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男,25岁,南京人。门诊病例。
初诊(2011年08月18日):口舌生疮,反复发作2年,患处灼痛,进食痛甚,伴口臭、口干,多痰,尿黄。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辨证:脾胃积热。
治法:清胃降火。
方药:甘露饮合泻黄汤、封髓丹。玄参20克,生地20克,麦冬20克,天冬20克,黄芩10克,石斛10克,花粉15克,砂仁10克,黄柏10克,防风6克,甘草6克,栀子10克,生石膏15克,藿香6克,浙川贝20克,川牛膝20克。10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2011年09月01日):口疮显减,口臭亦除,仍口干,多痰,偶有咽痛、齿衄,舌红,苔薄黄,脉滑。前方加栀子炭10克,15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2011年09月15日):诸症悉除,病告痊愈。嘱继以上方15剂,巩固疗效。
按口舌生疮,又称“口疳”“口疡”“口糜”等。明·申斗垣《外科启玄》谓口疮:“是湿热于胃口之上,乃脾之窍。”清·何梦瑶《医碥》曰:“口疳……积热所致。”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脾脏有热,冲于上焦,故口生疮也。”病机归于脾胃积热,上攻于口,熏灼肌膜。本案口舌生疮,日久不愈,口干、口臭,舌红,苔黄,脉滑数,属脾胃积热。甘露饮、泻黄汤合用,再加封髓丹、川牛膝导热下行,清降积热,而获全功。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