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痛风与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人群高尿酸血症总患病率达13.3%,主要见于中老年男性,与饮食和家族遗传有关。多数患者同时伴有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该病属于中医痹病范畴。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根源,有效控制高尿酸血症是治疗和预防痛风的基础。高尿酸血症以健脾泄浊为基本治法,并贯穿治疗始终。
病因病机认识
高尿酸血症在痛风发作前临床症状多不明显,中医古籍中没有明确记载。清代章虚谷认为“湿土之气同类相名,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素问·经脉别论》记载“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均说明了脾胃在人体饮食与水湿代谢方面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量体质学说的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患者以痰湿、湿热及气虚体质为多见,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
高尿酸血症的病因病机大致可以归纳为脾胃虚弱、情志不舒、劳倦内伤,加之饮食不节或暴食过饮、脾胃功能失调,导致脾虚运化无力,湿邪停滞,终致痰湿瘀浊内生。
缓解期证治
著名风湿病专家王为兰在治疗痛风时曾指出,痛风急性发作是由于湿浊内盛、化热生毒所致,用清热解毒、祛湿通络法可以快速缓解疼痛和肿胀;在缓解期,要以脾胃为辨证中心,健脾化湿为主,根据体质不同,临床主要分为脾虚湿热和湿浊内蕴两证。
脾虚湿热证主要见于胃强脾弱的患者,临床表现食欲旺盛,身重烦热,也可伴有脘腹胀满,大便黏滞或干结。舌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滑。治以益气健脾、清热利湿,常用方剂为四妙丸(《成方便读》)合萆薢分清饮(《医学心悟》)。常用中药为萆薢、白术、茯苓、黄柏、黄芩、石菖蒲、土茯苓、车前子、薏苡仁、陈皮、丹参等。
湿浊内蕴证主要见于脾胃虚弱的患者,表现肢体困重,形体肥胖,或伴有嗜食肥甘,口腻不渴,大便黏滞,舌淡胖,或有齿痕,苔白腻,脉滑。治以健脾益气、祛湿化浊,常用方剂为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四妙丸。常用中药为黄芪、党参、白术、土茯苓、薏苡仁、萆薢、苍术、黄柏、玉米须、木瓜、车前子、陈皮、姜黄等。
需要指出的是,患者管理是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防治基础,患者需要在医生的帮助下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改变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度进行有氧运动等。(齐岩 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