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炳章,1943年出生,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曾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苏州市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擅长治疗中医内科脾胃病及疑难杂病。
组成:柴胡6g,香附10g,青皮6g,当归10g,白芍10g,白术10g,陈皮6g,云茯苓15g,泽泻15g,益母草18g,炙黄芪18g,甘草6g。
功能:疏肝解郁,运脾化湿。
主治:特发性水肿证属肝脾失调,见颜面及下肢水肿,性急焦躁,多思忧虑,夜寐欠安,舌质淡,苔薄白或薄黄,脉细弦,或弦滑。
用法:每日1剂,常法煎服。
方解:特发性水肿,又称周期性水肿、功能性水肿,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水盐代谢紊乱综合征。本病以育龄期女性为多见,常伴有月经不调及忧郁、心烦、失眠等情绪障碍,可归属于中医学“水肿”“郁胀”“湿郁”等范畴。
沈炳章认为,特发性水肿应以“水肿”“女性”为辨证的着力点。肝藏血,主疏泄;脾统血,主运化。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人体血液的正常运行依赖肝的疏泄功能。水肿之因又离不开脾,机体的水液代谢需要通过脾的运化功能维持动态平衡。反之,则可出现水液停蓄,泛溢浮肿。因此,本病与肝、脾密切相关,治疗上当侧重于疏肝、运脾,遂以此为方名。
疏肝运脾汤中,以柴胡、香附、青皮辛香发散,顺应肝木本性;肝体阴用阳,加当归、白芍养血柔肝;湿阻中焦,以白术、陈皮健脾化湿;湿蕴下焦,加茯苓、泽泻利水渗湿;气滞则水停,佐黄芪补气行水;气滞则瘀阻,加益母草活血消肿;甘草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诸药。全方在治法上突出“疏”“运”二字,分别以逍遥散、补中益气汤加减化裁,意在使肝脾调和,水肿得消。值得注意的是,本方所选方药与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郁》中对肝脾气血郁提出“以局方逍遥散,兼服补中益气”的治则颇为一致。
加减运用:神倦乏力、纳呆便溏者,加党参、山药;四肢不温、畏寒怕冷者,加附子、桂枝;形体肥胖、胸闷胁胀者,加半夏、山楂;腹胀、尿少者,加大腹皮、枳实;情绪烦躁、夜寐不安者,加丹皮、山栀;月经量少、色暗甚至闭经者,加桃仁、红花。(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吴力强整理)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