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氏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经验

发布时间:2021-08-14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据数据统计,脑卒中是引起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占84%[2]。随着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与进步,脑梗死急性期的死亡率有所下降[3],尽管如此,脑梗死仍是导致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4]。痉挛性瘫痪成为脑梗死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且影响着患者后续肢体康复及生活质量[5,6]。在现有针对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中,针灸是相当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而在针灸技术中,腹针疗法治疗肢体筋脉疾病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总结了薄氏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经验,以飨其道。

1痉挛性瘫痪的理论基础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脑卒中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且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由于就诊不及时及居家识别的困难,许多脑卒中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留有后遗症。痉挛性瘫痪是一种常见的脑卒中后遗症,占脑卒中幸存者的20%~40%[7],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肌肉短缩、关节屈曲疼痛,日久可导致关节挛缩、变形,造成永久性损害,严重影响肢体运动功能,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8],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西医认为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是由上运动神经元损害,上位中枢对脊髓的易化作用消失,致使低级中枢原始功能释放,患侧肢体呈现痉挛状态,治疗上以药物治疗、康复锻炼及其他物理治疗为主,但疗效欠佳[9]。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患者寻求中医的帮助,对于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中医治疗以药物、针刺、艾灸按摩手法为主。中医认为,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病位在脑,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总属阴阳失调、正虚邪实、痰浊瘀阻、筋脉失养。《难经·二十九难》曰:“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可见阴阳脉气失调,会出现肢体阴阳两侧的不平衡,发为拘挛。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风》曰:“若肢体拘挛……此本体先虚,风阳夹痰火壅塞,以致营卫脉络失和。”《万氏家传保命歌括·中风》云:“瘫痪总是血枯之病,盖为痰泥经络,遂气血不行以荣养其筋也。”认为痰瘀经络导致气血不畅,筋脉失其荣养,是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主要病机。《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故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为筋脉不得阳气濡养而致。

2腹针疗法的理论基础

腹针理论认为,腹部不仅有许多重要的内脏器官,而且还分布着大量的经络及穴位。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及足少阳胆经均循行于腹部,形成了丰富而强大的向全身输送气血、内联外达的网络。同时募穴大部分分布于腹部与其相应脏腑相近的地方,所以腹部是各脏腑之气汇聚的地方。

腹部是一个多层次的空间结构,腹部浅层分布着腹壁深浅动静脉、淋巴管及其他组织,深部分布着内脏、内脏神经及其内脏周围组织,深浅组织相互联系,浅层组织为深层组织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所以通过浅刺腹部穴位不仅可以调节外周神经系统,同时也可以调节内脏的生理功能,而深刺腹部的穴位则可以直接对内脏神经及其周围组织产生影响,所以针刺腹部穴位可以达到调节脏腑的作用,从而起到治疗的效果。可见,腹针具有“治病必求于本”的特点。孔光一教授认为三焦膜系系统的构成与脏腑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分为外通性膜系和内通性膜系。外通性膜系主吸纳营养,排出废物,主要为呼吸道与消化道;内通性膜系主输送营养物质及气血至全身各处组织,排出废物,以心、肝为主体。三焦膜系分布于脏腑、肌肉、筋骨及各处管腔之间,有上输下达、内联外通之效[10]。这一思想与腹针理论不谋而合。

根据腹部多层次的空间立体结构,将腹针疗法针刺深度分为天、地、人三部,针刺深度应根据病情的轻重深浅来选择。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累及脏腑的疾病选择针刺地部,即深刺;病程较短、邪气在表的疾病则选择针刺天部,即浅刺;病情介于两者之间,邪气在表里之间,位于经络,则选择针刺人部,即中刺。临床上具体施针时也必须根据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胖瘦情况进行调整。

3腹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处方

薄氏腹针认为,基于腹部的生理特点,腹针主要用于治疗内因引起的疾病及久病及里的慢性疾病。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则以肝脾肾亏虚为本,气虚血瘀、筋脉失养为标,治疗此疾病的基础处方为“引气归元”“腹四关”“风湿点”及临证加减。

3.1“引气归元”的应用

“引气归元”组合即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此四穴的取穴方法均为循经取穴,均为任脉穴位。中脘、下脘位于胃脘部,中脘是胃经募穴,为调理脾胃要穴。脾胃互为表里,下脘为足太阴脾经与任脉之会。两穴合用主治脾胃疾病,健脾理胃,使脾升胃降,达到调理中焦气机的作用。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两穴合用又兼有肃降肺气的功效。气海为十二原穴之一,即肓之原,气海化元阳之气,出关元,化卫气,属下焦,营卫宗三焦气相互贯通,统先天之气,后天卫气交会之所,为气之海,主生发阳气[11]。关元穴为元阴、元阳封藏之穴,是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交于任脉的穴位,为小肠之募穴,可治肝、脾、肾经相关疾病[12],主培补元气、温肾壮阳,尤善调理下焦气机、培肾固本。此四穴合用,可最大程度地调理全身气机升降,有“以后天养先天”之意,所以称为“引气归元”,有治心肺、调脾胃、补肝肾的作用[13]。另外,此四穴均位于任脉,任脉总任一身之阴,故称为“阴脉之海”,基于阴阳互根理论及“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刺激任脉穴位不仅可以起到补阴的效果,更是可以影响督脉起到补阳的效果,达到阴阳双补的功效。由此可见,腹针“引气归元”之法,兼顾脑卒中脾肾不足、肝肾阴虚及痉挛性瘫痪阴阳失调、气虚血瘀的发病特点,针刺四穴可以调和阴阳,即补脾阳肾阳、肝阴肾阴,又可通调经络补气行血,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可以发挥较好的治疗作用。针刺此四穴的目的为调节脏腑气血阴阳,均为深刺。

3.2“腹四关”的应用

左右滑肉门及外陵四穴称为“腹四关”,滑肉门穴与外陵穴均为足阳明胃经的腧穴,足阳明胃经从头走足,是多气多血的经脉,中刺腹四关可以疏通经络,通调气血,调和阴阳,起到引脏腑之气布散到肢体末端的作用。腹针治疗上肢痉挛时,常选用患侧滑肉门穴进行中刺;治疗下肢痉挛则选择患侧外陵穴进行中刺。

3.3“风湿点”的应用

肘关节及腕关节、指关节痉挛明显时,则相应的选取患侧上风湿点、上风外点及上风上点进行浅刺。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痉挛明显时相应地选取患侧下风湿点和下风下点进行浅刺。风湿点为经验穴,穴位定位以生物全息律为基础,认为人体在腹部的全息影像与伏在前腹壁上的神龟相似,颈部从两侧商曲穴发出,头部伏于中脘穴附近,尾部从两侧气穴旁发出,向下延伸终至关元穴附近,前肢分别由两侧的滑肉门穴引出,在上风湿点屈曲,止于上风湿外点,其后肢由两侧外陵穴伸展止于下风湿下点。针刺风湿点可引导气血使之上输下达到需要濡养的肢体具体部位,从而促使患肢功能恢复,起到滑利关节、消炎止痛的作用。这一影像分布于前腹壁浅层,所以针刺风湿点时,一般采取浅刺法[14]。普通针刺理论认为,穴位的定位具有一定的范围,而不是具体的某一个定点。腹针理论则认为,穴位定位为一定点,选穴有偏差则起不到理想的效果,针刺的深浅不同起到的作用也不同,这就要求在临床上根据具体的患病部位进行风湿点的选穴时,要达到精准选穴。腹针疗法具有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辨证条理化的特点,坚持用针之道,立法为先,操术次之,而后机变的主张,具体体现出了针刺手法的高要求。

4临床随症加减

4.1伴头晕耳鸣的加减

脑卒中后遗症期的患者,常伴有头晕、头疼、头闷、耳鸣等症状,多为肝阳上亢、脾虚痰阻或肾精亏虚所致。素体阳盛,肝阳上亢或发病后忧思恼怒,耗伤肝阴,肝风内动则发为头晕耳鸣等症状;饮食不节,恣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失运化,聚湿生痰,痰浊中阻,清阳不升,也可发病;年老肾精亏耗,髓海空虚则发病。临床上由肝阳上亢所致眩晕者,针刺过程中可加用大横穴,大横穴的取穴原则为八廓辨证取穴法,此法为3种腹针取穴方法的最后一种。腹部的八廓可追溯至《黄帝内经》,许多疾病不仅与腹部的脏腑有关,而且腹部脏腑的分区与调节功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一规律与后天八卦相合。八廓中每一廓穴位都对所主脏腑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并对内脏的平衡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14]。大横穴在八廓中属于兑廓与震廓,右大横为雷为震,主肝胆,深刺此穴可起到调节肝肾的功效。头晕耳鸣等症状由脾虚湿阻引起者,可深刺双侧大横穴。双大横穴称为“调脾气”组合,大横为足太阴脾经穴位,深刺此穴具有调节脾脏功能、健脾祛湿、滑利关节的作用,与风湿点合用可治疗肢体疾病。肾精亏虚所致眩晕耳鸣者,多加用双侧商曲及气穴,此二穴均为足少阴肾经的腧穴,且商曲穴位于离廓,气穴位于坎廓,离为天,坎主肾,深刺此四穴可加强补肝肾的作用。

4.2伴头痛的加减

在腹针中,离为天,中脘位于离廓上缘,代表头部,与腹全息图的头部相合,因此治疗头部疾病多选用中脘及左右阴都穴及中脘上下各5分的脘上穴和脘下穴,浅刺中脘、患侧阴都、右上风湿点,深刺天枢穴,可以起到缓解头痛的作用;浅刺中脘可以调节头部局部的气血;左右阴都对应左右头部,浅刺患侧阴都,可调节局部血流,起到止痛的效果;右上风湿点在腹部八廓中属风属巽,浅刺可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止痛;天枢穴为足阳明胃经穴位,深刺可调节气机升降。此四穴合用可调节全身及头部局部气血运行,舒筋通络,活血止痛[15]。

4.3伴睡眠障碍的加减

治疗痉挛性瘫痪患者伴睡眠障碍的基础方为引气归元、腹四关。肝阳上亢者,加右上下风湿点以疏肝理气;痰湿中阻者,加双大横穴健脾祛湿化痰;阴虚火旺者,加双商曲、双气穴,以滋补肝肾之阴;心脾气虚者,加左商曲与左气穴,商曲与气穴分别位于神阙上下,神阙以上为阳,神阙以下为阴,两穴均位于足少阴肾经,少阴分属心肾,心火下交于肾,肾水上承于心,阴阳相交,针刺两穴可调和阴阳,结合引气归元、腹四关可起到调和机体气血阴阳的作用,使心有所养,神有所归[16];胆气虚者,深刺右上风湿点[17]。

4.4伴抑郁的加减

抑郁为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一种状态,脑卒中患者因为脑组织损伤,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5-羟色胺能神经元及其传导通路损坏,使相应的神经递质合成数量减少导致抑郁状态,另一方面,疾病留有某些后遗症,生活方式和社交的变化使患者肝气郁结,处于抑郁状态[18]。腹针治疗痉挛性瘫痪时,所选用的引气归元、腹四关、风湿点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抑郁状态。多穴合用可治心肺、调脾胃、补肝肾,通调气血经络,疏肝理气,散结解郁,输送气血等营养物质到达四肢末端[19]。在腹针针刺过程中,选用腹针专用针具,脂肪层较薄的人选用30mm的针具,脂肪层较厚的人选用50mm的针具,体型适中的大部分人选用40mm的针具。腹针的针刺手法强调轻和缓,提倡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以避免伤及内脏。进针后,停留3~5min,称为候气,3~5min后再捻转使局部产生针感,称为行气,5min后再行针1次,加强针感,称为催气,共留针30min。

5验案举隅

患者,男,67岁,2019年10月23日初诊。2018年3月17日,患者晨起觉吐字不清,言语欠流利,头晕,左眼睁眼费力,右侧肢体麻木无力,休息半日症状无明显缓解,遂被家人送往当地医院急诊科,行颅脑磁共振检查示:中脑急性期脑梗死,经住院综合治疗21d后好转出院,语言功能基本恢复,出院1年半期间,口服阿司匹林肠溶胶囊、瑞舒伐他汀片等基础药物维持。近1周自觉肢体无力较前加重,头晕,遂来治疗,就诊时由家人推入诊室,语言稍欠流利,左上肢呈痉挛性瘫痪,肘部及手部屈曲、紧握,肌张力明显增高,肌力Ⅱ+级,腱反射亢进;左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Ⅱ-级,腱反射亢进,纳眠差。行颅脑磁共振未见急性病灶。改良痉挛状态分级(改良Ashworth)2级;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13分,属重度痉挛;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积分65分,属明显运动障碍;改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30分,属严重功能障碍。取穴: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左上风湿点、左上风湿外点、左滑肉门、左下风湿点、左外陵,引气归元刺至地部,余刺至人部,留针30min。每周针刺5d,3周后左上肢可缓慢伸直,上举过头,左手可伸展,肌张力增高,肌力Ⅳ-级,腱反射活跃;左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Ⅳ+级,腱反射活跃,纳眠可。改良Ashworth1级;CSI评分10分,属中度痉挛;FMA积分86分,属中度运动障碍;改良Barthel评分75分,属轻度功能障碍。

6小结

腹针疗法通过针刺调畅气机,滋阴补阳,气血双补,引气归元,起到“以后天养先天”、调理脾胃失衡、滋补肝肾的作用;针刺腹四关使脏腑之气能顺利到达肢体末端;针刺风湿点可以滑利关节,消炎止痛,从而降低患者的痉挛状态分级、临床痉挛指数,同时提高患者患侧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起到确切的作用。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作者:丁柳尹曹伟康杨斌文雅

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