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志因素与眩晕的相关性
眩晕是以目眩、头晕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目眩指眼花或眼前发黑,头晕指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1]。眩晕是临床常见疾病,涵盖了西医近20种病名[2],1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超过3%,其中约20%患者的发病与精神因素相关,器质性眩晕患者中有40%~60%伴有精神症状或心理障碍[3,4]。由此可见,情志因素贯穿眩晕病因病机及治疗的始终,现将情志因素与眩晕的相关性浅析如下。
1情志因素与眩晕发病的相关性
1.1眩晕的病因病机与情志因素的关系
(1)古代医学对眩晕病因病机的认识
有关眩晕的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该书对眩晕的病因病机有较多描述。《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气郁、血虚、髓海不足等多种因素有关。宋·严用和首次提出“七情致眩”之说,其在《重订严氏济生方·眩晕门》中云:“所谓眩晕者……七情内伤,皆能导致。”金·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中言:“所谓风气甚,而头目眩晕者,由风木旺……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主张眩晕从风火立论。可见古代即提出了眩晕与气郁、七情内伤、风火相搏有关。
(2)现代医学对眩晕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认为,眩晕的发生主要与情志不遂、年老体弱、饮食不节、久病劳倦、跌仆坠损及感受外邪等因素有关,内生风、痰、瘀、虚导致风眩内动、清窍不宁或清阳不升,脑窍失养而突发眩晕,其病机主要为风、痰、虚、瘀诸端,以内伤为主,因于风者,多责之情志不遂,气郁化火,风阳上扰[1]。徐慧[5]指出眩晕由暴怒烦躁,肝火旺盛,化火生风,风火上炎所致;或肝郁气滞,暗耗阴血,肝阴不足,虚火上炎,肝阳化风,上扰清窍,导致眩晕。周世章认为肝郁是眩晕发生的基本病机[6]。李郑生提出脾虚肝郁贯穿眩晕发病的始终[7]。李涵等[8]指出引起眩晕的发病因素较多,包括风、火、郁、痰、虚、瘀等因素。蒋健[9]认为“无郁不作眩”,有“气火风阳因肝郁”“无痰不眩却因郁”“无虚不眩多因郁”“血行滞涩可因郁”之说。上述观点均说明眩晕的病理基础是肝郁。
综上可见,从古至今,肝郁对眩晕的发病有直接影响。郁、风、火、痰、虚、瘀为其主要病机,病位在脑,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1.2情志因素的发病特点与眩晕病机的相关性
《黄帝内经》中提出七情致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志发生变化,突然、长期或强烈的刺激机体,超过机体正常生理范围,使气机紊乱,脏腑气血失调而诱发疾病。同时指出五脏精气是情志活动的基础,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其发病特点如下:①直接伤及五脏,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②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过度愤怒可导致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进而出现头目胀痛、易怒等病理表现,甚至发生气厥。《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悲则气消,惊则气乱等。③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如高血压病,若遇事恼怒,肝阳暴张,血压可迅速升高,发生眩晕,甚则突然昏厥。
1.3情志因素与眩晕病脏腑的相关性
(1)情志因素与肝的关系
肝在志为怒,五志过极,怒伤肝,则气机逆乱。升发太过则肝阳上亢,出现头晕胀痛。《类证治裁·眩晕》言:“良由肝胆乃风木之脏,相火内寄,其性主动主升。或由身心过动,或由情志郁勃……以致目昏耳鸣,震眩不定。”若情志抑郁,肝疏泄功能减退则气机郁滞,郁而化火为肝火,肝火致眩晕,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厥阴之胜,耳鸣头眩,愦愦欲吐。”肝火太旺,暗耗肝阴,肝阴亏虚,虚风内动,则“无风不作眩”。肝失疏泄,阻碍中焦气机,影响脾升胃降,致使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而“无痰不作眩”。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血液运行,导致瘀血阻滞,出现“无郁不作眩”“无瘀不作眩”。
(2)情志因素与脾的关系
脾在志为思,思虑太过,所思不遂,思则气结,出现气滞和气结,导致脾运化水谷和水液的功能受阻,痰浊内生,则“无痰不作眩”。脾为后天之本,运化功能减退可导致气血亏虚,则“无虚不作眩”;运化功能减退或气血亏虚均导致脾主升清功能下降,清阳不升,则脑窍失养,出现头目眩晕。另外,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若肝失疏泄,则影响脾胃气机升降;若脾失健运,阻碍气机,导致肝疏泄失职,二者皆可引起气滞痰阻,导致眩晕的发生。
(3)情志因素与肾的关系
肾在志为恐,惊恐伤肾,从此层面上讲与眩晕发病关系不大。但从五脏相生相克来讲,肾为肝之母脏,若五志过极或不足,肝脏功能受损,可累及母脏。以“精血同源”“肝肾同源”理论为基础,肝阴不足可导致肾精不足,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脑为髓海,《灵枢·海论》言:“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
2情志因素与眩晕治疗的相关性
在眩晕的病因病机中,情志不遂、气郁、肝郁导致风、火、痰、虚、瘀内生,进而出现眩晕症状,其病位在脑,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治疗以治肝为主,兼调理脾、肾。沈宗国提出治疗眩晕可采用平肝、养肝、疏肝、清肝4法[10]。笔者从肝脏生理病理的发生发展介绍治疗眩晕的疏肝、清肝、镇肝、柔肝4法。
2.1疏肝
肝失疏泄,百病由生,故治疗首要为疏肝。《黄帝内经》云:“木郁达之。”疏肝包括调节肝气和肝血,气血调达,眩晕自平。临床常用柴胡、枳壳等药物疏肝理气,方选柴胡疏肝散。张怀亮[11]指出疏肝时要注意健脾,可用越鞠丸加减治疗。
2.2清肝
清肝多针对肝火而言。五志过极,肝失疏泄,肝郁化火;或肝阴不足,阴虚火旺,致肝火上炎。临床常用龙胆草清肝泻火,方选龙肝泻肝汤。但为防苦寒伤阴,在清肝同时常配伍滋阴之品。张怀亮[11]指出在清肝时常因“实则泻其子”加用黄连,因“气有余便是火”加用紫苏子、紫菀等降气之品。
2.3镇肝
镇肝多针对肝阳上亢所言。阳亢有阴虚阳亢,肝火化风、肝血虚皆可引发阳亢。临床常用钩藤、石决明之类的药物,方选镇肝熄风汤或天麻钩藤饮。孙婷婷等[12]认为肝体阴而用阳,可加滋肝阴药以平肝阳。刘志明认为乙癸同源,可滋肾阴而平肝阳[13]。
2.4柔肝
柔肝针对肝阴、肝血而言。《岳美中论医集》言:“肝性至刚,宜柔不宜伐。”提倡柔肝、滋阴以抑肝阳。常加疏肝、清肝之品,柔肝首选白芍,取其养血柔肝之功。
3现代医学中情志因素与眩晕的相关性
中医以症状命名眩晕,在西医病名中近20种疾病有此症状,并根据病位分为耳源性眩晕和非耳源性眩晕。贺新怀等[14]认为焦虑、紧张、怒气等不良情绪可直接影响中枢神经活动,影响神经递质和激素的正常水平,降低人体免疫功能而发病。吴子明等[15,16]提出了功能性眩晕概念,提倡重视精神心理性眩晕,其中以慢性主观性头晕和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为代表,并建议进行心理测评,提出采用心理疏导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
4小结
综上所述,在眩晕发病的病因病机中,中医认为其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措施。现代研究也越来越重视情志因素对眩晕病的影响,但因其涵盖疾病种类繁多,人脑思维的灵活性、心理活动的不确定性、个体差异及人们对外界反应反馈程度不同,增加了对此类疾病研究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今后,我们需要联合多学科,找出情志因素对本病不同分类的相关性,并加以研究,未病先防,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郑爱红许早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