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芳分期辨治小儿癫痫经验

发布时间:2018-02-24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王霞芳教授乃沪上名中医,师承海派董(廷瑶)氏儿科,兼习历代儿科医家之长,师古不泥古,创新不叛道,发挥不离经,博采众方,致力于临床实践,逐步领悟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经验。王师对小儿癫痫的辨治主张辨证、审因、分型、分期、多法治疗。笔者有幸侍诊左右,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

我国小儿癫痫患病率为3‰~6‰[1],其病因病机繁杂。王师认为脑脉失健、神机失司乃其主要病机。内外多种因素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出现继发致病因素,或外邪直中均可导致脑脉失健、神机失司,引发癫痫。可因痰浊挟风,上蒙清窍致痫;或瘀血内停,气血阻滞致痫;或胎元怯弱,脑髓空虚,易感外邪而致痫;或因热引动肝风,风阳上扰致痫。

2辨证分型,分期论治

王师将小儿癫痫分为痰证、瘀证、虚证、热证四种常见证型,认为治疗需针对不同证型进行分期辨治。

2.1痰证

痰证癫痫患儿病发可见抽搐,神昏,两目上视,喉中痰鸣,形体肥实,平素嗜食荤腥,舌苔白腻,脉滑数。治以化痰为大要,但并非一味攻、消。

2.1.1早期:痰浊内盛挟风,蒙蔽清窍致痫;或痰浊中阻,气机失调致痫。王师经验治当化痰、祛痰。风痰者可选化痰药为君,喜用竹沥、半夏、胆南星;石决明、珍珠母、龙齿等平肝熄风药为臣;特别选用一二味理气药为佐使,寓意有二:一则助气机调畅,二能顾及肝气条达。痰热者选用黄连温胆汤,加用鲜竹沥、天竺黄清热化痰不伤津,注重留存津液。痰浊胶结日久者当先攻下,遵循董氏保赤散下痰经验[2];或取明矾、皂角代替暂用,以便下痰涎为度,次日即停服,不可太过。

2.1.2中期:中期主张清肺调气,“肺为贮痰之器”,又“肺主一身之气”。待痰去七八之后,王师转而清肺调畅气机以清除余邪。常以陈皮、木香、枳实行气助运;桔梗、橘络宣肺理气;瓜蒌、杏仁、苏子清肺下痰。

2.1.3后期:祛痰之后当理气,理气之后当健脾。“脾为生痰之源”,后期以调理脾胃为重点。王师调脾重视观察患儿舌苔,并以此选用方药:舌淡,苔薄边有齿痕者,乃脾虚夹湿,当健脾祛湿,药用太子参、白术、茯苓、薏苡仁;舌红苔少乃阴津不足,选南北沙参、石斛、天花粉之类养阴生津;气阴不足之地图舌,选生脉散或百合地黄汤为主方。后期治疗之法遵《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理。

2.2瘀证

瘀证癫痫患儿病发可见抽搐,头痛,神昏,面色晦暗,舌紫暗,脉细涩。病因头颅外伤或热病、久病之后引发。治疗早期活血化瘀,中期疏肝理气,后期养血健脑。

2.2.1早期:因伤瘀致痫者可予川芎、当归、桃仁、枳壳、僵蚕、地龙活血通络;瘀血胶结成块者可加炙山甲片、皂角刺破瘀散结;因热致瘀者取生地黄、赤芍、牡丹皮凉血活血。此外王师根据不同瘀血表现重用相关药物,因伤致瘀引发头痛者重用川芎、石菖蒲;颅内瘀血内停日久者重用三棱、莪术,少佐全蝎、蜈蚣。瘀热互结重用赤芍、大黄。

2.2.2中期:中期治疗注重行气散瘀。所谓行气乃“气行血行”之意,选四逆散类为主方,可加鸡血藤、忍冬藤等藤类药通络活血;所谓散瘀乃“火郁发之”之理。王师散瘀同时强调津液维护,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全赖津液濡润滋养,常用芦根、玄参、牡丹皮、生地黄于散瘀方中护津。

2.2.3后期:此证后期重在调补,滋阴养血,补血行血为正治。久病伤阴,累及精血者可滋阴养血,选取四物汤或三甲复脉汤之意,川芎、芍药、熟地黄养血,龟板、鳖甲滋补肾阴,培元固本;外伤瘀血、术后血亏气伤者可选桃红四物汤为基本方,联合当归补血汤或补阳还五汤之法,处方中必加黄芪,一可补气生血,二可行气活血,常能获效。

2.3虚证

胎元怯弱小儿,脑髓空虚,易受外邪而致痫;或伴有五迟五软症,兼见形瘦,肢萎,纳少,腹胀。虚证癫痫患儿抽搐发作时肢体颤抖幅度较小,发作后苏醒时间明显延长,对于此证治当以培补神元为大法。

2.3.1早期:虚证癫痫早期兼脾虚内滞者,以健脾通滞为先,方选保和丸加减,药用山楂、陈皮、连翘、莱菔子等;严重时出现疳象继而化热,加胡黄连、煨三棱、煨莪术等;脾气不足者当理气助运,异功散加味,偏气虚者重用太子参,偏阴虚者重用南沙参。本证早期不以攻邪为首选,虚中夹实患儿消导化痰同时还应顾护小儿正气,调补虚痫。

2.3.2中期:早期经过调补,患儿正气初复,中期可适当祛邪。虚风内动者当滋阴平肝熄风,因矿贝类药物常有碍脾胃,虚证癫痫患儿恐不胜其药,故选用草木类药天麻、钩藤、白蒺藜、青皮之属平肝熄风;兼食滞痰阻者当消导化痰通下,枳实、厚朴足矣,切莫随用大黄、芒硝。无不体现出王师用药细慎,刻刻维护小儿正气。

2.3.3后期:邪去正安后,后期当益气养血升清,滋肾补肝。中气虚弱血供不足者平补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川芎、石菖蒲、远志、莲子等;气阴两虚者宜清补,选用芍药甘草汤加南北沙参、太子参、天冬、黄芪、白术、山药、益智仁等;本元亏虚肝肾不足脑髓空虚者应大剂滋补气血,六味地黄丸加龟板、鳖甲、人参、紫河车、黄芪、川芎、石菖蒲。王师调补虚证癫痫患儿三原则:先补气再补血,乃气不足者无力生血;先健脾再益肺,脾弱者肺失所养;先养肝后滋肾,肝木条达,自能滋水。

2.4热证

心火炽盛,热极生风为热证癫痫常见病机。心火炽盛痫发可见四肢抽搐,面红耳赤,惊痫,平素夜寐欠安,口干欲饮,舌红脉数为特征;因热生风,出现壮热神昏,抽搐,双目上视,口吐白沫,多见于热病患儿,治疗当有差异。

2.4.1早期:热极生风者当清热熄风,主方可选用银翘散、白虎汤、大小柴胡汤。药用金银花、连翘、柴胡、黄芩、知母等;热盛酌加羚羊角粉、生石膏、竹叶、龙齿等寒凉之品。心火炽盛者可泻火清心、平肝熄风,王师自拟经验方“泻心宁神汤”由《伤寒论》泻心汤衍变而成。药用黄连、黄芩、半夏、白蒺藜、珍珠母、竹叶、龙齿等。重症可加黄柏,三黄同用苦寒直折心肝之火。

2.4.2中期:热极生风者,此处当言心肝火旺动风,以泻火、平肝、熄风、定痫为正治。选龙胆泻肝汤、泻青丸之类,常加珍珠母、石决明、龙牡等介类潜阳之品。心火降、肝风熄后当宁心安神,选天王补心丹加减,或百合地黄汤加味,药用生地黄、百合、竹叶、柏子仁等,常加龙齿、琥珀等矿物类药物平肝潜阳,清心宁神。

2.4.3后期:当滋补心血,滋水涵木。归脾汤、甘麦大枣汤、安神定志丸、桂枝龙牡汤为常用方。热证后期调理一则养心,二则润肝,三则滋肾,三脏调补仍注重津、精、液的培补。心肝肾水精充沛,则火不旺,风不生也。

3病案举例

3.1痰证

患儿,女,4岁,因“反复阵发性抽搐1年”于2007年8月15日初诊。患儿2006年7月9日半夜突发四肢抽搐,神昏,1~2min后自行停止,前往西医医院急诊,查脑CT未见异常,脑电图提示癫痫,当时未予药物治疗。半月后再次出现四肢抽搐,双目上视,口吐白沫,再次求治,考虑癫痫(全面强直发作),予德巴金治疗,半年未见发作。2007年入春后3月连续发作2次,4月发作1次,5月未见发作,6、7、8月各发作1次,均1~2min自行缓解,发作时喉中痰鸣明显,口唇青紫,神昏。刻下:肢体肥壮实,喉中有痰,偶咳,纳佳,嗜食荤腥,大便干结,2或3日一行,舌苔白腻,脉滑。西医诊断:癫痫;中医诊断:癫痫,痰蒙神窍证;拟化痰开窍。处方:沥半夏、橘皮络、朱茯苓、枳实、姜竹茹、菖蒲、炒二芽各9g,朱远志、木香各6g,甘草3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2007年9月3日二诊:半月内抽搐发作1次,胃纳可,夜寐欠安,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滑数。乃痰热滞内,治拟清热化痰。温胆汤加减,处方:上方去二芽,加明矾2g(冲服)、皂角6g。5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嘱大便转稀溏即停药。

2007年9月10日三诊:药后大便渐畅,服至第4日大便转溏,喉中痰鸣,时有咳嗽,苔化薄润,脉细滑,再拟化痰宣肺。处方:川贝3g,朱远志6g,沥半夏、朱茯苓、钩藤、炒莱菔子、菖蒲、炒枳实、杏仁、瓜蒌各9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2007年9月26日四诊:半月内未见抽搐,大便日行,胃纳可,夜寐安,舌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小滑。拟健脾化痰,处方:太子参、茯苓、半夏、白术、菖蒲、钩藤、生二芽各9g,陈皮、朱远志各6g,琥珀3g(研粉吞服)。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后经六君子汤加味调理半年未见抽搐发作。

3.2瘀证

患儿,男,7岁,因“反复四肢抽搐3月余”于2007年6月23日初诊。患儿2007年3月因“发热呕吐,反应迟钝,抽搐”前往外院就诊,怀疑脑炎收入院治疗,出院后遗留反应迟钝、阵发性肢体抽搐。刻下:形体瘦弱,反应迟钝,神萎,胃纳一般,夜寐尚可,小便黄,大便干结2日一行,舌紫暗少苔,脉细。西医诊断:脑炎后遗症,癫痫。中医诊断:癫痫,瘀热互结证。拟清热活血化瘀。处方:生地黄、玄参、丹参、牡丹皮、麦冬、钩藤、竹叶、南沙参、赤芍各9g,大黄3g,石决明、龙齿各15g,朱远志6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2007年7月10日二诊:患儿半月内抽搐1次,药后大便日行,胃纳可,舌暗红少苔,脉细,再拟活血。处方:柴胡、赤芍、川芎、枳实、生地黄、丹参、牡丹皮、朱茯苓、竹叶各9g,石决明、龙齿各15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2007年8月1日三诊:患儿3周来抽搐未发,纳可,寐安,二便调,舌红少苔,脉细数。病情改善,再予养血安神,滋肾平肝。处方:当归、赤芍、生地黄、川芎、龟板、鳖甲、枳实、柴胡、竹叶各9g,龙齿15g,木香、远志各6g,琥珀3g(研粉吞服)。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随访3月未见抽搐发作。

3.3虚证

患儿,男,11岁,因“癫痫史1年半”于2009年2月26日初诊。2007年9月患儿突发戴目,抽搐片刻即和。外院诊断为癫痫,服用西药至今未见抽搐,但多次脑电图未见转阴。学习成绩佳,形瘦面白,胃纳差,大便间行,干结难下,舌胖嫩边有痕,苔薄白,脉细滑。辅助检查:2009年2月3日脑电图:异常痫波。西医诊断:癫痫。中医诊断:癫痫,气虚脾弱,虚风内扰证。先拟健脾醒胃,平肝熄风。处方:藿香、焦白术、砂仁、谷芽、麦芽、朱茯苓、沥半夏、山楂、枳壳、姜竹茹、佛手各9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2009年3月10日二诊:胃口略开,大便干结,苔薄白,脉细。再拟抑木顺气扶土。处方:白蒺藜、钩藤、朱茯苓、白术、连翘、莱菔子各9g,青皮、厚朴、槟榔各6g,谷芽、麦芽各15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2009年3月28日三诊:大便转调日行,纳可,寐安,苔脉同前,再拟扶脾滋肾。处方:太子参、焦白术、朱茯苓、炙甘草、沥半夏、湘莲、枳壳、姜竹茹、橘红、钩藤、山萸肉各9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2009年4月16日四诊:胃纳开,体重增,二便调,未发抽搐。处方予六君子汤加味,半年后复查脑电图转阴。

3.4热证

患儿,女,9岁,因“阵发性抽搐半年”于2006年4月21日初诊。患儿半年前跳舞比赛时突发双目上视,抽搐,仆倒。急送儿童医院查EEG(+),考虑癫痫,已服德巴金糖浆,3个月内未见发作;后因兴奋再次出现抽搐、神昏1次;前日发热后再次出现抽搐1次。刻下:发热,咳嗽,无汗,苔薄白,纳减,大便艰行。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癫痫。中医诊断:癫痫,热极生风,邪热壅肺证。治拟宣肺清热。处方:柴胡、前胡、钩藤、枳实、姜竹茹、黄芩、姜半夏、杏仁、浙贝母各9g,橘皮、橘络各6g,甘草、川贝母各3g。5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2006年4月28日二诊:1周内抽搐发作1次,药后热净,咳嗽,恶心,纳呆,苔薄白腻,脉细。乃热极生风,痰浊阻络,再拟熄风定痫。处方:朱茯神、枳实、姜竹茹、姜半夏、白芍、杏仁、白蒺藜、钩藤各9g,牡蛎、龙齿、石决明各15g,琥珀3g(研粉吞服),橘皮、橘络各6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2006年5月18日三诊:半月内未见抽搐,邪化咳和,胃口已开,夜尿偏多,舌淡苔薄白,脉细。再拟调扶脾肺。归脾汤加缩泉丸加减。处方:钩藤、覆盆子、桑螵蛸、乌药、太子参、朱茯苓、白术、当归各9g,陈皮、柴胡各6g,甘草3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随访半年未见发作。

来源:北京中医药作者:侍鑫杰王霞芳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