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宋明华表示,慢性脑供血不足正成为中老年人的“隐形杀手”。虽然大脑重量只有体重的3%,但对血液的需求量却超过了全身的15%。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血液供应会逐渐减少,脑细胞的供氧能力也会下降,导致大脑功能衰退。
中医认为,慢性脑供血不足属于“眩晕”、“头痛”等病症范畴,中老年人由于年纪大、气血相对匮乏,日久则气滞血瘀、脑脉瘀阻而发展成为慢性脑供血不足。因此,中医治疗多以补气生血为本,活血祛瘀为标,改善大脑供血不足状况。
很多中老年人常出现头晕、头痛、耳鸣、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这与慢性脑供血不足有关。专家提醒,约有65%的中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慢性脑供血不足,不仅会出现上述症状,还有可能发展成为脑梗塞、老年痴呆等疾病,对此中老年朋友一定要引起注意。
勤耸肩 耸肩是让肩膀上升后又放下(注意不同于缩脖子),此动作可使肩部及颈部的经脉气血运行通畅,促进椎动脉血液流入大脑,保证供应大脑的血液充足。耸肩时宜端坐在凳子上,双手自然下垂,反复做耸肩动作,连续5分钟,每日一次。
按眉心 将中指放在眉心(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印堂处,以较强的力度,先以顺时针方向揉动20~30圈,然后以逆时针方向揉动20~30圈,可起到消除头晕头痛、改善大脑气血供应的效果。
敷脖子 葛根、天麻各30克,川芎20克,研成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10克药末,加入适量白酒(38°即可)调成糊状,敷于后脖子处的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低头时用手摸有骨头隆起处),上面覆盖纱布,用胶布固定,每12小时换药1次,8次为1疗程。完成1疗程后,休息1周再进行下一疗程。葛根、天麻、川芎可活血通络、解痉止痛,敷于大椎穴上,可疏通督脉经气,使供给大脑的血液增加。
揉膝内 在膝内侧有血海穴(取坐位,将腿绷直,在膝盖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点按此处既可增加脑部血流量,又可消除脑脉中的瘀血,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用右手大拇指点按左侧的血海穴,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宜,每次3分钟,然后换左手同法点按右侧血海穴。每天早晚各1次。
喝葛根粥 葛根3克(纱布包),大米50克,一同熬粥,熟后去药包,喝粥。每日1次,连续10天为1疗程。葛根入脾、胃经,能补脾胃清阳之气。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则气血生化有源,血液供应充足。葛根中含有一些黄酮类物质,能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流量,确保脑供血良好。
嚼桃仁 带皮带尖的桃仁,每次取2粒缓慢嚼食,每日2次。若是觉得口感不好可以将桃仁碾碎,放入凉拌菜或者粥中食用。桃仁具有行血活血、祛瘀消滞的功效,可明显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供血不足的状况。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