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煨脓长肉”法是通过外敷中草药或其制剂来促进创面愈合的换药方法,是中医外科的特色换药观念之一,主要应用于疮疡溃后期生肌收口及创面愈合的中、后期促进创面修复。此法最早记载于《外科启玄·疮疡宜贴膏药论》:“大凡疮毒已平,脓水未少,开烂已定,或少有疼痒,肌肉未生,若不贴其膏药,赤肉无其遮护,风冷难以抵挡,故将太乙膏等贴之则偎脓长肉,风邪不能侵,内当补托里,使其气血和畅,精神复旧,至此强壮诸疮,岂能致于败坏乎?”此文中作“偎”一字,有依偎、紧挨之意,更多是指药物外敷疮面可促进长肉。文中大意可看出,偎脓长肉法大体可应用于疮毒已被抑制,腐肉已脱落,脓水不少,疮面不会继续扩大和腐烂的疮疡溃后期;或痛痒感觉减弱,新肉不长或生长缓慢的阴性疮疡。应用太乙膏外敷,一方面可遮护新肉,保护疮面抵御外邪,使外邪不得入侵;另一方面药疮互相作用,发挥药效,可促进脓液生成,扶正驱邪,使肌生肉长。
国医大师陈民藩是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长期从事肛肠学科医教研工作,临床经验丰富,为肛肠疾病的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笔者有幸侍诊,遂将陈民藩关于煨脓长肉法的换药经验总结归纳。
辨证论治
陈民藩中医辨证论治功底深厚,始终强调中医应该在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思想下指导行医,不可盲目治疗。对肛肠疾病术后创面应用煨脓长肉法换药,也应先辨证,再施治。
阴阳之辨阴阳为八纲之首,掌握阴阳辨证,施治大方向才不易出错。若为阳证,创面色泽红活鲜润,脓液稠厚黄白;纵使创面中有腐肉,亦容易自动脱落,新肉易生,创面易收口,触觉敏锐或正常;经术后换药,创面周围肿势渐退,创面色红而淡,腐肉渐褪,脓水明净透亮,肉芽渐长,填充缺损,其色红润,创缘四周白膜渐起,创口日渐缩小,直至敛。若为阴证,创面色泽灰黯或紫滞,脓液稀薄浊臭,或时流血水;腐肉迟迟未脱,或新肉迟迟不生;或疮口不长反凹陷;或肉芽长如翻花,或如空壳,或转为出败絮;或创面僵硬迟迟未消;经术后换药,疮口经久不愈,难以收口,甚者疮面不知痛痒,创缘皮色变黑。对于阳证创面,煨脓长肉法主要用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软化瘢痕,促进创面生长良好;而对于阴证创面,煨脓长肉法则主要用于提供愈合环境,使得药疮相互作用,发挥药效,促进创面愈合,有时还需结合其他方法,方能起效。
脓液之辨中医认为脓略带腥味,多为顺证;恶臭腥秽,多为逆证。若先出黄白稠厚脓液,次出黄稠滋水之脓,是创面将敛之佳象;若色泽鲜明,则气血充足;黄浊质稠,虽色泽不净,当属顺证,为气火有余之象。若脓本稠厚,渐转为稀薄,则体质渐衰,创面一时难敛;若脓黄白质稀,但色泽洁净,为气血虽有虚,但仍非为败象,经治仍可转顺;若脓色绿黑稀薄,加之蓄毒已久,则有可能损筋伤骨;若脓色红,或夹有瘀血块,则血络损伤,或伴有血瘀之证。若溃前脓成已日久,经久不泄,溃后稀如水,但其色不晦、气不臭,仍未成败象,经治仍可转顺;若稀如粉浆污水,或夹有絮状物,其色晦,气臭腥,则可能为气血衰败;倘已如蟹沫者,则内膜已透,多难治。总之,脓宜稠厚,不宜稀薄;宜明净,不宜污浊;宜略腥,不宜浊臭;宜排出,不宜滞留。
内外并用
在肛肠疾病的治疗中,陈民藩认为没有什么治疗手段是一成不变的,煨脓长肉法也一样,皆应灵活变通。对于肛肠疾病术后创面,煨脓长肉法的应用得当,除了正确辨证外,还应根据情况,结合不同的治疗方法,以保证创面循序渐进地愈合。
结合内治陈民藩根据酸涩收敛理论,研制出一系列外用剂型,如紫白膏、消炎生肌膏、消痔洗剂等,在肛肠疾病术后减少并发症和促进创面愈合等方面疗效显著。由于创面的生长、变化、修复过程复杂,不仅与创面的皮肤肌肉本身相关,与外邪和机体的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皆有关系,因此煨脓长肉法的药物选择,需要根据整体来辨证用药。
结合手术陈民藩认为,煨脓长肉法的理念现已被认可,与之相对应的现代湿润疗法也得到临床验证,各种湿性创面敷料应运而生。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应推崇中医特色疗法的理念,紧跟时代,继承和创新传统中医药理念,以惠及更多患者。(游金苹 许圳鹏 蔡而玮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