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患者的运动疗法

脂肪肝患者的运动项目应以中低强度、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为主。这类运动包括慢跑、中快速步行(115~125步/分钟)、骑自行车、游泳、上下楼梯、打羽毛球、踢毽子、跳舞、做广播体
2013-09-22

治手部创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经验方

经验方:透骨草、伸筋草、海桐皮各20克,苏木15克,桂枝、乳香、没药各10克,当归、川芎、桑枝各12克,甘草5克.用法:水煎取药液熏洗患处,冬季患处加盖棉垫。同时做近、远侧指间关节及掌
2013-09-22

胃胀 缓解这种胃部不适

上了年纪,老人本身消化能力减弱,胃动力差,食物积聚在胃底,就会有胀气等感觉出现。饭后做一些弯腰的动作,能缓解这种胃部不适。具体做法是每天饭后弯三次腰,到达90度,幅度要够,但动作
2013-09-21

生姜大枣粥治胃寒腹泻

鲜生姜10-15克(切片),大枣5枚,粳米50克,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粥,空腹趁热食用,每日2次,早晚服用。一般食1次即可止痛,食2-3次后止泻,对治疗胃痛、胃胀、腹痛腹泻、泛酸食少、呕吐清
2013-09-21

佩兰叶治口臭方

方一 佩兰叶50克,水煎服或热水冲泡代茶饮。此方对因胃热引起的口臭、口苦久不能除者有良效。夏季服用此方,还能清暑。 方二 草豆蔻、细辛各适量研成极细末,入口中含化
2013-09-21

名医王付治慢性咽炎方

名医治慢性咽炎(热毒蕴结)方处方:大黄、薄荷各3克,黄芩、栀子各6克,连翘12克,枯梗10克,甘草8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加减:若热甚者,加石膏、知母;若肿痛甚者,加薄荷、牛蒡子、
2013-09-21

治“黑变病”白芷外搽

白芷,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芷的根。性味辛温,人胃、大肠、肺经。具散寒解表、祛风止痛、解毒医疮、化温止带之功。除具上述功效外,《本草便读》载“泽面涂容”;《
2013-09-21

芦荟外敷治静脉炎

静脉炎是因静脉输注浓度过高或刺激性强、渗透性大的药物时,液体外渗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局部多表现为疼痛肿胀,严重者可有发热或白细胞增高。用芦荟进行外敷,疗效较好。 方
2013-09-21

痛风关节炎冰黛散外敷

痛风性关节炎为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的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以中年男性多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病发病率呈
2013-09-21

名医丁锷治颈椎病方

名医治颈椎病(寒湿痹阻)方处方:桂枝8克,白芍、当归各15克,葛根30克,生姜3克,大枣3枚,羌活、甘草、川芎各10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加减:疼痛剧烈彻夜难眠者加蜂房10克,延胡索1
2013-09-21

治肠易激中医最拿手

董女士平时吃东西很注意,但还是经常一趟趟地跑厕所,特别是临出门或遇到要紧事的时候。有时又会肚子胀,却几天没有大便,到医院做了各种检查和化验,却查不出什么器质性病变。这到
2013-09-20

纳呆、腹胀、腹泻、便溏

脾胃出了毛病,症状主要可概括成8个字:纳呆、腹胀、腹泻、便溏。 “纳呆”的意思就是不想吃饭,也吃不多、吃不香,这是脾胃功能减退最明显的特征;“腹胀”
2013-09-20

浓米汤加盐能治腹泻?

秋季儿童腹泻闹肚子在所难免,儿科门诊里治疗腹泻的小病人也明显比平时多。微博小健康里给大家支了一招:浓米汤500毫升加精盐1.75克喝了之后能治疗急性腹泻。答疑解惑:“米
2013-09-20

常灸曲池穴有良性调节血压

临床发现,常灸曲池穴有良性调节血压作用。血压异常者进行曲池穴保健灸后,明显提高每分钟心搏出量,降低收缩压,同时明显降低总外周血管阻力,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患者首先端身正
2013-09-20

采用手穴治疗老年性习惯性便秘

便秘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之一,给老年人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危害。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不足,而使小肠热盛,大肠传导失职所致,当以滋养阴液、润肠通便为治,临床观察发
2013-09-20

慢性胃炎患者应如何调养和预防复发

按2011年~2013年,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唐旭东院长带领的团队,在开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慢性胃炎中医药防治技术及规范的转化应用研究”过程中,撰
2013-09-19

适合高血压患者食用两款药膳

  牡蛎鸡汤  材料 牡蛎、勾藤、牛膝各6克,天麻9克,芥菜心2颗,干贝5粒,鸡胸骨1个,盐1小匙,姜丝少许。  做法 把鸡胸骨洗净、烫过,牡蛎、勾藤、牛膝、天麻加五杯水先用大火烧
2013-09-19

治疑难肺病 从治痰着手

  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中医学院崔公让教授对内外科杂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有形之痰作为肺的病理产物,在肺系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
2013-09-18

临床可分为7个证型辨治抑郁症

  抑郁是一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与中医学中的“癫证”、“脏躁”、“百合病”、“梅核气”、&l
2013-09-18

中医对抑郁症治以调畅情志疏肝调脾

  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抑郁症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精神正常,不残留人格缺陷,虽可多次发作,但无精神衰
201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