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动病病名及病状 祝由法和外治法

发布时间:2019-09-08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晕动病的中医病证考略

晕动病(motionsickness,MS),或称运动病,是因机体暴露于被动运动环境中,受到不适宜的运动环境刺激而引起头晕、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前庭和自主神经反应为主的症候群[1]。该病名出现很晚,1881年由Irwin提出,并于二战期间由加拿大生理学家弗雷德里克·班廷普及[2],但古代中医文献早有相关记载,现多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于“眩晕病”范畴,治疗亦多从风、痰、虚入手。但事实上它不同于一般的眩晕。兹将晕动病的古代认识与治疗考述如下。

病名及病状

晕动病在古籍中被称为“注车”“注船”,首次出现是在东晋陶弘景《肘后备急方》的“治尸注鬼注方”篇:“女子小儿多注车、注船,心闷乱,头痛,吐,有此疢者,宜辟方:车前子、车下李根皮、石长生、徐长卿各数量分等。粗捣,作方嚢贮半合,系衣带及头;若注船,下暴惨,以和此共带之。又临入船,刻取此船,自烧作屑,以水服之”[3]。随后,隋太医博士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称“无问男子女人,乘车船则心闷乱,头痛吐逆,谓之注车、注船。特由质性自然,非关宿挟病也”[4],则是对“注车”“注船”的明确定义。

古代文献中关于“注车”“注船”的论述并不甚多,而将出现恶心、眩晕等症状,进一步描述为“如坐舟船”等反而很多,如《丹溪心法·恶心》有载:“恶心,欲吐不吐,心中兀兀,如人畏舟船”[5]138,《丹溪心法·头眩》曰:“目闭眼暗,身转耳聋,如立舟船之上,起则欲倒”[5]253。《杂病广要·中风》:“头痛头眩,如坐舟船之上”[6]。《证治针经·眩晕》:“眩晕如坐舟船”[7]。

病因病机

1.病因

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晕动症中医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两类,内因主要归结为个人体质因素,如《肘后备急方·治尸注鬼注方第七》中专门提及本病多发于“女子、小儿”,认为此类人群易招“鬼邪为害”。《诸病源候论》谓:“无问男子女人……特由质性自然,非关宿挟病也”,说明本病发生与人体“质性”相关。以上均表明个人体质因素是导致晕动症的主要内因,体质较弱者则易患。本病外因,最初葛洪认为是“鬼邪为害”,隋代《诸病源候论》则否认与鬼邪有关。后世多认为这是由于乘坐车船产生的被动运动而搅动人体胃气所导致,如清代何梦瑶《医碥》曰:“舟车之摇撼……能扰动胃气而致呕”[8]。

2.病机

依据文献记载,乘坐车船导致发病的中医病机大抵在于以下两点:一是外邪扰动胃气,即乘舟车伤动胃气。明代《万氏济世良方》[9]60中说“乘舟车伤动胃气”,可致上吐下泻,甚则导致“吐泻并作……头眩眼晕,手足转筋,四肢逆冷”的危象。清代何英进一步认为外感因素在晕动病吐泻发病中也起到一定作用。《文堂集验方》中说“或乘舟车,动伤胃气,外感内伤,阴阳乖隔,以致心腹卒痛上吐下泻”[10]。《张氏医通》所记载的一则病案中有一妇人“自游虎邱晕船吐后。汗出发热头痛。服发散四剂。头痛虽缓。但胀晕不禁……因热不退。医禁粥食已半月……予曰:当风呕汗。外感有之”[11]。表明乘坐舟车复感外邪可能导致晕动病诸症的迁延难愈。二是金衰木旺,由乘舟车引动内风。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谓:“风主动……所谓风气甚,而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人或乘车跃马、登舟环舞而眩运者,其动不正,而左右纡曲”[12],《黄帝内经》又曰:“曲直动摇,风之用也”。故而人乘舟车会产生眩晕的症状。若风火较甚,则会“眩运而呕吐”。

治疗方法

古籍中关于晕动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偏重于发病后的善后,理论、方法较为丰富,另有一些祝由法和外治法。

1.药物治疗

针对呕吐泄泻主要采取中医的辨治方法,如明代《万氏济世良方》记载使用小半夏茯苓汤和大半夏汤治晕船时出现的“欲吐不吐,心中兀兀”[9]114。明代赵宜真《秘传外科方》收载“华佗所传方”,治乘舟船上吐下泻不止,严重至出现手足转筋,四肢逆冷的危候,药用吴茱萸、木瓜、食盐各半两。先将3味药一同炒焦,然后“用瓦瓶水三升,煮令百沸”,再放入炒焦的3味药物煎至二升服用。该方后世又称“吴茱萸汤”(《济阳纲目》[13]《医宗必读》[14])、“四片金”(《救急选方》、“百沸汤”(《古今医鉴》[15])等。另外,明代李梴《医学入门·呕吐》曰:“晕船大吐,渴饮水者多死,惟童便饮之最妙”。这是应对晕船剧烈呕吐之后的简便验方。

2.心理治疗

由于古代医家对晕动症的病因不甚明了,多认为是“鬼邪”为害,于是常用祝由之术治疗,有时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盖为一种心理疗法。如《肘后方》方记载的两种治疗方,其一为将车前子、车下李根皮、石长生、徐长卿等分粗捣,“作方囊贮半合,系衣带及头”,若遇到晕(注)船引发突然的严重腹泻(“下暴惨”)同样可以佩戴此囊;其二为治注船专方:上船前凿一块此船的木块,烧成灰屑,和水喝下。清代鲍相璈在其《验方新编》[16]中也收载了几种针对晕船的祝由疗法,一是开船时“向天后宫或江神水神之处诚心拜祷”;二是“饮童便”或“饮白沙糖水”;三是“用撑船竹篙水滴碗中,以滚开水兑服”。另有下船时,将一块灶心土藏于头发中,“勿使人知”,或在掌心写“土”字,此二法则是取了“土能掩水”之义。此外清代《本草纲目拾遗》[17]中记载广东罗浮山冲虚观后有葛洪遗迹“稚川丹灶”,取其灶中土制成如豆大的小丸用水调服,可治晕船及水土不服。本法虽是内服,但可能与心理因素有关。

小结

总体而言,古代中医文献对于晕动症的记载虽早但并不十分丰富,记载量也有限。理论上多由症状表现与眩晕联系起来,而并非专门就晕动症加以探索。同时,受限于古时的物质条件和生产技术,当时的舟车性能、行驶状况与近现代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从晕动病病名的提出到对于本病的讨论也大多处于现代医学的框架内。有许多现代人出现的晕动病症状和现象也是古人从未遇到或发现的,如驾车者与乘车者的发病情况差异等,可能与注意力集中的方向不同有关,亦属心理方面的原因。此外,在治疗方法上,古代文献多着重于内治法和祝由术方面的记载,对于外治法的记载并没有事先预想的丰富,甚至是缺乏的。现今民间广为流行的针对晕动症的外治法如用生姜片贴敷神阙等,并未在古籍中找到直接记载。现代学者多有外治法防治晕动病的临床报道和临床研究,如用食盐粒[18]或驱风油加生姜丝敷脐[19];生姜帖内关[20];耳穴贴压[21];针刺中渚、委阳穴[22];健脾醒脑针法[23]等,但均未说明方法的具体来源,其源流仍需再行进一步的考察。推测多为直接从药性或经络理论阐发或是直接将晕动症当做眩晕呕吐来治疗。

目前晕动症尚未有特效药物及治疗方法,多为对症处理,因此防治必然需要多方面结合。通过上文分析,可见该病之病因多与个人体质较弱有关,好发于小儿与妇女这类人群。故应以强身健体为本,增强体质,平时通过适应性训练和平衡功能训练[1]降低发病率,同时,通过中药调治增强体质或纠正体质的偏向,如“金衰木旺”型体质。在具体治疗上,一般对症处理,辨证论治,以提高疗效。不可忽略的是心理疗法对该病也能起到一定疗效,为此对于晕动症易发人群要做好心理调摄与治疗,祝由法也可视患者具体情况合理使用。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薛昊吉冬陈仁寿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