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治疗损伤,在我国隋代已很盛行,已有医家主治“折跌”损伤,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曾用手法治疗“失欠颊车”,即下颌关节脱位,至今仍在应用。唐代会昌年间(846)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一部伤科专书,记述了骨折与关节脱位的许多整复手法,如揣、摸、捻、按、拔伸、撙、捺正、转动等。其中“凡捺正,要时时转动使活”一法,更是整复手法的妙用之处。自唐以后,手法治疗损伤已有很大进展,内容也较为丰富。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记有肘、髋、踝关节脱位以及各种骨折的整复方法,他创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而且复位后用夹板固定以防脊柱前屈,至今仍在沿用。明代王肯堂的《证治准绳》中记载了许多整复骨折手法,并有所创新。清代《医宗金鉴》系统地总结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并对八法的适应症与作用做了详细论述,对手法的操作提出了很高要求,如说:“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虽在肉里,以手扪之,自悉其情,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又说:“须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复善用夫手法,然后治自多效。”到现在治疗损伤的手法,又有很大的改进和发展,并且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肩周炎多发于40岁以上的人,以50岁左右为多见,故又称“五十肩”。本病的形成,不外乎年老体弱,肝肾亏虚,筋脉失养,慢性劳损,内分泌紊乱,复感风寒湿邪侵袭肩部,筋脉拘急而发病;或继发于肩部损伤,骨折、脱位后长期固定不动,组织挛缩粘连,功能活动受限,逐渐发展到整个肩关节的各方活动受限,表现为疼痛剧烈,尤其夜间明显,甚至痛醒,影响睡眠,患者多取侧卧位。日久肌肉萎缩,腋窝的前后壁,胸大肌的筋膜,背阔肌筋膜均呈挛缩僵硬状态。
肩周炎的治疗,要掌握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因、病理及发展规律,在临床中遇到每一具体病人时,还要分析是急性期还是慢性期。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手法。
急性期首先于局部施用药物热敷(透骨草、威灵仙、急性子、乌梅、山楂、伸筋草、防风、三棱、莪术、骨碎补、红花、白芷、白芥子、皂角刺、麻黄、制马钱子,共为粗末装袋,每袋100克)。每次热敷一个小时后施行手法:患者取坐位,患肩、臂充分暴露,术者用右手在患肩与上臂进行拿捏按摩约3分钟,以缓解肩、臂部紧张肌肉,以便于施行手法。在按摩理顺的基础上,术者施行推拿揉手法,以进一步理顺筋络,并以开叉的虎口对患者肩臂自肩髃穴附近起,向下揉按拿捏,使痉挛的肌肉进一步减轻后,将上臂充分外展,再内收及屈臂后伸,施gun(扌+衮)法,然后将肩关节再做一环形运动,先低摇,然后根据病情逐渐提高,应前摇一周,后摇一周,相向而行,可由5~7遍,逐渐增加,使三角肌各部的肌纤维受到牵拉,再将患臂提起做抖动运展活动。
慢性期首选推拿松解法,以解除粘连,改善功能活动。
术前准备:患者术前禁食水,排空大小便,仰卧于治疗床上,先以硫喷妥钠0.5克,注射用水20毫升,稀释后,缓慢注入肘窝静脉内,待其肌肉完全松弛时,先用拿捏gun(扌+衮)揉等手法,在肩臂部按摩理顺,为施行具体手法操作做好准备。
治肩八法:1.拔伸。2.内旋。3.外展。主要松解冈下肌、肩胛下肌、大圆肌、小圆肌和三角肌之挛缩和粘连。4.内收。5.外旋。主要松解三角肌、冈上肌、胸大肌、背阔肌和大圆肌等肌肉之挛缩与粘连。6.前屈。7.后伸。8.上举。
主要松解三角肌、胸大肌、肱肌和肱二头肌等之挛缩和粘连。通过以上手法从而达到完全松解之目的。手法松解后被动活动患肢,以肩关节各方活动不受限为度,然后将患肢置于前屈过顶位2小时,每日可用轻柔手法按摩患处,同时辅以内服中药(活血胶囊或舒筋片)以促进血液循环,消肿止痛。并嘱咐患者逐渐做肩关节功能锻炼,如上举爬墙、屈肘后伸、外展、内收等。术前要拍摄肩部X线片,以排除肩部其他疾病,如有严重骨质疏松、骨疾病、高血压、心脏病、妇女妊娠期等,应慎用或禁用本法。施行手法要轻柔稳健,切忌粗暴,以防造成骨折或其他意外。(刘茜)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