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虚潜阳治瘾疹 荨麻疹

发布时间:2022-07-19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案治疗瘾疹(荨麻疹)初循常法,交替投以温里托透剂、疏风清热剂其效不彰,最终跳脱病症表象之迷局,直奔虚损之根本,但扶其正,则邪自去耳。现整理总结如下。

患者女,32岁,2017年11月21日初诊,主诉:反复发作荨麻疹1年余。患者1年多以前因反复发作皮肤风团瘙痒,被确诊为荨麻疹,长期服用依巴斯汀控制症状,效不佳,遂求中医治疗。刻诊:全身游走性风团发作,夜间足冷,纳可,饮水较多,喜热饮,出汗可,二便调,眠差。舌淡红、苔白,脉沉弦细。

中医诊断:瘾疹(邪伏三阴、血虚寒凝)。

病机分析:举凡反复发作之病症,必有伏邪作祟。四末不温、夜间足冷、脉沉弦细为厥少阴寒化本证,舌苔白、喜热饮为太阴寒湿之象。

治则:温阳托透伏邪。

处方:当归15g,桂枝15g,白芍15g,细辛10g,炙甘草15g,通草10g,大枣20g,补骨脂15g,枸杞子15g,炮天雄15g,干姜15g,生晒参15g,茯苓20g,白藓皮20g,土茯苓20g。7剂,水煎内服。

11月28日二诊:每日服用依巴斯汀1/4粒控制皮肤瘙痒症状,瘾疹傍晚时有发作,影响睡眠。四末不温,夜间足冷,纳可,无口干口苦,饮水较多,喜热饮,出汗可,二便调。舌稍红,苔薄白,脉虚。服前方后本气增强奋起祛除伏邪,正邪交争加剧,风寒之邪郁于肌肤,留而不去。治以温里托透,疏散风热。在首诊方基础上,加用浮萍、紫苏叶轻宣表邪,加蝉蜕入太阴肺经,发表祛风,加地龙息风通络。处方:当归15g,桂枝15g,白芍15g,细辛10g,炙甘草15g,通草10g,大枣20g,补骨脂15g,菟丝子15g,炮天雄10g,干姜15g,生晒参15g,白鲜皮20g,土茯苓20g,浮萍10g,紫苏叶10g,地龙10g,蝉蜕10g。7剂,水煎内服。

12月15日三诊:药后瘾疹未见缓解,眠差,记忆力差,易怒。四末不温,夜间足冷,纳可,无口干口苦,饮水较多,喜热饮,出汗可,二便调。舌稍红,苔薄白,脉虚。肾以封藏为本,此时正值小寒,天地示人以封藏之规律。患者药后眠差、记忆力差、脉虚均为少阴本气不足之征象。乙癸同源,水不涵木则木气易从中化火而易怒。瘾疹反复未见缓解实为本虚阳浮于外之病势,在内则气血亏虚、肾水不足,在外则风火燥热蕴结。治以气血双补、滋阴潜阳。处方:熟党参15g,炒白术15g,茯神30g,炙甘草15g,酒白芍15g,当归10g,川芎10g,炙黄芪30g,肉桂5g,巴戟天20g,熟地黄40g,茯苓30g,麦冬20g,天冬20g,五味子15g,酸枣仁45g。7剂,水煎内服。

服药后瘾疹减轻,继续守方服用1月,停用西药。

按本案初以当归四逆汤合四逆汤温里托透,确可温阳祛寒,解决患者一部分本气虚寒之矛盾,但温通疏泄太过,一来易伤津耗液,二来易风火相煽,造成肌肤郁热、阳明不降之格局。患者脉见细象,若初时辨证入微,顾及此阴精不足之病机,化热伤津之误庶可免矣。因此非方不经用也,非攻邪之力不足也,实本气亏虚,无以调度。其自觉气上冲感伴瘙痒、烦躁、易怒均为下元水浅不涵木,厥阴风木疏泄太过、风火相煽之象。记忆力差、眠差、脉虚均提示少阴封藏之力不足。此时,法当立足“凡病皆是本气自病”之理,以健补气血、滋水涵木、引火归原为治,但扶其正,待正气充盛,再伺机攻邪,甚至听邪自去。此即《内经》所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之理,正气不足则但见虚证不见邪,故投以十全大补汤合引火汤,虚则补之,浮则藏之,立效。

中医治病,治的是病势,依据的是规律。首先是时令运气的规律。患者就诊期间,正值丁酉年六之气,主气规律为收藏。此时,顺应天地之规律治病当以降和藏为顺。当是时,司天为阳明燥金,客气为少阴君火,易造成人体风火热燥郁结在上的格局。其次是人体气血运行的规律。本案患者手足厥逆、夜间脚冷、脉虚,反映的是一个气血津液亏虚的情况。四肢为诸阳之末(标志),气血津液亏虚,则只能舍末(在外的表位和四肢)求本(在内的脏腑)了,立足于天人相应和人体的本气治疗疾病,也是《黄帝内经》“治病必求于本”的内涵所在。(徐国峰广东省中医院)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