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脾胃病特色药对应用举隅

发布时间:2022-03-11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臣”字门儿科治疗小儿脾胃系统疾病倡导健脾胃为主,不主张过用攻伐,临证多用药食同源的药物,提倡食养。下面介绍数则臣字门儿科第五代传人孙浩治疗小儿脾胃病的特色药对。

1五谷虫配山药消疳补脾

萧某,男,1岁半。周岁断乳后,喂养失宜,脾胃为饮食所伤,食而不运,以致腹胀矢多,其色淡黄,伴完谷不化。恙因迁延日久,气血皆虚,故见形体瘦弱,面色不荣,神情萎顿。近来五心烦热,口干多饮,食少,大便稀,日三五行,小溲短黄,舌红,苔薄白,脉濡数。证属“疳泻”,缘脾困日久,势难速效。拟补脾消疳散缓缓图之。

处方:焙五谷虫50g,炒怀山药150g,共研细末,每次6g,一日3次,开水适量加糖少许调服。

二诊:连进补脾消疳散十余日,大便由薄转厚,纳稍增,五心作热减轻,神情已佳,上方继服半月。药尽后,诸症悉解,面色稍荣,唯形体未丰,继以健脾八珍糕加姜枣汤调服,以资生化之源而益气血。

按五谷虫出自《滇南本草》,味咸,性寒,无毒,入脾、胃经。早在宋及金元时期已作药用。宋《圣济总录》记载:“六月取粪坑中蛆,淘净,入竹筒中封之待干,研末,每服一二钱,入麝香,米饮服之。”用治小儿诸疳。金代张子和用生蛆、木香、槟榔为散外敷,治痈疽疮疡。明清及以后诸家,将本品与干蟾蜍列为治疳要药,长期沿用不衰。但近世本品被视为污秽不洁之物而摒弃不用,药房久无供应,儿科亦无人问津矣。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外研究发现蝇体和蛆体内有一种“抗菌活性蛋白”,其抗菌效能高于抗生素若干倍,本品还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帮助消化,故又是运脾和胃之要药。山药健脾益气,方中均炒用或焙用以增强健脾之力。全方研末作散,且加少许糖调服,口感亦佳,该方作用于脾胃,消中寓补,并具抗邪却病之效,充分体现了“运脾法”之“健脾不在补贵在运”的学术思想。

2扁豆花配马齿苋清肠止痢

吴某,男,3岁。夏秋之令,过食生冷不洁之物,脾胃受戕,加之感受暑湿之邪,表里受病。诊见恶风发热无汗,口干,腹痛,便利红白,白多红少,里急后重,便次无度。舌红,苔白腻,脉濡数。证属湿热下痢,当取“逆流挽舟”“通因通用”法,以疏表散邪,泻热利湿。

处方:藿香6g,佩兰4.5g,清水豆卷6g,青皮3g,槟榔4.5g,煨木香2.4g,茯苓9g,焦苡仁9g,山楂9g,生大黄4.5g(后入),鲜扁豆花1撮,鲜马齿苋2株(洗净)。2剂。

二诊:药后表证已解,便利红白较爽,腹痛、里急后重均见减轻。原方去藿、佩、豆卷、大黄,加炒苍术4.5g,广陈皮3g,川连1.5g。2剂。

三诊:药后泻痢已止,腻苔尽褪,知饥欲食。停上药,仅嘱用鲜扁豆花、鲜马齿苋适量煎汤,加红糖少许内服,一日2次,连服三天,以绝复发。

按湿热痢中湿偏胜者,当以逐湿调气为先。方中藿香、佩兰、豆卷散湿、化湿;茯苓、苍术、苡仁燥湿、利湿;青皮、广陈皮、木香、槟榔利其气;大黄、山楂行其滞。二诊易大黄为黄连,配木香泻热化湿;扁豆花、马齿苋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全方始终紧扣清热、利湿、调气三法,是深得治痢之要也。本品发作常有季节性,故扁豆花、马齿苋若能选取鲜品为佳,若无鲜品,干品亦可,量需酌减。

3地骷髅合焦山楂消积化滞

刘某,女,8个月。诊见面色萎黄,烦躁不宁或哭闹欠安,乳后即吐,便利稀黄,其气酸臭,腹胀。恙因喂养不当,食伤脾胃,此乳滞之证也,法当消积化滞。嘱暂停进乳,宜米饮少少与之。

处方:焙地骷髅9g,焦山楂9g,共研细末,每次3g,一日3次,米饮(稍加白糖)调下。

二诊:药后解出黄色黏稠大便甚多,矢气频频,腹胀已消,吮乳不吐,苔退大半,予中成药保和丸(浓缩丸,每8丸重1.44g,相当于饮片3g),每次2丸,早晚各1次,开水化服。

按地骷髅“乃刈莱菔时偶遗未尽者,根入地,瘦而无肉,老而多筋,如骷髅,故名”(《本草纲目拾遗》),味甘、辛,性平,入肺脾二经,有宣肺化痰、消食利水作用。莱菔尚有“生消熟补”之说,今老根无肉、无水,故主消,配山楂消积化滞,对治疗小儿乳滞不消甚为有效。地骷髅、山楂合用长于消积化滞,用于治疗小儿伤乳、伤食之积滞,药虽平淡,但疗效较好。用米汤加糖调服,以维护小儿胃气,庶免克削伤正。

4川椒合肉桂外用治泄泻

蒋某,女,6个月。儿母乳溢多脂,常因过纳而有伤脾胃,或吐或泻,时作时止。近来便次增多,日数行,薄如蛋花汤。舌苔白厚而腻,指纹淡暗。幸无表证,神情尚佳,料无大碍,唯须慎风寒、节乳食,泻止乃吉。

处方:肉桂、川椒各1.5g,共研细末,分作2份,取份置于脐窝,暖脐膏一张贴护(现改用纱布袋盛药,置于脐上,束以绷带),24小时揭去,余1份再如前法。

上药敷贴1次后,泄泻止,腹胀消,嘱节制乳食,不宜过饱,庶免腹泻再作。

按小儿泄泻,临床所见以伤食和风寒泻者为多,故取川椒、肉桂为末,外敷脐窝(神阙穴),1~2次即愈,较少服药。川椒、肉桂,皆为“气厚纯阳”之品,此二药合用,“入太阴燥湿,入少阴补火,入厥阴暖肝,系治寒凝、气滞、血瘀之妙品,苟非因重寒所致者则不宜轻投”。小儿为“纯阳之体”,“肝常有余”,用于内服时务须审慎。用于外治,是扬其长、避其短也。孙浩曾运用此类药外治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腹泻70余例,有效率达90%以上。

5黄连配附子宽中止痛

张某,男,6岁。中秋赏月时过食菱藕生冷之品,加之露天嬉戏,感受秋凉,入夜胃脘痛发,辗转反侧,哭闹不安。睹其状痛在上腹,按之痛甚,干呕心烦,显系中焦痞满不通,舌苔白厚,脉象沉紧。此属寒凝气滞之胃痛也。急予明附片9g,川雅连1.5g,嘱以搪瓷小杯贮药,加水约半茶盅,文火煎熬,取汁顿服。服后约15分钟痛止,后未再发。

按黄连与附子合用,加姜枣名“连附六一汤”(黄连、附子用量为6:1),出自明代虞抟《医学正传》,列为泻火之剂。黄连苦寒,佐附子辛热,有辛开苦降之功。但此方以寒为主,善治胃热疼痛,加姜枣调和营卫。若稍作化裁,寒证亦可投之。如本例将附子和黄连的用药比例颠倒,是反其意而用,对胃寒疼痛疗效亦彰。

6黍米合吴茱萸止呕和胃

刘某,女,5个月。奶夹食阻于中焦,脾不健运,胃失和降,大吐后宿食已去大半,故腹无胀痛。唯脾胃未和,吐虽止而干呕频作。舌苔白厚,指纹淡暗。法当运脾和胃,降逆止呕。

处方:炒黍米6g,吴茱萸3g,制半夏4.5g,广陈皮4.5g,焦山楂9g,砂仁2.4g(杵)。1剂。嘱暂停喂食,另用鲜生姜2片,敷双侧内关穴,1小时后取下。午后家长来告,服头煎药后1时许,干呕即止,嘱继进两煎后停药。

按黍米味甘性温,功能益气补中,其效倍于粳米和谷芽。吴茱萸味辛、苦,性温,善调脾胃升降,为治呕圣药。吴茱萸得黍米止呕而不伤胃,黍米得吴茱萸和中而不滞胃,二药相伍,和胃止呕之效尤著。(时乐 高军 孙青 徐穆红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