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满是指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泻心汤及类方治疗

发布时间:2019-01-10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病满是指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痞满病名首见于《伤寒论》,第149条云:“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半夏泻心汤主之。”既明确了痞满的诊断,又与结胸证做了鉴别,并创诸泻心汤及类方治疗,并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效法,现分述如下。

(1)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该法适用于寒热错杂、脾胃升降失常、气机痞塞之脾胃病。症见心下痞硬、干呕、噫气,腹中雷鸣、下利等症。方用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及甘草泻心汤治疗。但3方同中有异,半夏泻心汤以心下痞满、呕吐泻利、苔腻微黄为辨治依据。如《伤寒论》第149条云:“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适用于痞满而见水气食滞者,如第157条云:“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甘草泻心汤之痞满以脾胃受损较重为特点,如第158条云:“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总之,辛开苦降之3类泻心汤为治疗脾胃升降失调之经典方,屡用屡效。

(2)泄热消痞该法适用于中焦有热、痞塞不通之证。如第154条云:“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除上所述,临床尚可见心烦口渴,甚则吐衄、舌红苔黄等症。另外,对大黄黄连泻心汤的使用贵在取其气,薄其味,要将大黄黄连以沸水浸渍须臾服用,使之利于清上部无形邪热,而非泻下里实。此法简单而科学,临证用于治疗胃火牙痛及热毒痤疮亦效。若热痞而兼见恶寒汗出无发热者,此肾阳不足,卫外不固。当以附子泻心汤治之。

(3)化气利水消痞该法适用于水津滞中、升降失司之水痞。如第156条云:“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此痞系太阳病误下所致,但以泻心汤治之而不效,说明既非热痞,亦非寒热错杂痞。其口燥渴,心烦,小便不利,说明有水饮内停。水津不升不降则中焦痞塞,以五苓散化气利水,使小便通,气化行,升降利,而痞自解。

(4)化痰下气消痞该法适用于心下痞硬、噫气频作、舌淡苔白腻、脉弦虚之痰气痞。方用旋覆代赭汤。如第161条云:“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使用该方时,应做到镇降逆气不伤胃,益气补中不助痰。所用代赭石性寒质重,宜小量使用。除此之外,临证用于治疗肝胃失和之嗳气、胃虚痰阻之呕逆亦佳。

(5)温中解表消痞该法适用于脾气虚寒、表里不解之痞满。如第163条云:“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该方以理中汤温中散寒止利,桂枝后下以解太阳之表,表里同治而以治里为主,自然利止痞消表解。

(6)逐水消痞该法适用于水饮停聚于胸膈之痞满。如第152条云:“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7)和解少阳,通下里实该法适用于少阳兼见阳明里实之痞满。症见心下痞硬,呕吐不止,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如第165条云:“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该方运用于急腹症属少阳阳明合病者效佳,如胆系急性感染、胆石症、胆道蛔虫病、急性胰腺炎等。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