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病防变”理论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防治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9-04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医治未病理论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1],“既病防变”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指在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传变途径的前提下做到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控制进展,既斩断病邪的传变途径,又安未受邪之地,如《金匮要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中医治疗应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基础和关键,根据本病演变特点,运用治未病“既病防变”理论,在疾病不同阶段给予相应药物以阻断其发展,既能改善症状,又能使病情得到长期有效控制,达到综合治疗目的。

1ET的现代研究

ET属骨髓增殖性肿瘤,以骨髓巨核细胞异常增殖,导致外周血小板数量持续显著增多、血液流变及血小板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血栓和出血是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并可向骨髓纤维化或急性白血病转化。据文献[2-3]报道,ET确诊后10年内血栓发生率为34%,动脉血栓尤其是脑动脉栓塞及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分别为38.6%和21.4%;出血发生率为1%~3%,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ET的10年累计骨髓纤维化转化率约为9.7%,急性白血病的转化率为1%~4%。目前治疗主要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羟基脲、阿那格雷、干扰素等抗肿瘤药物,及血小板单采术。单纯西药短期疗效显著,但长期用药不良反应较大,费用高,防止并发症方面疗效不明确,目前仍缺少规范化治疗方案。

2“既病防变”理论对ET防治的指导作用根据证候特征,ET属中医学“血瘀病”范畴,本病病位在髓,以髓之功能异常为根本,以气血功能及运行失调为表现,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随疾病进展,病理产物堆积,不同阶段出现相应的临床证型,在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及传变途径基础上,临床诊治中运用“既病防变”理论对本病进一步发展可做到提前预防和治疗。

2.1分阶段治疗

2.1.1早期:患者多仅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胁肋胀痛等不适症状。此阶段治法以益气为主,辅以理气活血,预防血瘀产生。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气虚为其发病基础,构成始动因素,气虚可致气机升降失常、运行不畅,导致气滞发生。气虚则推动血液无力,气滞则血液运行不畅,两者共同导致血瘀发生,且早期骨髓增殖活跃,血小板数量增长迅速,虽然多无血瘀的临床表现,仍需注意防止血瘀的产生,在益气扶正、行气导滞的同时运用活血化瘀药。此阶段导师韦云主任常以补中益气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为主方,或选补阳还五汤加味,以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等益气扶正,以柴胡、枳实、香附、陈皮、升麻等理气导滞,以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等活血化瘀通络。诸药攻补兼施,扶正不留瘀、祛瘀不伤正。

2.1.2中期:患者多有胸闷、胁肋胀痛、头晕头痛、颈项拘束不舒、手足麻木,舌质暗、有瘀斑瘀点,苔厚腻,脉滑或弦等表现。此阶段治法主要为理气化痰,辅以活血通络,预防痰瘀互结。气虚气滞日久,气化推动无力,可生痰、生湿;痰湿阻络,血行不畅,加重血瘀;血瘀久居,亦能化为痰湿,痰瘀互为因果,互相转化,形成痰瘀交阻不解的局面,使血小板数量不断增长。韦云主任常选主方二陈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或二陈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以半夏、陈皮、瓜蒌、胆南星、川贝、浙贝等理气化痰除湿,桃仁、红花、川芎、当归、乳香、没药、赤芍、三棱、莪术、地龙等活血化瘀通络。

2.1.3后期:痰湿瘀血互阻日久,可化热、化火,从而热毒内生。热毒内盛,灼伤津液,加重瘀血,导致出血,出现肝脾大、皮下瘀斑、脑出血及血虚表现,甚至转化为骨髓纤维化或急性白血病。此阶段应虚、火、瘀同调,清热化痰、活血散结,预防血栓、出血及转化为其他骨髓增殖性肿瘤。肝脾大多为瘀血结聚所致,故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可选穿山甲、鳖甲、夏枯草、土鳖虫、莪术、水蛭、红花、川芎等,对缩小肝脾大有较好疗效。恰当处理瘀血、出血和血虚三者的关系是该阶段治疗的关键,需瘀、火、虚同时调理,韦云主任常以地黄、鸡血藤、红景天补血阴之虚,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栀子、黄芩清血分之热毒,莪术、赤芍、牡丹皮、桃仁、三七凉血止血、化瘀散结,热毒被清散,补血不瘀滞,活血不出血。

2.2针对性用药

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ET患者多存在从事装修、化学或放射线工作等外染毒邪史,故韦云主任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注重解毒药物的运用,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青黛、苦参、土茯苓等。夏季炎热伤津或夹暑湿,故多加芦根、石斛、滑石、砂仁以滋阴润脉、解暑祛湿;血得寒则凝,冬季多加干姜、桂枝、附子以温阳通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特别注重顾护脾胃之气,方药中多加神曲、山楂、焦麦芽、莱菔子等开胃气,使气血生化有源,促进药物吸收。

3病案举例

患者,男,62岁,2012年8月10日因“血小板升高8月余”就诊。患者2011年12月因突发急性心肌梗死于外院就诊,查血小板1490×109/L,骨髓穿刺确诊为ET,羟基脲联合干扰素治疗半年后血小板最低降至669×109/L,因出现双下肢肌肉及关节疼痛、严重脱发等不良反应难以耐受而停药,停药1个月后查血小板回升至1203×109/L。刻下症:头发稀疏,面色晦暗,头晕头痛,乏力,双下肢麻木,舌质暗、舌下脉络迂曲,苔黄腻,脉弦滑。诊断:ET中后期;辨证:痰瘀互结、阻滞脉络;治以理气化痰、活血化瘀,方予二陈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方药组成:法半夏10g,陈皮15g,茯苓15g,胆南星15g,柴胡12g,枳壳15g,当归15g,红花15g,桃仁10g,川芎15g,土茯苓30g,半枝莲15g,黄芪30g,天麻10g,伸筋草10g,大青叶15g。30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中晚分服。同时口服羟基脲1.0g,每日3次。

2012年9月14日二诊:患者服药1个月后,头晕头痛、双下肢麻木较前明显缓解,无进行性脱发,查血小板668×109/L,诉劳累后双下肢乏力,前方基础上伸筋草加至25g,加鸡血藤15g。30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中晚分服。羟基脲减为1.0g,每日2次。《景岳全书》

2012年10月12日三诊:患者服药2个月后,已无头晕头痛及双下肢麻木,双下肢乏力稍好转,纳差,查血小板602×109/L,前方基础上鸡血藤加至25g,加山楂10g。羟基脲减为0.5g,每日2次。此后以初诊方加减,2012年11月15日复诊,血小板计数波动在(350~500)×109/L之间,无头晕头痛、双下肢麻木,纳眠可,二便调。期间羟基脲0.5g,每日1次。

来源:北京中医药作者:李莉张宽顺肖竹青高捷音韦云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