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病名古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1-30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特应性皮炎又称异位性湿疹、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等,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过敏性皮肤病,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本病临床表现为四肢屈侧、伸侧多形皮疹,呈湿疹化或苔藓化损害,剧烈瘙痒,时轻时重,缠绵难愈,患者多伴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史或父母有过敏性疾病[1-2]。古代的病名与现代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古文献中并没有特应性皮炎这一名称,其中关于特应性皮炎的最早文献记载见于隋·《诸病源候论》中所记载的“乳癣”[3],可能属于特应性皮炎的婴儿期范畴。但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医疗活动中归纳出相类似的疾病,并从临床表现、发病特点做了相应描述并予之命名,如胎疮、四弯风、奶癣、乳癣等,本文将从临床表现和命名分析其异同[4]。

1浸淫疮与特应性皮炎

中医学对皮肤病的认识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期,部分古代医家已经认识到湿疹类皮肤病的特点,在古文中记载,《素问·玉机真藏论》:“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5]”《金匮要略》:“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入口者,不可治”。[6]“浸淫疮”的病名由此出现。《金匮要略广注》提出了病名是因“湿渍之状,脓水流处,即溃烂成疮”[7]而命名,《金匮要略》将其命名为“浸淫疮”,清·《四科简效方》认为,凡猝得毒气攻身,疮赤痒痛,上下周匝,烦闷欲死,此浸淫疮也[8]。《诸病源候论》描述浸淫疮为“小儿五脏有热,熏发皮肤,外为风湿所折,湿热相搏身体,其疮初出甚小,后有脓汁浸淫渐大,故谓之浸淫疮也”[3]。而《赤水玄珠》偏重于颜面、耳部,并提出别名为香瓣疮[9]。根据以上古籍记载来分析,浸淫疮的特点是散布全身、肤热、初起小而后成脓,浸渍全身,流溢肌肤,甚或溃烂成疮的特点。从古籍记载所体现的皮损和自觉症状的特点,浸淫疮不具备特应性皮炎的典型特征,故不能与特应性皮炎对等,应该属于非特异性湿疹或特殊部位湿疹的范畴。

2乳癣、奶癣、胎疮与特应性皮炎

隋朝以来,中医古籍中有记载“奶癣”“乳癣”,这一类的名称,是专门对婴幼儿和儿童的特殊类型皮肤湿疹所作的命名,很有可能属于特应性皮炎婴儿期和儿童期的范畴。迄今为止,古籍资料最早记载“乳癣”的当属隋·《诸病源候论》:“小儿面上癣,皮如甲错起,干燥,谓之乳癣。[3]”宋·《圣济总录》认为:“皮肤顽厚,则变诸癣……又或在面上,皮如甲错干燥,谓之奶癣”[10];明·《外科正宗》中描述奶癣为“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爆,遗热与小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11];清·《外科真诠》记载:“奶癣生婴儿头顶,或生眉端,由胎中血热,落草受风而成,有干湿之分。干者形如癣疥,痒起白屑;湿者皮肤起粟,瘙痒无度,黄水浸淫,延及遍身”[12],上述文献记载很大程度上符合特应性皮炎婴儿期好发于头身的特征。

《外科正宗》《外科真诠》认识到其与遗传因素相关,提出“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爆,遗热与儿”,其认识也与现代特应性皮炎为遗传相关性疾病的观点吻合。《医宗金鉴》所载的胎疮与奶癣为同病异名。“胎疮,此证生婴儿头顶,或生眉端,又名奶癣”[13]。《普济方》[14]《疡医大全》[15]等著作对奶癣亦有描述,其描述与《诸病源候论》所述大同小异。但因缺乏过敏性鼻炎和哮喘遗传病史的支持,不能完全等同于特应性皮炎[15]。

3血风疮与特应性皮炎

《医宗金鉴》记载:“血风疮证生遍身,粟形搔痒脂水淫,肝肺脾经风湿热,久郁燥痒抓血津。[13]”完整描述了血风疮的临床特点和致病原因。《疡科捷径》:”血风疮在遍身生,搔痒滋延流水盈。肝肺脾经风湿热,血枯皮燥斯能成。[17]”上述两部著作描述了血风疮的瘙痒、皮肤渗出和干燥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与当代医学关于特应性皮炎的皮损和自觉症状的基本特点相似。

但许多古籍中对血风疮的描述缺少特征性,难以分析其具体的疾病归属,故不能完全等同于特应性皮炎。如清·《验方新编》仅以遍身瘙痒抓破见血命名[18]。这些古籍中描述的血风疮显然与《医宗金鉴》中的血风疮不同,古籍中所述特征与特应性皮炎的基本特征亦相去甚远,故不多赘述。

4四弯风与特应性皮炎

清朝时期,中医学对于特应性皮炎疾病的特征有了相当详细的描述。清·《医宗金鉴》就有关于“四弯风”的描述:“四弯风生在两腿弯、脚弯,每月一发,形如风癣,属风邪袭人腠理而成。其痒无度,搔破津水,形如湿癣。”《医宗金鉴》描述的四弯风为“生腿脚弯,每月一发最缠绵,形如风癣风邪袭,搔破成疮痒难堪”,指出了四弯风好发于肘窝、腘窝,临床出现湿疹样皮损,自觉瘙痒,反复发作。这样分析来看,四弯风符合现代医学提出的特应性皮炎的特征,但其与遗传病史方面的关系尚未提及,无相关遗传因素的记载,也不能完全等同。

综上所述,中医学中并没有特应性皮炎的确切病名,中医学逐渐发展过程中,历代医家对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认识逐渐深入,并对其细致分类。本文对中医古籍中与特应性皮炎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较全面的整理,对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关于皮肤病的论述进行分析,主要阐述了乳癣、奶癣、胎疮、血风疮、四弯风等疾病特征,并与现代医学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和特征进行比较分析,详细归纳其异同。这些研究为中医皮肤病学的理论体系发展打下了基础,为后世医家皮肤病的医疗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陈达灿,吴晓霞.AD中西医结合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

[2]刘炽,温晓文,黄楚君,等.古代中医对特应性皮炎疾病特征的认识钩玄[J].新中医,2011,43(4):127-128.

[3]丁光迪.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418.

[4]周芳,李萍.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8,54(10):83-85.

[5]何永,马君,何敬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78:119.

[6]李克光.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401.

[7]李杉.金匮要略广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170.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