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抑郁症
李悦,女,40岁。郁郁不乐2年余,加重伴两胁胀满10天。2014年9月10日来诊。证见:心中郁郁不乐,两胁胀满,情绪不畅时症状加重,嗳气不畅,时有反酸,精神欠佳,纳差,夜寐欠安,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弦。检阅实验室报告:电子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彩超肝胆脾胰肾未见异常,其母因胃癌去世,逐渐伴烦躁,焦虑易激惹,曾诊断为抑郁症。
诊断:抑郁症(肝气郁滞型)。
治则:疏肝理气,解郁醒脾。
处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方药:柴胡9克,芍药12克,枳实15克,香附12克,川芎9克,陈皮12克,炙甘草6克,荔枝核15。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二诊(2014年9月17日):药后患者两胁胀满稍好转,偶有嗳气,反酸基本消失,精神尚可,纳寐好转,但每遇情绪刺激时即见烦躁,闷闷不乐,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弦。在原方基础上上方加紫苑12克,桔梗12克,刺五加15克,合欢皮15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症状消失。
《证治汇外·郁证》指出“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朱丹溪《丹溪心法》中亦曾提出“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等六郁观点。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其经脉布胁肋循少腹。若情志不遂,木失条达,则致肝气郁结,经气不利,故见胁肋疼痛,胸闷,脘腹胀满;肝失疏泄,则情志抑郁易怒,善太息;脉弦为肝郁不舒之征。遵《内经》“木郁达之”之旨,治宜疏肝理气之法。方中以柴胡功善疏肝解郁,用以为君;香附理气疏肝而止痛,川芎活血行气以止痛,二药相合,助柴胡以解肝经之郁滞,并增行气活血止痛之效,共为臣药;陈皮、枳壳,理气行滞,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细思一诊后虽症状减轻,但肝郁仍在,故在原方基础上加紫苑、桔梗,2药均入肺经,肺主一身之气,使全身气机运行通畅,则肝郁自除。同时配合刺五加、合欢皮、生龙骨、生牡蛎等镇静敛神,亦即《注解伤寒论》中“龙骨、牡蛎,收敛神气而镇惊”,故收全效。(杜艳茹王杰河北省中医院)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