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温通阳法治疗心律失常理论探微

发布时间:2017-09-25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心律失常为临床常见病症,不仅可产生心慌不适等症状,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严重的可危及生命,危害极大。中医学对其认识已有数千年历史,治法遣方丰富多样,我们多年的前期工作已经证明采用辛温通阳法治疗“心阳不振型”“痰瘀互结型”冠心病心律失常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1-2],动物实验表明辛温通阳中药可以减慢兔急性心肌缺血心率,心律失常恢复时间优于速效救心丸组[3]。本文从阳气不通的角度来阐释辛温通阳法治疗心律失常。

1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1.1病名病状

中医学并无“心律失常”这一病名,而是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心悸”“怔忡”范畴。《素问》:“参伍不调者病”,“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阴阳十一脉灸经》:“心惕惕恐人将捕之”;《伤寒论》:“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针灸甲乙经》:“心澹澹然,善惊……善摇”;《外台秘要》:“心悸,上下不通,噫哕不彻”。历代医家依据其症状、体征,生动而形象的记载了心律失常的症候表现。

1.2病因病机

根据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年老体虚,气血阴阳亏损常为发病之本,寒凝、气滞、血瘀、痰浊、水饮为其标,每遇外邪侵袭,或者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而遏阻心之阳气,心脉痹阻,发为心悸,我们认为其发病核心病机在于心阳不通。

1.3本病与阳气的关系

1.3.1心阳宣通则心律正常中医学历来非常重视阳气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人之生长壮老,皆与阳气有密切的联系,阳强则寿,阳衰则夭,一旦阴平阳秘的状态被打破,阳气郁滞,百病皆生。《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明代张景岳《类经附翼·大宝论》曰:“一生之活者,阳气也。”清代石寿棠《医原》谓:“人身之阳,法天者也,一失其流行之机,则百病起。”心为君主之官,阳中之太阳,心为火脏,烛照万物,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活动都有赖于心阳的宣通,心阳对维持“心主血脉”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清代唐宗海《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五脏所伤》:“心为火脏,火气宣明,则能化生血液,流畅筋脉,血脉流行。”现代医家刘渡舟认为阳气为心脏的生理功能的基础[4],心脏的正常搏动,依赖于心阳的通畅;而心脏有节律的搏动是心阳正常的表现,只有心阳宣畅,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律。

1.3.2浊阴痞塞则心阳不通,发为本病寒凝、气滞、血瘀、痰浊、水饮等致病因素属于阴邪范畴,浊阴痞塞阴邪结伏于心,则心阳不通,格阻真阳,心脉运行不畅,发为心悸。《伤寒论》中有多次关于阳气不通所致心悸的记载,如:“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四逆散主之。”阳气郁积于里,不达四肢而致心悸;“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真武汤主之。”心肾阳虚,水饮凌心所致心悸;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谓:“邪迫于阳,气不得宣畅,壅瘀生热”,指出外邪侵袭,阻遏心阳,内生瘀热,发而为悸。清代陈元犀《金匮方歌括》言:“胸为气息之路。若阴邪占居其间,则阻其阳气不通……”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谓“阳气窒闭,浊阴凝痞”,明确指出了阳气郁闭由浊阴凝滞产生。近代丁甘仁谓:“阳气不到之处,即浊阴凝聚之所”,进一步指出阳气不通是浊阴凝聚的原因,阴盛则阳病,心阳被遏,其温煦、气化功能受到影响。任应秋认为[6],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全赖阳气的温煦与推动,只有心阳宣通,心气方可鼓动心脉,化赤运血,方可维持心的功能正常。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导致阳气不通,不能鼓动血脉,心脉痹阻,或者不能化血,血虚不荣,不能濡养心脉,心神失养,均会导致心悸怔忡。由此可见,阳气亏虚、寒凝气滞、瘀血内阻、痰浊内盛、水饮内停均可导致浊阴痞塞,阳气不通,其发病核心在于心阳被遏,心脉痹阻。

2辛温通阳法治疗心律失常的依据

2.1辛温通阳法治疗心律失常的理论依据

所谓通阳法,即是用疏通的手段以恢复或激活阳气的运行和功能为目的,治疗各种因素导致阳郁不通引起的疾病的方法[5]。辛温通阳法即采用辛温法来通达阳气。辛,能散、能行,属阳,具有行气运血的作用。刘完素言:“盖辛热之药能开发郁结,使气液宣通”。叶天士曰:“通阳必以辛热,热能温通,辛能泄滞”。寒者热之,损者温之,因寒凝、痰湿、瘀血、水饮,皆为阴邪,阻碍阳气流通,诚如叶天士所言:“苟非气雄通阳,阴凝何以走泄”,故宜运用温热之药,辛温合用,浊阴可去,阳气乃通,气血得复。

2.2辛温通阳法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依据

辛温通阳法起源于汉代华佗,发展于张仲景,鼎盛于清代叶天士。华佗《中藏经》首载“炙则起阴通阳”,开创温热通阳先河。张仲景发扬了辛温通阳法,其认为心病的病机为“阳微阴弦”,阳微为本,阳微即阳气不通,善用桂枝、麻黄、葱白、薤白、半夏、白酒、生姜等轻剂宣阳通痹,如《伤寒论》载“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桂枝辛温通脉,甘草辛甘补阳,二者合用,补阳通脉,养心定悸;《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指出“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阐述了通阳宣肺法治疗饮盛阳郁所致心悸,麻黄通阳宣肺泄水气,半夏降逆和胃蠲痰饮,《伤寒指正》释义为“用麻黄者,通太阳之气以泄水也”。叶天士则将辛温通阳法推向顶峰,《临证指南医案》言:“脉沉。背寒。心悸如坠。形盛气衰。渐有痰饮内聚。当温通补阳方复辟,斯饮浊自解”。“阴凝痰浊阻塞于中,致上下气机不相维续,症势险笃,舍通阳一法,无方可拟”。叶天士认为,挽救垂寂之阳气,通阳比补阳更为重要,选用吴茱萸、良姜、附子、桂枝、筚茇、干姜、小茴香等药,意取“通阳必以辛热”。清代徐彬强调温阳宣通法,其《金匮要略论注》言:“阳无取乎补,宣而通之,即阳气畅,畅即阳气盛”。

3结语

心律失常与阳气不通有密切的因果关系,阳气不通是心律失常的上流启动因子,心律失常是阳气不通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辛温通阳法治疗浊阴凝聚所产生的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是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然其用药辛热,多选用桂、附、夏、姜等药,日久必耗伤营阴,应少少与之,中病即止[7],辛温通阳法丰富了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学,体现了中医学的同病异治的基本理论,其理论和临床实践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市隐庐医学杂着》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作者:朱浩何本鸿袁德培曾楚华向远彩严纯陈谦峰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