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胃同病中医辨治

发布时间:2018-01-23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徐景藩运用疏、降、和三法论治胆胃同病经验

徐景藩(1927—2015),男,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国医大师,第二批、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兼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所长。从医60余载,博览群书,学验俱丰,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方面有诸多创见,如对食管病主张调升降、宣通、润养,创“糊剂卧位服药法”;创“残胃饮”治疗残胃炎症;治疗以便泄为主症的慢性结肠炎,创“连脂清肠汤”内服和“菖榆煎”保留灌肠法等。

胆胃同病是指胆病伴发胃、十二指肠的病变(炎症、溃疡等),或胃、十二指肠疾病兼有胆的病变(胆囊炎、胆石症等),症状上常为胃脘痞胀、疼痛和胁痛、口苦等兼见,亦称为胆胃综合征[1]。对徐景藩教授诊治的2000多名患者进行统计[2],发现凡原有胃病者,经B超及胆囊X线造影诊断兼有胆病者约占35%;已确诊胆病者,又经内镜或X线钡餐检查兼有慢性胃炎、溃疡者约占40%。由此可见,临床上胆胃同病十分常见,随着电子内镜和彩超技术的广泛运用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胆胃同病患者被发现。徐老师临床诊疗胆胃同病积累了宝贵经验,兹总结其运用疏、降、和三法治疗本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1生理相关,病理相及

胆胃相关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云:“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胆胃同为六腑,共居中焦,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共司气机升降,同主饮食消化。胆胃谐和是胆胃正常功能发挥的基础,胆胃不和,气机上逆是胆胃同病的主要病机。

1.1胆胃为枢关乎气,疏通为贵

《灵枢·根结》云:“少阳为枢。”枢者,有枢机之意。少阳为三阳之枢,位居半表半里,可通达表里内外,为全身气机调节的枢纽。吴鞠通在《医医病书》中指出:“盖胆为少阳,主升阳气之先,输转一身之阳气。”《黄帝内经》云:“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李东垣《脾胃论》中解释为:“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物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胆附于肝,为“清净之腑”,内藏精汁,主疏泄而利肠胃。《医学求是》云:“少阳为中气之枢纽,枢轴运动,中气得以运行。”胃为阳明燥土,与脾相合,脾升胃降,为脏腑气机上下升降的枢纽。肝胆脾胃同司气机升降,黄坤载《四圣心源》谓:“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行,则胆火不降”。“百病生于气也”,胆胃气机贵在疏通,二者在协调气机方面可概括为“胆随胃降”和“胃随胆升”[3]。

1.2胆胃为腑司化谷,宜降为顺胆胃同为六腑,胆之疏泄能促进脾胃运化。《医学见能》云:“胆主升清降浊,疏利中土。”《血证论》中则有“胆中相火,如不亢烈,则为清阳之木气,上升于胃,胃土得其疏达,故水谷化”的论述。此外,胆藏胆汁,乃肝之余气所化,借肝之疏泄下泄于小肠,参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4]。胃为“太仓”,主受纳、腐熟水谷,如《医经句测》谓“胃无消磨健运则不化”。“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是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现代医学也证明,食物经胃通向十二指肠,胆总管亦开口于十二指肠奥迪括约肌,使胆汁下行进十二指肠,共同完成消化作用[5]。“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胆胃在其中。

1.3胆木胃土生克谐,以和为常肝胆属木,脾胃属土,根据中医五行学说,胆胃相关也表现为木土相关。胆胃存在着“木疏土”和“土荣木”的密切关系,生理状态下木土相谐,胆木疏土,助其化谷之功,胃土荣木,成其疏泄之用。木疏土,即“土得木而达”,唐容川在《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指出:“西医谓肝生胆汁,入胃化谷,即《黄帝内经》木能疏土之义”。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话》亦云:“至于胆汁能化食之说,中医书中亦早寓其理,……徐灵胎注《神农本草经》则以‘木能疏土’解之……”,并在该书中指出:“究之肝胆之为用,实能与脾胃相助为理。因五行之理,木能侮土,木亦能疏土也”。土荣木,是指胆木正常功能的发挥亦赖胃土培植。土生万物,无土之处,则木无所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中央土以灌四旁”,则胆木得荣而胆汁生化有源,泄降有序,消化吸收正常,如《四圣心源》曰:“木生于水,长于土,土气冲和,则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1.4胆胃不和气机逆为病理关键

胆胃同病病位主要在胆胃,与肝脾密切相关。病因常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及手术所伤等。若饮食失调,饮酒无节,偏嗜肥甘厚味,助湿生热,伤及胃腑,殃及肝胆,导致肝胆疏泄失常,则胆腑失其清净之性,精汁变浊。湿热浊邪滞留胆系,久经煎熬,形成砂石,闭阻气机,出现胁痛,痛引肩背甚或局部绞痛等。一旦形成砂石,胆汁下泄不畅,疏泄功能更受影响。情志抑郁,忧思恼怒,肝胆失于条达,横逆犯胃,气机郁滞,可出现痞胀、胃痛或日久气郁化火,气机上逆,引动胆火,出现烧心、口苦或呕吐苦水等。如《太平圣惠方》曰:“肝气有余则胆热”,《素问·痿论》曰:“肝气热则胆泄”。往往肝胆先病,继及胃腑,正所谓“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

若先天禀赋薄弱,脾胃素虚或长期烦劳,大病所伤致中气亏虚,影响脾升胃降功能,则可出现肝不随脾升,胆不随胃降而为病,此时胃病在先,胆病继生。如《长沙药解》云:“甲木之升源于胃气上逆,胃气上逆源于中气之虚”,常见症状如脘痞、腹胀、便溏、口苦等。至于手术所伤,徐老师认为,胆囊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胆汁反流,胃大部切除术后,尤其是毕Ⅱ式术后,大部分合并胆汁反流。胆囊术后,胆的升清降浊功能受损,加之大量胆液因没有胆的贮存、浓缩而直接溢泄,此时若胃中气滞,失于和降,则胆随胃逆。且如形成胆石的病因持续存在,肝内毛细胆管、肝管及胆总管仍可有结石形成,可继续影响肝胆疏泄功能发为胆胃同病。胃大部切除术后,脾胃虚弱,土虚木乘,更易阻滞气机,致升降窒滞。胆、胃术后,患者往往又因情志不舒,思虑过度而加重病情,而且手术创伤后常有血瘀内留的情况,因此,徐老师认为,胆胃同病病机总属胆胃不和、气机上逆。

2治从疏、降、和,兼以清、化、补、升

2.1疏

疏者通也,即疏调气机,通畅郁滞,除临床上常用的疏调肝气之外,尚有治内伤疾病的疏经通络、调和气血和疏散表邪之义,如治外感所用疏风、疏表。胆胃同病初病常在气分,二者均有气滞的病理基础,且气滞可贯穿疾病的全过程。治疗以疏通为大法。

2.1.1实则疏利,兼清兼化胆胃同病的实证,以肝为主,病机为肝气不舒,气郁常易化火,所谓“气有余便是火”。胆附于肝,肝病每易及胆。肝胆疏泄失常,可横犯脾胃或“抑郁动肝致病,久则延及脾胃”。以胃为主,当分虚实,实证有热郁、湿阻、食滞等,常因实邪阻滞,脾胃升降枢转不利,胃气壅滞,造成肝胆疏泄失常,肝胆失于疏泄,则“疏土”之力必弱。赵学印等[6]认为,疏泄不及是慢性胃炎的一个重要病因。以肝为主,治当疏利,且疏肝勿忘和胃,以疏肝利胆和胃、疏肝理气和胃为常法,以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为基础加减,常用药有柴胡、紫苏梗、枳壳、香附、川芎、青皮、陈皮、郁金、合欢花、乌药、木香、梭罗子、八月札、蒺藜、香橼、砂仁、木蝴蝶、丝瓜络、白芍、乌梅、木瓜、麦芽等。

因气郁常化火,胆病气滞易挟湿热。治疗上尚须注意清热化湿,方选茵陈蒿汤合温胆汤加减。药如茵陈蒿、大黄、焦山栀、青蒿、牡丹皮、黄芩、黄连、蒲公英、炒苍术、厚朴、法半夏、金钱草、海金沙、芦根等。徐老师强调,祛湿务尽、务早,否则湿热氤氲缠绵,还有成石及热壅血郁,酿成痈脓之变,因此,症状改善后,上述药物还应再运用一段时间,力求湿热廓清,并需结合饮食调护。

2.1.2虚则补益,补疏并施胃之虚证有气虚、阴虚或气阴两虚之证。胃气亏虚,气失所主,运行无力,滞而为病,胃气不降反升,且土虚易木侮。胃之虚证常补疏并用、通补兼施,在健运脾胃的基础上,加用药性尚平的紫苏梗、柴胡、麸炒白术、炒白芍、炒防风、陈皮、厚朴花、绿萼梅、麦芽、炙鸡内金、炙甘草等。徐老师尤喜用紫苏梗、麦芽疏肝理气,认为“梗性主中”,紫苏梗对胃脘、剑突下部位痞胀疼者,用之甚效。《本草崇原》记载紫苏梗,“气味辛平”,“能使郁滞上下宣行,凡顺气诸品,为此最良,……宽胸利膈,疏气而不迅下”。凡肝郁证或肝胃气滞证表现为胸脘痞闷,隐痛及胁,口不干苦,苔薄白等症,首选紫苏梗,较柴胡其用为多。另外,徐老师认为麦芽一味,最能疏肝,因其具有升发之性,能达肝而制化脾土。《医学衷中参西录》曰:“虽为脾胃之药,而实善疏肝气”,《本草崇原》亦云:“凡怫郁致成膨膈等症,用之甚妙,人知其消谷而不知其疏肝也”,用于胆胃同病之胃虚证尤合。

若胃阴不足,胃失润降,气机阻滞者,治宜养胃理气。滋养胃阴多以沙参麦冬汤加减,药用甘寒理气之药,并常配用微辛而不伤阴之品,如佛手花、绿萼梅、橘白等。强调补气勿壅滞,滋阴勿助湿。

2.2降

降法与升法相对,是临床调节气机的常用治法,《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胆胃同为六腑,皆以降为用,以通为顺。应用降法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或反流性食管炎等疾患,可使反流得到纠正和缓解。

2.2.1降气不忘疏与清,通腑助以消与导降法主要有降气与通腑两类。因“胆随胃降”,所以降气主要是和降胃气,可在此基础上配用利胆降胆药物。常用如枳壳、枳实、青皮、陈皮、郁金、金钱草、海金沙、法(姜)半夏、白檀香、降香、沉香、公丁香、竹茹、浙贝母、怀牛膝、枇杷叶、旋复花、赭石、柿蒂、刀豆(壳)、莱菔子等。又胆附于肝,木能疏土,降气常兼疏肝。气郁易从火化,肝火易及胆腑,治当降气佐以降火或清降并用,以降气为主。

徐老师认为,消积与导滞也属降法范畴。消积、导滞即含通导腑气之意,消积应有针对性,随证用之,常用药如紫苏梗、炙鸡内金、焦三仙、莱菔子等,久病入络及血,食滞而兼气血瘀滞者,术后尤为多见,用药常选三棱、莪术、刘寄奴等。导滞除上述枳壳、枳实、莱菔子外,徐老师常据证应用芒硝、大黄,特别是上腹右胁疼痛显著,反复不已,大便不畅或秘结者常用大黄,用量一般为5~10g,还可加服大黄粉,每日两次,每次1~2g,若属肝胆湿热内胜者,尤应及早配用大黄。现代医学也证明,胆汁排泄不畅可造成胆汁浓度升高,不断刺激胆囊壁形成局部炎症,增加结石形成的机会[7]。而有疏利通泄作用的中草药可增加胆汁分泌量,从而达到疏通胆道的作用。

2.2.2升降相须,知常达变对运用降法久治不愈或症状反复者,强调当知常达变,应从升降相须方面入手,配用升提药物,药如柴胡、升麻、荷叶、防风等,或使用升降药对,如枳壳-桔梗、升麻-沉香、荷叶-茯苓、杏仁-瓜蒌、桔梗-牛膝等。俾升中有降,降中有升,枢机动滑,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方可提高治效。

2.3和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作用使机体或脏腑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方法。费伯雄《医醇賸义》谓“夫疾病虽多,不越内伤、外感,不足者补之以复其正,有余者去之以归乎平,即和法也”[8]。

2.3.1和法义广,不刚不柔徐老师认为,和者顺也、谐也,亦寓不刚不柔之意,其义甚广。《景岳全书·新方八略引》云:“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要广义理解和运用“和”法,如属肝气犯胃者,理气即所以和;属肝胃郁热者,泄热即所以和;属阴虚者,益胃养阴即所以和;属湿热中阻者,清化湿热即所以和;属停食积滞者,消食化滞即所以和;属脾胃虚寒者,温中补虚即所以和;属瘀阻血络者,化瘀活血即所以和。

2.3.2和为致和,治在合和徐老师指出,胆胃同病表现为诸多方面的欠和,治疗强调“和”。《丹溪心法·卷三·六郁》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胆胃同病患者常因情志致病,或因病导致情志不畅及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临床上当解除患者焦虑抑郁心理,鼓励患者怡情逸性,心理疏导与药物治疗相结合以达身心和、心神和。常用药物如郁金、合欢花、石菖蒲、远志、代代花、百合等。《神农本草经》谓合欢花“主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胆胃同居中焦,斡旋气机,以通为贵,上述疏、降之法,实为致“和”之法,意在恢复脏腑的和谐状态。吴鞠通《温病条辨》云:“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平则宁,偏则病。胆胃同病强调用药平和中正,饮食上调摄顾护,勿伤其正,《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无毒治病,十去其九,骨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同时徐老师强调,胆胃同病宜细心慎查,辨证施治时应四诊合参、结合现代西医理化检查[9],临床可以B超及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以免误诊、漏诊。

3医案举隅

患者,男,39岁。2003年3月6日初诊。主诉:右上腹疼痛间作3年余。病史:患者1998年12月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常口苦、便溏,近3年来右侧上腹疼痛时作,常于情志不畅时出现或加重。2003年2月查胃镜示: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肠上皮化生、胆汁反流。刻诊:上腹偏右疼痛,嗳气不多,口苦而干欲饮水,便溏不实,舌边有齿印、苔薄白、根微腻,脉细弦。患者以往常饮酒,现已有所节制。四诊合参,诊为胃痛(胆胃同病)。患者中年男性,病程较久,症状出现或加重与情绪关系密切,观其症状结合舌脉,辨证为肝胆失疏,胃气不和,脾运不力,肝胆湿热,久病及血;治以疏和健运,降胆解酲,佐以活血。处方:北柴胡6g,枳壳10g,赤芍10g,白芍10g,炙甘草3g,麸炒白术6g,山药15g,茵陈15g,刀豆壳20g,海金沙15g,炙鸡内金10g,当归10g,延胡索10g,泽泻10g,葛花10g,枳椇子10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药治以外当调畅情志,怡情悦性,并注意清淡饮食,戒除饮酒。

2003年3月20日二诊:右上腹痛已缓,大便实。食欲改善,现右上腹疼痛消失,仍有痞胀不适,口苦减轻,大便成形,苔脉如前。处方:北柴胡6g,枳壳10g,白芍15g,炙甘草3,炙鸡内金10g,佛手10g,太子参12g,刀豆壳20g,黄芩6g,法半夏1og,泽泻15g,仙鹤草15g,麦芽30g,神曲15g,葛花10g。另三七粉2.5g冲服,每日两次。续服半月后口苦、右上腹痛、便溏症状消失,后以清养善后。后随访半年,右上腹痛未再作,偶有口苦,服用铝镁加混悬液缓解。

按:本例患者胆囊术后,主证为右上腹疼痛,与情志、饮食关系密切。患者情志不舒复加饮酒,蕴湿生热,湿热阻滞肝胆,肝胆失疏,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此外,尚有口苦而干,口苦为胆胃不和,胃气上逆表现。口苦者,胆瘅也,瘅者,热也。《素问·奇病论》云:“有病口苦,……病名为何?……病名曰胆瘅。”脾虚失运,故见大便不实,舌边齿印。初诊以四逆散为基础疏和解郁,白术、山药、甘草健脾助运,茵陈、刀豆壳、海金沙、鸡内金清降利胆。徐老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从肝胆湿热、气滞血瘀病机考虑,常选四逆散合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郁金、当归须、通草、皂角刺、王不留行等活血通利消结之品。“胃痛久发,必有凝痰聚瘀”,故用延胡索、当归配合赤芍活血祛瘀。解酲一法,出自李东垣《脾胃论》,专治饮酒所伤,患者常饮酒,方中葛花、枳椇子、泽泻为徐老师常用解酲之品。因辨证准确,用药精当,腹痛止而口苦减。二诊时因主机未变仍治从原法,并以半夏配黄芩辛开苦降除痞胀,三七粉保护胃黏膜,疗效确切。后以清养收功,随访效良。

来源:中医杂志作者:臧帅陆为民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