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病结扎疗法 枯痔散枯痔钉疗法

发布时间:2017-03-04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陈民藩从事中医肛肠学科医教研工作50余年,长期担任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科主任,功绩卓著,成果颇丰。本文介绍其对痔病结扎疗法与枯痔疗法的运用。

  痔病结扎疗法

  结扎法是传统治痔的主要疗法,迄今已逾千年历史。如《太平圣惠方》即有“用蜘蛛丝缠系痔鼠乳头,不觉自落”的记载,至明代已普遍采用。最早的结扎法较简单,前人称此法为“系”,适于基底较细的痔体,结扎后痔核等组织可发生缺血性坏死,逐渐脱落而痊愈。

  痔病的内扎外切术式是陈民藩手术治疗痔病的基本疗法。在此基础上,他又将内扎外切术式演化为多种手术方式。痔病手术时,要求术者细心和耐心,细心评估患者术前肛门口径,预判术后以及创面愈合后的口径,术时尽可能多地保留肛管皮肤。陈民藩强调要尽可能多地保留肛管皮肤,从而更好地保护肛门口径。

  中医内扎外切术式手术的关键:用短、中效麻药联合应用使病人术中麻醉充分,手术视野暴露清楚,术后患者疼痛减轻;手术结扎了远心端2/3的内痔,而保留了近心端1/3的内痔,使得肛管内正常的肛垫组织得以保留,进而充分保持了肛门的正常功能;外痔用直钳钳夹后于钳上切除,术后切口仍处于闭合状态,既解决了单纯缝合闭合式切口术后疼痛、引流不畅的难题,又具备了闭合式切口疗程短、疤痕小的优点;内痔采用结扎方法,可使内痔缺血、坏死并在第5~7天左右自动脱落。本疗法作为福建省农村肛肠病适宜技术已被广泛推广应用。

  枯痔疗法

  枯痔疗法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中枯痔散治疗就有一千多年。枯痔钉和枯痔注射疗法都是在枯痔散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尤其是枯痔注射疗法一直运用至今。陈民藩主持的“枯痔疗法”率先规范了含砒枯痔钉的用法用量,进而研制了无砒枯痔钉、枯痔液,为痔的治疗做出很大的贡献。

  枯痔散疗法

  中医运用枯痔散治疗痔疾,最早见于南宋魏岘《魏氏家藏方》。所谓枯痔,就是让痔疮脱水干枯坏死。自南宋以来,用枯痔散治疗痔均由民间专科医生掌握。一般都是家传,配方也保密。尽管枯痔散的配方很多,但每种配方都离不开砒和白矾这两种主药。

  枯痔散中含有砒、铝、汞、硫等多种化学物,这些物质腐蚀性大,有较强的收敛杀菌作用。以糊状剂外用,仅使内痔发生缓慢性渐进干性坏死,药物腐蚀组织的范围仅在接触的局部,不易向周围健康组织扩散;由于被腐蚀的痔组织出现硬壳状痂皮,当痂皮脱落时,组织已渐修复,故治疗不易出现感染和出血的并发症。

  枯痔散的主要成分是砒和白矾,佐以雄黄、朱砂、硫黄、黄丹、乳香、冰片、乌梅肉等。枯痔散治疗方法是用枯痔散适量,加水调成糊状,涂于痔块表面,厚度以不见黏膜为宜,涂完后,用棉纸将痔块包裹,防止药物腐蚀健康组织,外盖纱布棉垫。以后每次换药,将分泌物和药物洗去,再涂上枯痔散。每天换药一至二次,直至痔块变黑、变硬、枯干,与健康组织分离。一般6~10天后停止涂枯痔散,患者每天坐浴。痔块脱落后,外敷生肌膏,使伤口愈合。

  枯痔散的适应证是三期内痔、嵌顿内痔和内痔伴有贫血者。一般不用于外痔,但也有人将其用于外痔。其机理是通过敷药后,使药力渗透到痔组织内,产生痔血管内血栓形成,阻断痔血流,痔组织发生干性坏死,接着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离、脱落,创面修复而愈。

  禁忌证:不能脱出肛门外的一期内痔、二期内痔,伴有严重的肾脏病、肝脏病、腹泻、局部有急性炎症以及妊娠期的患者。

  注意事项:敷药要均匀,注意保护周围皮肤;便后温水坐浴,并及时敷药;痔核枯脱阶段,如痔核尚未完全枯脱,不可强行分离,以免发生大出血;有砒中毒的可能,当怀疑为砒中毒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法存在以下缺点,如上药期间病人疼痛较甚,肛门部坠胀反应等较重;需每日上药,且每次上药时间较长;上药不当易损伤周围正常组织或痔核坏死脱落不完全。正是由于以上缺点,目前枯痔散疗法已渐为其他疗法所代替。

  枯痔钉疗法

  枯痔散疗法之后又演变发展出枯痔钉疗法。传统的枯痔钉是由砒、矾等药物与糯米粉混合后加水制成两头尖、形如钉子的药条,治疗时将枯痔钉插入内痔核内,使痔核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纤维组织增生或干枯坏死,从而使痔核萎缩或脱落,达到治疗目的。无论是有砒或无砒枯痔钉治疗内痔,其作用与枯痔散疗法有相似之处,由于药钉在痔静脉丛中缓慢溶解,因此枯痔的过程不是一种剧烈的破坏作用,又由于炎症发生比较缓慢,这时组织修复也比较顺利,这样既可避免因组织的剧烈反应而致痛,又能防止血管急剧破坏而引起的出血。枯痔钉直接作用于痔核,其用药量少,插钉后痔核复位不脱出肛外,使肛门水肿疼痛反应大大减轻,加上操作简便,在我国也使用了许多年。它与枯痔散一样,成为治疗痔疾的传统方法。

  由于枯痔钉疗法比枯痔散的优点多,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广泛应用。但在各地使用中发现了枯痔钉引起砒中毒的报告。陈民藩与同事们率先改进传统枯痔钉配方,首先提出一次插钉数量不超过十九个半根的想法。后来他又进一步研制了无砒枯痔钉及枯痔液,其主持的“枯痔疗法”获得了1978年的全国科技大会奖,使枯痔疗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枯痔钉疗法适应于各期内痔及混合痔的内痔部分。禁忌证有各种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肛门直肠急性炎症、腹泻、恶性肿瘤、有出血倾向者。

  此法治疗时要求插钉不要重叠,深浅要适当,过深会引起括约肌坏死、感染、疼痛。过浅则药钉易脱落引起插口出血。同时做到先插小的痔核,后插大的痔核。

  枯痔注射疗法

  内痔注射疗法在我国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兴起的,特别是枯痔注射法是在中医枯痔散、枯痔钉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发扬枯痔散和枯痔钉疗法的长处,克服其不足,在继承枯痔疗法渐进性坏死的理论基础上,制成了以明矾、五倍子为主要成分的枯痔液。采用注射方法治疗内痔。在实践中,还发现不同浓度的明矾对内痔治疗的效果不同。低浓度的明矾注射液治疗内痔仅有硬化萎缩作用,而高浓度的明矾注射液治疗内痔会产生腐蚀坏死作用。陈民藩是将枯痔钉药物制成枯痔钉注射液,继而将之改进为以明矾为主的明矾水溶液和明矾甘油溶液,促进了枯痔注射疗法的发展。

  枯痔注射疗法主要机制是使痔组织产生炎症反应,导致痔核组织纤维化,痔区血供减少,痔核萎缩、黏连、固定,使痔脱出而症状减轻或消失。

  枯痔注射疗法主要有硬化萎缩注射法、消痔灵注射法和坏死枯脱注射法。但由于坏死枯脱注射法并发症多,临床较少应用。枯痔注射疗法适应证有Ⅰ、Ⅱ、Ⅲ期内痔和内痔兼贫血者、混合痔的内痔部分。禁忌证包括外痔、内痔伴肛门周围急、慢性炎症或腹泻;内痔伴严重的肺结核或高血压、肝、肾疾病或血液病患者;因腹腔肿瘤引起的内痔和临产期孕妇。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