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周尚昆,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眼科主任,唐由之名老中医工作室望京医院分站负责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老年眼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常务委员,北京市健康科普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优秀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直属机关“优秀青年”,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光明天使”。
很多人看一天电脑、手机后,感觉眼睛又干又涩,这提示眼睛“缺水”了,很多人通常会用滴眼液给眼睛“解渴”,遗憾的是常不能发挥作用,反而越点越干。实际上给眼睛“补水”有很多讲究。那么,应当如何给眼睛“补水”,远离
明确病因积极治疗
眼睛的表面有一层很薄的能够保持眼睛湿润的液体膜——泪膜。泪膜虽然只有薄薄的10微米,但是它对于眼睛的湿润极为重要。从外向内,泪膜分为脂质层、水样液层以及黏蛋白层。脂质层位于最外边,富含脂质成分,起到锁住水分、防止泪液蒸发、稳定泪膜的作用。脂质层由睑板腺分泌。水样液层是中间层,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起到营养、抗菌、促进泪膜修复的作用。水液层由泪腺和副泪腺共同分泌。黏蛋白层即最里层紧贴角膜,具有很强的亲和能力,是泪膜能粘着在眼球表面的重要屏障,由结膜杯状细胞分泌。泪膜的任何一层出了问题,都会造成泪液的量或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泪膜不稳定和(或)因眼表损伤导致眼部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最终都会形成
干眼补水不简单,需要找准病因,科学补水。如果是泪膜的三层结构出现了问题就需要修复泪膜。比如脂质层出了问题,提示眼睛缺“油”了,锁不住水分,仅用人工泪液补水是不行的,需要仔细检查眼睑,看是否有睑缘的炎症以及睑板腺功能障碍,需要配合睑缘清洁、热敷、抗炎等治疗。如果是水液层出现了问题,一般提示眼睛真正缺水了,需要在人工泪液的基础上选用促进泪液分泌的眼药水。如果是黏蛋白层出了问题,眼睛的水分在眼球表面挂不住,需要配合用一些促进黏蛋白分泌剂以及促进眼角修复的滴眼液等。
当然,干眼的发生不只和泪膜关系密切。任何导致泪液分泌减少或泪膜不稳定的因素均可引起干眼,导致眼部刺激症状并可能损伤眼表上皮细胞。常见病因包括内外两种。外部因素有长时间注视电脑、手机屏幕,高油高糖饮食等。内部原因包括女性围绝经期雌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辨证分型内服外治
干眼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对干眼“补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针对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循序渐进缓解眼睛“干渴”状态,保持眼睛润滑。中医学对于干眼的记载由来已久。从症状描述上看干眼属于中医“白涩症”(《审视瑶函》)和“神水将枯”(《证治准绳》)范畴。《目经大成》将此病称为神气枯瘁,谓:“此症轮廓无伤,但视而昏花,开闭则干涩异常。掀睑细看,外面养睛神水有若蜗牛之涎,涎游于黑白之间,徒光无润。”《
造成干眼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医家认为是气血亏虚,阴津耗伤。《灵枢·大惑论》中记载:“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肝开窍于目,泪为肝之液,肝肾同源,肾为水之下源,肺为水之上源,脾主运化水湿。因此本病的发生与肺、脾、肝、肾的功能失调有关。如肺阴不足,燥邪伤目,目失濡养而见干涩羞明;肝肾亏虚,阴液耗损不能上荣于目,则目失所养;恣食肥甘,湿热蕴脾,脾失升清,脾生化之气血津液不能上乘于目,目窍失养,日久为疾。故干眼病机核心为阴津耗伤,不能濡养目窍。
中医根据眼部及全身表现,将
肝肾阴虚者常表现为眼睛干涩畏光,视物模糊,白睛隐隐淡红,看东西稍久则诸症加重,同时还伴有口干唇燥,
肺阴不足者常表现为眼睛干涩磨痛,白睛如常或微微发红,角膜上常常有灰白色的星点状星翳,反复难愈,伴有口干,鼻燥或
气血不足者常表现为目珠干燥,失去润泽,眼睛干涩、异物感,看东西稍久则眼胀疲劳,视物模糊,眨眼后缓解,全身常出现乏力,精神不振,夜眠差,舌淡苔白,脉细无力症状。治宜
邪热留恋者多见于急慢性
除此之外还有肝郁气滞、脾胃湿热、气阴两虚等多种类型,需要在临床中根据患者全身症状灵活辨证,分别采用不同治则、方药进行治疗。全身症状不明显者可采用经验方“养阴通络润目汤”(熟地、
除内服汤药之外,中医适宜技术如针刺治疗、电针治疗、雷火灸、联合电离子透入等均有不错的疗效。
总之,干眼补水不简单,科学补水是关键。找准病因调气血,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