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郁”中医郁之滥觞
发布时间:2018-02-17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小 中 大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释“郁”
郁,古作“鬱”。《说文解字》解释为“木丛者”。清代段玉裁注引《诗·秦风·晨风》“鬱彼北林”毛传:“鬱,积也”[1]。可见,郁的本义为丛生的草木,由此引申出“积聚、积滞”义。此外,郁还可作愁闷解,如《楚辞·九叹·忧苦》中有“愿假簧以舒忧兮,志纡郁其难释”[2]。“纡郁其难释”即几经蕴结的苦闷、忧愁,难以化解消释。
中医郁之滥觞
中医学中关于“郁”的理论,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主要分两种情况:一为运气异常致郁;二为情志致郁。其中因运气异常所致“五郁”,被视为中医郁证之发端。《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有云:“帝曰:善。五运之气,亦复岁乎?岐伯曰:郁极乃发,待时而作也。帝曰:请问其所谓也?岐伯曰:五常之气,太过不及,其发异也”[3]138。五运,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的运动。五运异常,一年之中主气与客气的五行属性相克,就会导致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5种情况,即五郁。五郁之发,则影响山川草木虫兽,进而导致民病。如“金郁之发,天洁地明,风清气切,大凉乃举,草树浮烟,燥气以行,霿雾数起,杀气来至,草木苍干,金乃有声。故民病咳逆,心胁满引少腹,善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色恶”[3]138。而其调治之法,则为“金郁泄之”[3]142。五郁理论,实为运气学说的概念,体现了自然界气候变化和人体发病规律之间的紧密关系。五郁之“郁”指五气受抑所致郁而不发的状态,与后世狭义郁证含义相差甚远。情志致郁方面,《内经》时代人们已经意识到,情志的任何变动都可使人体气机失调,进而引起各种病变。《素问·举痛论》中记载:“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3]64。《内经》中虽未明确将情志致郁作为一个独立的医学概念,但是多次提到情绪愁闷抑郁是一种致病因素。如《灵枢·本神》:“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4]542。忧愁则气机闭塞不通,而气机的郁闭会进一步损害脏腑功能。此类论述在《内经》中多处可见:“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藏,乃藏病”[4]535(《灵枢·寿夭刚柔》),“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藏六府皆摇”[4]665(《灵枢·口问》)。
历代郁的病因病机演变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一书中,与郁相关的论述有:《伤寒论·辨脉法第一》:“内外不通,上焦怫郁,脏气相熏,口烂食龂也”[5]5。怫,郁也。“怫郁”是郁遏、不舒畅的意思。因邪气中人,三焦气机不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5]24。太阳病初起,发汗不透彻。阳气郁遏于表,则满面赤红。热邪郁滞于里,而见“心下急,郁郁微烦者”[5]31。《伤寒论·辨可吐第十九》:“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5]67。实邪积于胸中,郁郁而痛。这里的“怫郁”和“郁郁”均有郁滞、积聚的含义,前者阐述的是病机,后者是一种病理表现。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中提出了3个关于“郁”的概念,反映出郁证的诸多证候。“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6]7。该病以神志恍惚、精神不定为主要表现。“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6]59。妇人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6]59。妇女精神忧郁,烦躁不宁,无故悲泣,呵欠频作,称为脏躁。此三者皆起于气机的郁滞。气逆于心,或发为脏躁之证;气逆于肺,亦可发为百合病之类;气逆于脾,或发为梅核气。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为我国现存第一部病因、病理学专著,记述了隋唐以前最为详尽的疾病证候。在《气病诸候》篇中有如下描述:“结气病者,忧思所生也。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气留而不行。故结于内”[7]。巢元方认识到情志不舒可以致病,对因心神不宁、忧虑多思而导致的气机不畅,称为“结气病”,并提出了除结气的导引法。
南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继承发展了《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的病因学理论,创立了病因分类的“三因学说”——即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内因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之七情。认为“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8]22。内因七情与郁关系密切,且各随其脏腑所应而为病。指出“七者虽不同,本乎一气。脏气不行,郁而生涎,随气积聚,坚大如块,在心腹中,或塞咽喉,如粉絮,吐不出,咽不下,时去时来,每发欲死,状如神灵所作,逆害饮食,皆七气所生所成”[8]131。七情各不相同,但其致病病机无非一个“气”字。气机郁滞,损伤脏腑功能,则生出涎痰。金元时期,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继承并发展了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关于“阳气怫郁”的论述。《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热类》:“郁:怫郁也。结滞壅塞而气不通畅,所谓热甚则腠埋闭密而郁结也。如火炼物,热极相合,而不能相离,故热郁则闭塞而不通畅也”[9]17。认为阳气怫郁可致外感表证:“盖寒伤皮毛,则腠理闭密,阳气怫郁,不能通畅,则为热也。故伤寒身表热者,热在表也”[9]6。
在此篇中,怫热郁结也被其视为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如其对“转筋”的解释:“但外冒于寒,而腠理闭密,阳气郁结,怫热内作,热燥于筋,则转筋也”[9]7。
另如“鼻衄”:“衄者,阳热怫郁,干于足阳明,而上热甚,则血妄行为鼻衄也”[9]18。
朱丹溪认为,气血郁滞不通是人身发病的重要原因。对此,《丹溪心法·六郁》中有非常著名的论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他首次打破了《内经》五郁论,提出六郁之说,即气郁、湿郁、痰郁、热郁、血郁、食郁。同时还明确指出六者之间,是先由气郁,而后湿、痰、热、血、食等随之而郁,从而为病。“凡郁皆在中焦”,治疗上当以调理中焦气机为主。其高足戴原礼在朱丹溪原论之后,详述六郁脉证:“气郁者,胸胁痛,脉沉涩;湿郁者,周身走痛,或关节痛,遇阴寒则发,脉沉细;痰郁者,动则喘,寸口脉沉滑;热郁者,瞀闷,小便赤,脉沉数;血郁者,四肢无力,能食便红,脉沉;食郁者,嗳酸,腹饱不能食,人迎脉平和,气口脉紧盛者是也”[10]。文后又附治疗六郁主药,以苍术、抚芎为总药,随证加减。可见,朱丹溪的六郁之论在临床辨证施治上已经形成体系。在《医经溯洄集·五郁论》中,王履指出:“凡病之起也,多由乎郁,郁者,滞而不通之义,或因所乘而为郁,或不因所乘而本气自郁皆郁也”[11]65。认为《内经》虽然为五运之郁立五法(即“达之、发之、夺之、泄之、折之”),然而五法的涵义不应局限于王冰的注解,如把达理解为吐,把发理解为汗,而是可以与五脏生理病理相联系,扩充运用到临床治疗中。如“木郁达之,达者通畅之也。如肝性急怒,气逆胠胁或胀,火时上炎,治以苦寒辛散而不愈者。则用升发之药”[11]65。其论述使五郁从《内经》的运气学说中脱离出来。他还强调,郁久必损人正气:“然邪气久客,正气必损,今邪气虽去。正气岂能遽平哉?苟不平调正气。使各安其位,复其常于治郁之余。则犹未足以尽治法之妙”[11]68。
自明代起,郁证成为一个独立的病证门类,广泛出现于各类著作中。在虞抟的《医学正传》中,“郁证”第一次作为独立的病证出现。但其所述不出《内经》五郁和朱丹溪六郁学说范畴。明太医院医官徐春甫编纂的《古今医统大全》,撰取历代医源,专立郁证门,详述病机、脉候、治法、药方和医案。其五郁非《内经》之五郁,而是将郁与五脏相对应,阐发五脏机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如“心郁者,神气昏昧,心胸微闷,主事健忘者是也”。其中也有关于情志致郁的论述:“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病变多端。男子得之,或变为虚怯,或变嗝噎,气满腹胀等证;妇女得之,或为不月,或为堕胎,崩带虚劳等证”[12]。明确指出郁证的病因在情志方面。同时,还认识到郁病日久,可以引发多种临床症状。该篇所列医案亦多为情志致郁。
赵献可对《内经》五郁颇多识见,他在《医贯·郁病论》中指出:“凡病之起,多由于郁。郁者,抑而不通之义。《内经》五法,为因五运之气所乘而致郁,不必作忧郁之郁。忧乃七情之病,但忧亦在其中”[13]28。赵献可还指出五郁相因而为病,火、土、金、水等郁证皆与木郁有关。凡郁皆肝病,从而提出以“一法治五法”,即用逍遥散治疗郁病:“五行相因,自然之理。唯其相因也,予以一方治其木郁,而诸郁皆因而愈”[13]29。其理论对后世影响较大。孙一奎对五郁治法也有其独到理解,他认为“达之、发之、夺之、泄之、折之”都是为了使五脏的生理功能归予调顺,所谓“皆因其曲而直之也”。《赤水玄珠》卷十一《郁证门》中指出:“木郁者,肝郁也。达者,条达、通达之谓也”。达之,“以畅其挺然不屈之常”。如此便将5种治法与五脏气机相对应,以便更灵活地遣方用药。孙一奎还特意指出:“素虚之人,一旦事不如意,头目眩晕,精神短少,筋痿,气急,有似虚证,先当开郁顺气,其病自愈”[14]。
情志致郁渐受重视
《景岳全书》集张介宾晚年学术思想、临床各科、方药针灸之大成。其中列郁证一门,可谓博采前人精义,亦多心得发挥。张介宾将郁分为“因病而郁”与“因郁而病”两种,认为“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15]357。并总结出郁有三证:怒郁、思郁和忧郁。如“若忧郁病者,则全属大虚,本无邪实,此多以衣食之累,利害之牵,及悲忧惊恐而致郁者,总皆受郁之类”[15]358。张介宾“三郁”辨证,从病因、病证、病位、病机和治则作了分类,见解颇为独到。至于对实邪导致的郁滞,他指出:“凡诸郁滞,如气、血、食、痰、风、湿、寒、热,或表或里,或脏或腑,一有滞逆,皆为之郁,当各求其属,分微甚而开之,自无不愈”[15]359。并详列用药所宜,为临床所广泛运用。清代医家陈士铎非常重视郁证和肝脏之间的联系。《石室秘录》指出:“夫郁症未有不伤肝者也,伤肝又可伐肝乎?伐肝是愈助其郁,郁且不能解,又何以救死于顷刻哉”[16]235?并创制救肝开郁汤,救人于郁气不解,奄奄一息时。陈士铎同时认识到,妇女易患郁病,而又最难治疗。《辨证录》卷四《五郁门》:“倘有困卧终日,痴痴不语,人以为呆病之将成也,谁知是思想结于心、中气郁而不舒乎?此等之症,欲全恃药饵,本非治法,然不恃药饵,听其自愈,亦非治法也”[16]304。针对此种情况,他提出“必动之以怒,后引之以喜,而徐以药饵继之”[16]305的治疗方法。
《张氏医通》将“郁”列于“诸气门”下,征引古代文献及历代医家医论,虽列《内经》《金匮》及诸家之说,但他结合个人临诊经验,认为情志因素是郁证的主要发病病因。《张氏医通·诸气门·郁》记载:“郁证多缘于志虑不伸,而气先受病,故越鞠、四七始立也。郁之既久,火邪耗血,岂苍术、香附辈能久服乎?是逍遥、归脾继而设也”。郁证初起在气分,可先用越鞠、四七,但是久郁必定耗伤正气,需用逍遥、归脾。同时他也认为“郁证多患于妇人”[17]。
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作为一部搜罗宏富、征引广博的名医医案专著,其中《郁篇》所列病案,均属情志致郁。华岫云在该篇按中总结叶天士治郁之法:“盖郁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医者构思灵巧,不重在攻补,而在乎用苦泄热而不损胃,用辛理气而不破气,用滑润濡燥涩而不滋腻气机,用宣通而不揠苗助长,庶几或有幸成”[18]。强调移情易性在治疗中的重要性。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是阐释杂病的专著,每门分若干病证,每病各著源流一篇。在其第十八卷内伤外感门中设“诸郁源流”一篇,开篇即言:“诸郁,脏气病也。其原本由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病生焉”[19]290。沈金鳌在博采前人著述之外,也结合个人见解,对郁证作出了较完备的论述:“结不解散,即谓之郁,此又外感六气而成者。要之,《内经》之论五郁是言脏气,论六气之郁是言客气,丹溪论郁是言病气,皆当稔悉。此外又有忧愁思虑之郁,先富后贫曰失精,先贵后贱曰脱荣,此郁开之极难,然究不外木达火发之义”[19]292。
清人在注意到情志致郁较难治愈的同时,普遍认识到移情易性在治疗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除了上文提到的叶天士外,钱一桂的综合性医书《医略》中,《郁症》篇也记载如下:“惟积怒不舒,积思不遂,积郁不解,此情志之郁,姑与调其气,无由折之以其畏,是在知命者之能屈能伸,达观者之是色是空,则病不治而自愈矣”[20]。
“郁证”在中医药名词专著中的呈现状态
近现代以来,随着西医学的影响和中医现代行业规范体系的建立,“郁证”这一病名概念逐渐缩小。在以名词规范为导向的工具书,如《中医药学名词》(2004)对“郁证”的定义为:“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哽塞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1]。《中医药学名词》(2010)将“郁证”改为“郁病”,定义同2004版。但“郁病”之下,细分出“肝气郁结证”“气郁化火证”“血瘀证”“痰气郁结证”“心神失养证”“忧郁伤神证”“心脾两虚证”“心阴虚证”“心肾阴虚证”“肝阴虚证”“阴虚火旺证”11条。另增加的相关条目包括“六郁”“气郁”“湿郁”“痰郁”“火郁”“食郁”[22]。《今日中医内科》认为:“根据郁病的临床表现及情志内伤致病的特点,本病主要可见于西医学的神经症,以神经衰弱和癔病为多见,也可见于更年期综合征和反应性精神病”[23]55。书中描述的神经症是“在沉重的心理负担和长期的精神紧张之后,出现神经机能活动的削弱,伴有明显的焦虑反映以及各种躯体不适感,就成为神经症”[23]92。
在字词典类型的工具书中,往往将“郁证”作广义之郁解,而将“郁病”作狭义之郁解。如李经纬的《中医大辞典》,其中“郁病”条的解释与2004版《中医药学名词》中“郁证”的定义一致。但对于“郁证”,《中医大辞典》认为:“凡滞而不得发越之病,总称郁证。简称郁”[24]。《中医辞海》“郁证”条也沿用此解释。在《中医词释》中,对“郁证”的解释为:“1.泛指郁滞不得发越引起的各种病证。2.指心情不舒畅引起的一系列精神和内脏失调的证候”[25]。《简明中医辞典》中“郁证”也有类似但更详尽的解释:“1.泛指郁滞不得发越所致的病证”,内容包括《内经》五郁,丹溪六郁及张景岳和孙一奎对郁的分类;“2.指情志不舒、气机郁结引起的一些病证”[26]。并认为临床以实证为多见,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痰气郁结等。
小结
《内经》五郁论,实发中医郁证理论之滥觞,此处郁所表达的涵义属运气学的概念。同时,《内经》中也有不少因情志不畅所致人体气机郁闭,进而损害脏腑功能的论述。后世医家对郁证颇多发明。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百合病、脏躁、梅核气等病症有较详细的描述。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气病诸候》中指出,忧思能导致气机郁结的结气病。南宋陈无择创立三因学说,明确内因七情先自脏腑郁发,进而外形于肢体。金元时代,郁证的概念渐渐独立。《丹溪心法·六郁》中指出:气血郁滞是导致许多疾病的重要病理变化,提出了气、血、火、食、湿、痰六郁说,并且创立了六郁汤、越鞠丸等著名方剂。郁证作为独立病名,首次出现于明代虞抟的《医学正传》,但是其内容还是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的五郁及《丹溪心法》的六郁为主。此后的医家逐渐将情志致郁引入郁证范畴,如明代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明确指出郁证的病因是七情不舒。在治疗方面,当时医家也多有发挥,如赵献可在《医贯》中提出五郁相因为病,郁病从肝论治。张介宾将郁证理论推上一个新的高度,他在《景岳全书》中提出“因病而郁”和“因郁而病”的不刊之论。对于“因郁而病”的情志致郁,又分作怒郁、思郁、忧郁三类分别阐述证治。清代,情志致郁理论的影响逐渐扩大,在诸多医家的著作中多有反映。如《张氏医通》中的“郁证多缘于志虑不伸”,又如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郁》中所载医案全属情志之郁。而现代的郁证,是建立在明清情志致郁基础上的狭义的郁,其以情志不舒为病因,以气机郁滞为基本病机。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作者:董娴段逸山高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