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寒”亦可见肝火上炎

发布时间:2016-04-16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王波张凌玲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曾连续治疗的几个重度抑郁伴焦虑的病人,他们在来诊之前都有两个共性:第一,拒绝西医,认为副作用大,怕治好了这个病引起其他病;第二,或多或少服用中药龙胆泻肝丸、黄连上清丸之类的药物,都以无效告终。

王某,男,61岁,自述精神恍惚,不能接熟人电话,接电话即大哭不止,不能自己。严重失眠,烦躁易怒,口苦,两肋胀痛,咽痛,心烦喜呕,舌尖红,舌体胖大,苔根白腻,脉弦沉无力。

据其病程日久,“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肋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精神恍惚,喜悲伤,又可拟甘麦大枣汤治疗。而切其脉却脉沉而弱,又见精神低迷,语声无力。若为肝之实火,必然体质壮实,一派实象,但观其形态,虚则为多,猜想若真有肝火,龙胆泻肝之类泻火定当奏效,奈何功效皆无?思来想去,为处一方:小柴胡汤合吴茱萸汤加减:吴茱萸15克,西洋参10克,肉桂5克,当归25克,柴胡15克,黄芩12克,法半夏15克,防风5克,羌活15克,炙甘草20克,生姜(硬币大)15片,7剂,水煎服。

二诊:诸症减轻。而后以甘麦大枣汤进退化裁。

通过这个病例,想谈谈“肝火”问题。现代人生活压力大,老百姓认为的生气上火事情的确不少。往往好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越是吃清泻肝火的药物,身体越虚,火没治下来,体质反而不好了,为何呢?就是不知肝经也有寒证之理。

教科书上对肝经的寒证描述甚少,对肝经有寒的表现描述也不够透彻。肝的生理特点为主升发条达,主疏泄气机。这就有关键问题:肝的升发条达疏泄靠的是什么?答:肝的阳气。五脏六腑皆有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肝自然也不例外。肝“体阴而用阳”,肝藏阴血,但肝的生理功能主要是靠肝的阳气维持的,所以这里明确一个概念“肝阳”。大多数人认为,肝阳是不是“肝火”呢?当然不是,心阳是心火吗?肾阳是肾火吗?肝阳应该是肝的阳气,是“少火”,就是正气,所谓的“少火生气”。肝火是肝的邪火,是“壮火”,其实是病邪。21nx.com

更有一句话“气有余便是火”,那气不足呢,则可生寒。个人认为,肝的阳气受邪气激发可以化火,这是我们常说的肝火,应用清热泻火药治疗,而关键是病多久了,火还那么旺?一堆朽木,天天燃烧岂能有不灭之理?久病之人,阳气岂有不虚之说?所以久病之人,五脏阳气不足,也就出现了“三阴病”。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肝阳不足,久而生寒是肯定存在的。

肝阳不足,生寒是第一步,肝阳不足生寒之后,又丧失了条达及升发疏泄的力量,就会出现“郁结”,就是常说的“肝气郁结”,这就是疾病第二步了。而这时候的治疗,往往单纯的疏肝解郁效果较差甚至是无效的。因为疏肝药物辛香燥烈,容易损伤正气。这个郁结,是因虚而郁,所以治疗上,要暖肝温肝,补气疏肝。这让我们想到《伤寒论》的朴姜夏草人参汤证的“补三消七”之法。疾病的第三步就是久郁化火,这个不论寒热,一郁肯定化火,这个火是邪火,而其表现也是一派“火象”,有烦躁等症状。唯有一点,脉来无力,久病而已。

肝寒自当采用温肝暖厥阴之术,吴茱萸汤主之。在此基础上,根据辨证加减化裁,才能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所以说,肝寒亦可见到肝火上炎,而不能单纯以龙胆泻肝汤治疗。

肝寒邪火广泛存在,莫把它当真为肝火,投以泻火药,失之远矣!(王波张凌玲)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