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寒湿痹阻)治则祛风除湿温经通络

发布时间:2015-04-15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吴旭,男,1940年生,江苏南通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1965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1991年师承著名针灸学专家邱茂良教授。曾任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系主任、针灸研究所所长、江苏省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国针灸》编委。

  对中医“气”学理论和“经络”本质有较深的研究。早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过“活子”假说的设想,1995年发表了“活子振荡”说。率先开展了针灸急症研究。对一些急性痛症,摸索到一些有效学位和有效刺激法。开设胆石病专科,自拟了旨在恢复肝胆系统功能、消除产生结石病理机制的针灸处方和中药制剂“消食丹”。对于脑系的退行性病变,其表现或为反应迟钝、痴呆,或为行动蹒跚不稳等,主张益气养血与活血祛瘀、息风化痰不应偏废,针灸多从督阳经脉取穴。80年代中期,又率先开展了负压综合疗法,对一些常见病的治疗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

  主编《临床针灸学》等专著3部。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多项课题获得多个奖项和专利。

  患者戴某某,男,64岁,2010年8月23日初诊。主诉右侧腰腿部疼痛1个月余,加重3日。患者1个月前弯腰扫地时突发左侧腰腿部疼痛,放射痛,伴左下肢麻木感,昼轻夜重,活动后加重。3日前开始加重,不能下床。舌淡,苔薄白腻,脉滑。

  诊断:腰痛(寒湿痹阻)。

  治则:祛风除湿,温经通络。

  取穴:夹脊穴(从病变节段的上一椎至病变节段的下一椎)、腰阳关、大肠俞、环跳、秩边、阳陵泉、委中、悬钟、昆仑、风市。均取患侧。

  操作:穴位局部消毒后,采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分别针刺上述穴位,得气后(若为触电样感觉时当提针少许),将XS-998B光电治疗仪分别接于相关穴位(必用——夹脊穴的最上与最下穴,另选1组穴——环跳与委中或环跳与阳陵泉),波形为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30分,每日1次,每周5次。

  二诊:患者左侧腰腿部疼痛稍减轻,伴放射痛,伴左下肢麻木感。

  三诊:患者左侧腰腿部疼痛减轻,间有放射痛,伴左下肢麻木感。

  四诊:患者左侧腰腿部疼痛明显减轻,间有放射痛,左下肢麻木感减轻。

  针15次后腰腿痛基本消失。

  按: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因破裂椎间盘压迫相应的脊神经根,或产生的化学物质刺激,使邻近神经根出现炎症及水肿,神经根周围的局部炎症反应是神经根痛的发生的重要病理环节。因此,治疗的关键是消除神经根周围的炎症、水肿,解除痉挛消除疼痛。

  中医将本病可归纳为“腰腿痛”,病机是风、寒、湿、瘀痹阻经络,不通则痛;或气血虚弱,经脉失养,不荣则痛。通督温阳法促进全身经气的运行,畅通病变部位的气机,促进局部水肿吸收,减轻炎性渗出,从而达到温阳散寒,通经止痛。

  “通督温阳”法,是吴旭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的治疗大法。吴旭教授认为通督不仅仅是采用督脉的经穴,而应该包括督脉、督脉络的穴位以及临近的足太阳经的背俞穴。吴旭教授认为,通过刺激督脉、华佗夹脊穴、太阳经背俞穴等相关穴位,可以疏通督脉及诸阳经经气,激发和加强阳气的温煦,推动气血在体内的运行,从而畅通气机,调和气血,恢复机体生理机能。

  临床运用上,可以配合灸法,但不是必需的手段。这里的“温阳”更多的是通过督脉经气的疏通,从而加强阳经经气推动全身气血运行,促进和提高机体的功能达到的。并非一般理解的艾灸温通,即通过采用通督的治疗手段,使机体产生温阳的效应。(江苏省中医院艾炳蔚整理)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