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现代科学引入中医骨伤领域

发布时间:2014-12-04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近日,石氏伤科学术思想主要奠基者石筱山诞辰11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从一种民间医术,发展到国家新药、专利技术,并在国际学术会议亮相,石氏伤科的发展令人刮目相看。

  让十余万人重新挺起腰杆

  陈宝山,7年前突然右手发麻,后来发展到瘫卧在床,全身只有2个眼珠能动……有人甚至断言他“活不过3个月”。2008年5月,家人把他抬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别怕,你的病能治好,要有信心,但你要配合我。”石筱山弟子施杞的第一句话,就让陈宝山永生难忘。

  经施杞精心治疗,16个月后,陈宝山的右腿不抖了;19个月后,针刺胸部以下有了感觉——神经功能开始逐渐恢复。如今,他不仅能下地行走,还能蹲“马步”。

  像陈宝山这样的案例,在石氏伤科已见怪不怪。素有“江南伤科第一家”之称的石氏伤科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传至施杞,已是第4代。

  据统计,施杞领衔的骨伤团队在2002~2006年间按照循证医学原则设计,采用“益气化瘀”系列方治疗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美、英、法、日、韩、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的患者。其中,“益气化瘀通络方”治疗颈椎病3938例,总有效率达93.25%;“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26例,总有效率达92.02%。截至目前,石氏伤科已利用该系列方共计治疗颈、腰椎病患者达十余万。

  “我们要讲世界语言”

  一个中医伤科,如何让现代人包括外国人信服,需要的不仅仅是神奇病例,而是科学证据,“中医治疗一个疾病,靠吃药扎针推拿,疗效看得见,但怎么治好的,却是‘黑箱’。”行医50年,施杞很清楚中医药的发展瓶颈。

  1998年,施杞卸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职务,回到工作了20年的龙华医院伤科,要了一间办公室,买了一架显微镜,带着王拥军等弟子,开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运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揭示包括石氏伤科学术经验在内的中医药疗法治疗脊柱、骨与关节退变性疾病的机理。

  10年间,益气化瘀法治疗颈椎病的“黑箱”被陆续揭开:正是益气、化瘀、补肾中药的有效组分,促进了气血调和、肾精充足,并有效抑制脊髓局部的炎症反应、抑制脊髓细胞凋亡,同时促使神经营养因子表达与分泌,有利于脊髓和神经功能的修复。

  此后,施杞团队先后在世界脊柱病大会、美国骨与矿盐学会年会和美国骨科研究学会年会等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18次;2006年,相关论文亮相脊柱病顶级期刊《脊柱》,杂志主编评论:“首次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揭示了椎间盘退变内在规律”。

  “我们研究的东西首先要让人家是看得到、听得懂,不能一直讲方言,而要讲普通话、甚至世界语言。”施杞说。

  “一体两翼”理论

  截至目前,石氏伤科研究项目与成果共获得国家“973”、“863”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70多项,发表论文628篇,SCI收录论文58篇,并已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15项,开发治疗颈椎病、肿瘤的中药新药2种,且另有6项正在开发中。

  把现代科学引入石氏伤科,并把研究成果推向国际医学界,这些突破的贡献首推施杞。

  有人质疑他:“中医灵不灵靠病人点头,摆弄小白鼠有什么用?这是搞中医西化。”面对风言风语,施杞没有动摇:“科学是没有界限的,人不能老是定向思维,要有点逆向思维,还要会发散思维。”

  中西医兼收并蓄,或许是施杞的最大秘笈。很少有人知道,他曾进修过西医神经外科和骨科,并当过20年手术医生。

  凭借多年经验,施杞提出“一体两翼”理论:即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体系和历代医家学术经验为继承主体,以传统中国文化和现代科学为“两翼”。

  过去10多年,施杞大胆地将弟子送到世界骨科研究中心、哈佛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名校学习。这些学生回来后,承担了100多项国家与上海市重要课题,形成了丰富的研究人才树。

  施杞认为,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要在传承与创新结合中求发展。“我们完全可以把现代的进步科技吸引过来,并有文化自信,把我们的文明介绍出去。”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