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利通络汤

发布时间:2024-03-14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赵尚华,男,1943年出生,山西省原平市人,山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医外科学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在周围血管病、乳房病和肿瘤的治疗方面有独到的经验。著有《中医外科心得集》《中医外科外治法》《中医外科类聚方》等多部著作。

组成:金银花30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丹参30g,鸡血藤30g,炮甲珠10g,车前子10g,生薏苡仁24g,茯苓10g,白花蛇舌草30g。

功能:解毒利湿,活血通络。

主治:血栓性浅静脉炎(䐔病)的急性期,证属脉络湿热者。症见局部红肿疼痛,状如索条或成块成片,触痛拒按,肢体活动不利。重者沿静脉走向有多处肿块并起,或此消彼起,或有瘀斑,或患肢迅速肿胀,皮肤光亮,行动困难,全身伴有恶寒发热,心烦失眠。舌质黯,苔白腻,脉弦数或紧数。也可用于治疗深静脉炎(股肿)的急性期。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服药期间忌鱼腥发物,防感冒,以免静脉炎复发。若证情急重者,可配合浅静脉炎洗剂(苏木30g,红花15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芒硝15g,当归30g,葱须30g,桑枝30g,乳香30g,没药30g),煎汤熏洗,内外合治,以增强疗效,缩短疗程。

方解:血栓性浅静脉炎是发生于浅表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伴有血栓形成的疾病,主要发生于四肢浅静脉,也可发生于胸腹壁静脉。其临床特点为受累浅静脉区的皮肤红肿、疼痛,可摸到有压痛的条索状物。此病属于中医的“恶脉”“䐔病”“脉痹”“痃病”等范畴。病机以湿热蕴结、脉络瘀滞、热重于湿为主。故方中重用金银花以清热解毒,《重庆堂随笔》称其可“清络中风火实热”,故为君药;臣以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以加强君药清热解毒之功;薏苡仁、车前子、茯苓利湿消肿,湿去则热孤,有助于清热解毒;丹参、鸡血藤、炮甲珠活血通脉,有助于散毒消肿,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解毒利湿、活血通脉之功。

加减:若肿胀明显且皮肤光亮者,加土茯苓、泽泻;若发于上肢者,加姜黄、川芎;若发于下肢者,加川牛膝、木瓜;如疼痛明显者,加乳香、没药;若病久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山西省大同新建康医院周益新整理)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