团队共发表相关论文150余篇,出版包括《以痈论治萎缩性胃炎》等学术著作9部,主持制修订了包括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指南在内的团体标准5个,学会共识4个,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1个。(王垂杰李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