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心衰可防可治 做好自我监测

发布时间:2021-09-29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高先生有高血压冠心病史,数月前开始出现活动后气短、乏力,走几步就需要停下来休息一下,自觉手脚发胀。他以为这些症状是工作劳累所引起,加上疫情宅家,每天活动量也有所减少,所以并没有进一步留意和就诊。直到双下肢浮肿无法消退、平躺时需要垫高几个枕头,坐下来都感觉到透不过气来时,才来到医院进行检查。一查吓一跳,心脏彩超检查发现,高先生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减低,伴发有严重的心律失常、下肢深静脉血栓。

高先生入院后马上就收到了病重通知,原来这次的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乏力是心衰引起的。因为在心衰的状态下,人体各脏器都会受到影响,从临床角度看,各脏器之间的问题也会形成恶性循环。

由一些轻度不适发展到多器官功能受损,到最后病重住院,高先生感慨地说,自己在出现早期心衰的症状时,未能及时意识到风险,以致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以后一定学会关注自己的病情变化,有问题及早来医院就诊。

早期心衰可防可治

心衰是“心力衰竭”的简称,是由于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也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是常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疾病。很多人一旦被诊断为心衰,就出现心理压力过大,或过度紧张,或放弃治疗。事实上,心衰的症状是慢慢发展而成的,只要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心衰是可防可治的。

心脏是我们人体的“发动机”,主要任务是将心脏的血液泵到全身各器官,包括心脏自身、脑组织、四肢、胃肠道、肾脏等,为各个器官正常工作提供血液和能量。

早期心衰的病人,因为心脏本身的代偿和储备功能,通常进行一般的日常活动时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当机体活动量增大或需要提高运动量,就会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或疲乏表现。

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心衰最早出现的症状。比如说有心血管病的病人,原来上4层楼都不需要休息,现在上1~2层楼就需要停下来休息;原来能够完成的日常工作,现在做起来总自觉疲劳、气喘或被迫停下来休息等;发生以上情况后均需引起注意。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部分患者早期还会出现睡眠时憋醒、咳嗽、不能平卧,需要高枕或强迫坐起方觉舒适。这也是心功能不全的一种早期表现。

需要强调的是,有些早期心衰患者可能会因出现其他系统症状而被忽视。如咳嗽、咳痰,误以为是感冒气管炎咽喉炎腹胀、腹痛,误以为胃肠炎厌食、肝部不适等,误以为是肝病;水肿、体重增加,误以为是肥胖等。

做好自我监测

心衰出现之后,会影响到血液循环状态,甚至会引发肺水肿、下肢水肿、腹水等,严重威胁到人体健康,甚至会引发生命危险,所以对于心衰应提高警惕。

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随时都要预防发生心衰的可能。日常做好自我监测尤为重要。除了上述症状以外,建议常规做好血压、心率、尿量、体重(建议晨起如厕后)监测和记录;根据情况必要时加强血糖、进水量的监测,并每周进行总结。若以上数据出现明显变化,建议带好监测记录就诊。

如果一旦发现心衰的早期信号,要思考近期是否有相关诱因,如情绪欠佳、睡眠差、感染、高血压控制不良、心绞痛等。要及时带好监测数据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做相关检查,防止恶化。

常见心衰诱发因素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治疗缺乏依从性、心脏容量超负荷、严重感染、严重颅脑损害或剧烈的精神心理紧张与波动、肺栓塞、心肌缺血等。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是中医治病防病的智慧。如果在出现早期心衰信号的时候,因为缺乏相关知识而不能及时识别,病情就会不断发展、加重,不仅需要急诊或住院治疗,还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冼绍祥)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