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出自金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是中医方剂里有名的补益方剂。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主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之证。原方药物组成:黄芪、人参(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生姜、大枣。临床治疗疾病较多,如眩晕、低血压、脏器下垂等等。笔者在对一些腹泻患者治疗中发现,补中益气丸对一些特殊类型腹泻有较好的效果。补中益气汤原方本来就注明对久泻便溏有治疗作用。但是笔者在临床发现有一种特殊腹泻患者,主要表现患者饮食正常,大便次数增多,但是大便不溏泄,每日3~5次,伴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而且几乎每次早中晚饭后就要大便。对于这种特殊类型患者,笔者在补中益气丸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表现加减药物,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现举两例如下。
验案一:患者方某,女性,63岁。形体瘦弱,自述经常腹泻,每日3~5次,且每次饭后不久即泻,泻前有腹痛下坠感,便后减轻,头晕乏力,舌淡边尖略红,脉细。考虑患者虽然纳可,但是饭后即腹胀,说明胃虽然能受纳,但是脾虚不能健运,便前腹痛,便后痛减,考虑肝郁乘脾。故以补中益气丸合痛泻要方加减,处方如下:党参15克,焦白术15克,炙甘草9克,陈皮9克,黄芪20克,当归12克,升麻6克,柴胡6克,茯苓15克,白芍15克,防风9克,山药15克。以上方药每日1剂,煎服2次。方中以补中益气汤健脾益气,以痛泻要方泻肝补脾,酌加山药、茯苓健脾止泻。患者一周后复诊,病情明显好转,每日大便1~2次,腹痛减轻,继续服用1周,症状消失,后以补中益气丸巩固一段时间。
验案二:患者周某,男性,43岁。患者患慢性腹泻数年,近半个月加重,每日大便4~6次。饮食正常,每次饭后必大便,大便成型,便后觉舒适。舌淡苔薄,中心薄黄腻。脉细滑。患者到县级医院做肠镜诊断为结肠炎。患者虽然腹泻,但是形体仍偏胖,痰湿体质。处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15克,焦白术15克,炙甘草9克,当归9克,陈皮9克,黄芪20克,升麻6克,柴胡6克,半夏12克,茯苓15克,黄连6克,薏苡仁30克。上方每日1剂,1周后患者复诊效果明显,继续服用2周基本痊愈。本方以补中益气汤健脾升阳,加半夏、茯苓、薏苡仁健脾化湿,方中另加黄连6克,是因为舌苔中心微黄腻,所谓“独处藏邪”,说明虽然脾虚为主,但是仍然有少许湿热,所以加黄连清热燥湿。诸药合用,方证合拍,收效甚佳。
从以上病例看,补中益气汤对于这种特殊腹泻辨证为脾虚为主,能够收到较好疗效。(刘立红)
来源:中国中医报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