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又叫口眼歪斜,现代医学称面神经麻痹或面神经炎,分中枢性和周围性(本文只讨论周围性面瘫)。近几年因使用风扇、空调及乘车船的人群增多,呈多发倾向。其病多因风邪侵袭头面,产生口眼歪斜等症状。经过多年临床治疗观察,传统治本病多以牵正散、大秦艽汤为主,笔者立分期分型辨证之法,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曾撰写发表论文《面瘫的辨证与防治》。笔者治疗面瘫多例,亦均在短期内治愈。
分型:本病以风寒、风热两型居多,间有寒湿及湿热型。如舌红、脉浮数,面部松弛有烘热感,咽红或疼痛者,为风热型,可用银翘散加祛风解毒药,发汗解外邪;如舌质不红苔薄白、脉浮紧,初起面肌紧张拘急、板滞者,为风寒侵袭,用荆防败毒散加减。
分期:初期5天之内为进行期,虽经治疗,在这期之内偶有进行加重的趋势。中期5~10天为稳定期,患病处的经络可出现受损。这时可酌减祛风药的比例,增加赤芍、丹参、地龙、全虫、蜈蚣、威灵仙等活血通络药,促进经络的修复。恢复期10天以后至1个月内,此期寒热现象不明显,多以虚论治,可在活血通络的基础上加补气药,因气行血亦行,以加强活血通络药的效果。
验案举隅
毛某,女,30岁,2017年6月11日初诊。诉左面部拘急不适,逐渐加重1日。因天热沐浴后,用冷风吹头至发干,次日晨起觉左脸拘紧不适,左眼闭合不自如,且渐加重即诊。查:面部左右对比,左侧较右侧微显胖,左眼闭合不能随意,额横纹消失,不能完成蹙眉动作,鼻唇沟变浅,实验皮肤感觉下降。鼓腮吹气实验,左侧口角闭合不严,漏气明显,嘴角及人中沟歪向右侧,咽部稍红,左耳后乳突稍有压痛,饮食二便可。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舌正苔白滑,脉滑数。
诊断:中风、面瘫(风寒袭表中经络型)。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10g,防风10g,柴胡12g,黄芩10g,羌活10g,独活10g,川芎12g,薄荷10g,金银花10g,连翘10g,白芷10g,葛根20g,白花蛇舌草15g,赤芍10g,牛蒡子10g,甘草9g。2剂。日1剂,分3次服。嘱其服药后,令出微汗。
2017年6月13日二诊:服药后通身汗出,面部拘急有减轻感,嘴吹气时已不漏风,左耳后仍压痛,遂在原方基础上稍作加减。原方去独活、白芷,加当归10g,蝉蜕6g,升麻10g,牛蒡子10g,石菖蒲10g,2剂。
2017年6月15日三诊:诸症明显见轻,面部渐渐恢复,左耳后乳突压痛已不显,即减解表药,加入活血通络之品。赤芍10g,川芎6g,当归10g,地龙10g,黄芪20g,葛根20g,升麻10g,蝉蜕9g,全虫6g,威灵仙20g,白花蛇舌草15g,僵蚕10g,蜈蚣1条,甘草6g。2剂,日1剂,分3次服。
2017年6月17日四诊:上方服2剂后,面部拘急感消失,左眼闭合较前好转,但闭嘴鼓腮时左嘴角仍有轻微漏气。上方稍作调整,2剂以预后。2服后,鼓腮试验左嘴角已不漏气,面部亦无不适,诸症已愈。
按语:患者沐浴后毛孔张开,而用冷风机直吹头面,致风邪乘毛孔张开之时而入,侵袭经络,致经络郁闭不通,失其张合收引之力而变弛缓不用,故不能完成蹙眉、闭眼,鼓腮时患侧漏气。因患侧松弛,健侧正常,故口眼偏向健侧。寒主收引,故患侧有拘急感。因系局部病变,对全身影响不大,故暂无全身其他方面不适。风邪外束,必驱之外出,方拟温凉并用,以温为重,荆防败毒散为主,酌加解毒之品。本例使用辨证分型分期治疗,共服药8剂即在短期内治愈,且未留后遗症。(蔡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