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肾损伤 中医治以泄浊止痛补肾健脾处方

发布时间:2020-09-01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早期肾损伤验案1则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尿酸过高并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肾脏、骨骼等处而导致的疾病。痛风缓解期一般无明显症状,经常被患者忽视,若病情逐渐进展,易导致肾损伤。因此,痛风缓解期的治疗及改善肾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早期肾损伤的验案1则。

1病案资料

患者,男,29岁,2019年5月24日初诊。主诉:右踝关节肿痛间断发作4年余。病史:患者4年前因大量活动后出现右踝关节肿痛,自行外敷止痛药后疼痛缓解;后右踝关节肿痛间断发作,自行外敷用药后症状可缓解,未予以重视及系统诊治。生化全项检查结果显示:尿酸581.10μmol/L,肌酐95.10μmol/L,尿微量白蛋白84.20mg/L;提示肾功能损伤。尿常规:尿潜血(±)0.03mg/dL;尿蛋白(±)15mg/dL;尿白细胞(±)25个/μL。肝功能、血脂、血糖检查均正常。泌尿系统彩超显示:前列腺稍大,余无明显异常。症见:神志清,精神可,偶有踝关节肿痛,纳可,平素喜食肥甘厚味,夜寐晚,二便调。舌暗红、边有齿痕,苔白,脉滑。既往无关节外伤史,偶有血压偏高。家族史:父亲与祖母均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西医诊断为痛风缓解期、蛋白尿、早期肾损害。

中医诊断为痹证;属湿浊阻滞、脾肾亏虚证。西医治以降尿酸,予非布司他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81,40mg/片)口服,每次20mg,每日1次。

中医治以泄浊止痛,补肾健脾。处方:土茯苓30g,萆薢30g,醋延胡索20g,百合20g,菟丝子15g,鸡血藤15g,山药15g,薏苡仁15g,陈皮10g,白术10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同时控制饮食,适当运动。

2019年6月10日二诊:患者服药后无不良反应,偶有关节不适,无疼痛,无乏力,纳可,夜寐安,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滑数。复查:尿酸450.80μmol/L,肌酐98.70μmol/L,尿微量白蛋白53.84mg/L;尿常规:尿潜血(+)0.06mg/dL,尿蛋白(±)15mg/dL,尿白细胞(-);肝功能、血脂、血糖均正常。在上方基础上加麦冬15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白茅根15g,杜仲10g,小蓟10g,每日1剂,水煎服,继服2周,不适随诊。

2019年6月24日三诊:患者服药后无不良反应,无关节不适,无乏力,纳可,夜寐安,二便调。复查:尿酸358.69μmol/L,肌酐86.55μmol/L,尿微量白蛋白23.01mg/L;尿常规:尿潜血(+)0.06mg/dL,尿蛋白(-),尿白细胞(-);肝功能、血脂、血糖均正常。嘱患者停药,停药后继续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不适随诊。

1个月后随访,患者关节疼痛未复发,复查尿酸380.04μmol/L,肌酐85.23μmol/L,尿微量白蛋白6.27mg/L,尿常规、肝功能、血脂、血糖均正常。

按语:患者平素恣食肥甘厚味,导致脾失健运,湿气浊毒内生,痹证日久不愈,病邪由经络累及肾脏,肾气亏虚致封藏失职,出现脾肾亏虚证候。另外,患者夜寐晚,易耗伤正气,致使气阴两虚,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血不寻常道,故见尿潜血阳性。舌暗红且边有齿痕、苔白、脉滑均为湿浊阻滞、脾肾亏虚、阴虚火旺之象。治疗宜泄浊止痛,补肾健脾。方中土茯苓萆薢延胡索利湿泄浊,通络止痛;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除痹;白术、山药补脾益肾,益气养阴;菟丝子补肾益精;女贞子、墨旱莲滋补肝肾之阴;杜仲补肝肾,强筋骨;鸡血藤活血通络,使补而不滞;白茅根、小蓟凉血止血;麦冬养阴生津。脾气旺则能行水液,化湿浊;肾气旺则筋骨坚,气血旺。本方标本兼顾,清补并用,达到利湿泄浊、补脾肾之气的功效。

2小结

痛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痹证的发生多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及饮食等密切相关。正虚卫外不固是痹证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是痹证发生的外在条件。故笔者认为痹证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继而导致营卫失和,气血不足,脾肾功能失调所致,治疗时应在利湿泄浊基础上同时予以补肾健脾之法。痛风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期、缓解期、恢复期,但临床治疗大多集中在急性期,对于缓解期的关注不够。痛风缓解期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易被医患双方忽视。而尿酸主要随尿液经肾脏排泄,因此长期的高尿酸血症对肾功能的损伤较为突出。在治疗理念上,缓解期痛风的治疗与中医治未病理论相符。因此,积极治疗缓解期痛风以延缓肾功能损伤也是临床应关注的重点。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作者:苏艺峰曲凡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