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是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进一步发展恶化的重要环节,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李佃贵教授在总结前人理论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环境污染、疾病模式及疾病谱的变化,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认为乙肝肝纤维化多因正气不足,湿浊邪毒或疫疠之毒乘虚而入,藏匿于肝;加之饮食失当,脾失健运,情志不舒,肝失疏泄,内生湿热,酿生浊毒,熏蒸肝胆,肝病既久乘脾犯胃及肾,致肝、脾、肾俱损,在浊毒壅盛病理基础上,导致肝气郁滞、肝络瘀阻等证,从而形成本病。从微观辨证角度,依据乙肝肝纤维化肝脏纤维组织增生的病理及生化特征,亦属于湿热壅盛,酿生浊毒,迁延日久,浊毒、气滞、血瘀相互胶结为害,肝体失于濡养,硬结变性,因此本病的核心关键在于浊毒内蕴。
李佃贵教授在临床诊疗中观察到许多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病程较长,病情缠绵,反复发作,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无症状,患者常有颜面晦黄、晦浊,口苦、口黏,口中异味,口中秽臭难闻,大便黏腻不爽,小便不清,舌质红、紫红、红绛、暗红,舌苔腻、薄腻、黄腻、黄厚腻。
针对乙肝肝纤维化浊毒内蕴这一核心病机,确定乙肝肝纤维化的基本治法为化浊解毒。优化筛选并制定出的基本方药:茵陈15克,砂仁12克,黄芩15克,黄连12克,半枝莲15克,苦参10克,鳖甲15克,姜黄15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山甲珠9克,半边莲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
乙肝肝纤维化中医分为三型:
浊毒中阻
主要症状右胁胀满或痛,胃脘胀闷,口干口苦,纳呆,倦怠乏力,皮肤黄染,小便黄,大便黏腻不爽或干结,舌红或紫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滑数。
病机浊毒内蕴,肝气壅滞。
治则化浊解毒,疏肝理气。
常用药物茵陈、藿香、佩兰、云苓、砂仁、黄芩、黄连、半枝莲、半边莲、全蝎、白花蛇舌草、柴胡、香附、枳实、厚朴等。
加减运用伴恶心加苏叶、黄连;大便不干、不溏,排便不爽,便次频数者,加葛根、白芍、地榆、秦皮、白头翁;伴肠化者,加半枝莲、半边莲、绞股蓝、薏苡仁、白英;伴不典型增生者,加三棱、莪术;伴Hp感染者,加蒲公英、虎杖、连翘、黄连等。
浊毒入络
主要症状右胁胀满,疼痛,呈刺痛,且部位固定不移,夜间明显,口干欲漱水不欲咽,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细涩。
病机浊毒壅滞,肝络瘀阻。
治则化浊解毒,活血通络。
常用药物茵陈、藿香、佩兰、黄芩、黄连、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全蝎、徐长卿、三棱、莪术、壁虎、蜈蚣、水蛭等。
加减运用口苦、纳呆,加龙胆草;心烦,加栀子、淡豆豉;便秘者,加芦荟、番泻叶;对毒重浊轻者应以解毒为主。但对热毒治疗应常据毒之轻重而用药,毒轻者用绞股蓝、黄芩、黄连、黄柏、公英、连翘;毒重者用白英、黄药子之属;介于两者之间者用半边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
浊毒阴伤
主要症状右胁隐痛,遇劳加重,腰膝酸软,饥不思食或食少,口燥咽干,伴五心烦热,失眠多梦,两目干涩,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弦细或细。
病机浊毒中阻、肝阴亏损。
治则化浊解毒、滋养肝肾。
常用药物茵陈、藿香、佩兰、黄芩、黄连、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沙参、麦冬、元参、玉竹、石斛等。
加减运用伴胃中烧灼者,加生石膏、黄连;胃痛兼背痛,加沙参、威灵仙;伴胃酸缺乏者,加石斛;伴口干者,加天花粉;伴咽堵者,加射干、桔梗、板蓝根等。
(文中所载处方、治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