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长痤疮怎么办 芍药汤

发布时间:2011-09-05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粉刺”、“面粉渣”、“酒刺”、“风刺”等,并认为素体阳热偏盛是痤疮发病的根本;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是致病的条件;血郁痰结使病情复杂深重。素体阳热偏盛,加之青春期生机旺盛,营血日渐偏热,血热外壅,气血郁滞,蕴阻肌肤,而发本病;或因过食辛辣肥甘之品,肺胃积热,循经上熏,血随热行,上壅于胸面。若病情日久不愈,气血郁滞,经脉失畅;或肺胃积热,久蕴不解,化湿生痰,痰瘀互结,致使粟疹日渐扩大,或局部出现结节,累累相连。笔者在临床中选用芍药汤加减(芍药、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甘草、大黄、黄芩、官桂),以清热燥湿,行气活血之法治疗30多例痤疮患者,最快服用2剂即痊愈,慢者8剂痤疮基本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脸上长痤疮怎么办

  典型病例

  杨某,男,16岁,2009年8月15日初诊。患者两颊前额、鼻准、鼻翼见紫红色结节,部分结节顶端可见小脓疱,患部潮红、充血疼痛;伴口臭、口苦、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湿热蕴结胃肠,气血凝塞,治宜清热燥湿,行气活血。处方:芍药30克,当归15克,黄连15克,槟榔15克,木香20克,大黄15克,黄芩20克,石膏30克,丹皮15克,白芷15克,升麻6克,茯苓15克,官桂6克,甘草15克。3剂,每日1剂,水煎服。

  复诊时患部结节基本消失,口臭、口苦、便秘、溲黄已不明显。原方加减又进4剂后病除,随访一年未复发。

  按:该证为湿热蕴结胃肠,气血凝塞。湿热蕴结,薰蒸肌肤,故皮损红肿伴有脓疱,气血凝塞不通故疼痛,湿热蕴结肠胃,故口臭,口苦,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蕴结之象。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足阳明胃经循行于面部,故方选芍药汤加减以清热燥湿,行气活血,胃肠湿热得清,气血调和,故病自愈。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