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性骨痛艾叶泡脚

每年冬季,我经常会出现骨头里面寒冷疼痛,气温稍降就会加重。医生说这些寒性骨痛是由于老人本身就阳虚内寒,再感受外寒而发病,用艾叶汤泡脚可以治疗这种骨痛。我用过之后骨痛症状
2010-12-19

治颈淋巴结核经验

经验方:猫爪草10克,蜈蚣1条。用法:两药研成细末,混合,于清晨空腹1次服下。儿童药量减半。疗效:本方治疗颈淋巴结核患者230例,服药20~90日,结果治愈208例,无效22例。
2010-12-18

桃仁朱砂酒治心悸怔忡

  南宁市天桃路朱先生推荐:我用了一个方子,把我常年心悸的毛病治好了,先推荐给大家,该方引自《民间百病良方》。忌过量服或持续服。   配方:桃仁11克,朱砂10克,白酒500毫升。
2010-12-18

新癀片外用新功效

新癀片为临床常用的中成药,由肿节风、三七、人工牛黄、珍珠层粉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热毒瘀血所致的咽喉肿痛、牙痛、痹痛、胁痛、黄疸、无
2010-12-18

黑豆杞子粥缓解眼疲劳

黑豆味甘、性平,具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滋阴明目的功效;枸杞味甘、性平,具有滋补肝肾、明目、养血、增强免疫力的功效。现介绍一款黑豆枸杞粥,可帮助您缓解眼疲劳。做法
2010-12-18

近视眼推荐几款护眼方

近几年近视眼患者呈明显上升之势,近视眼在饮食方面应多吃什么对眼睛有益呢?中医中药秘方网向您推荐八款护眼方:  1、醒目汤(中医验方)   主治:近视眼。  配方:枸杞10克,陈皮3
2010-12-18

老年风湿性关节炎的家庭自疗

冬季是风湿性关节炎的高发期,中老年人群发病率高达20%。由于行动不便,给生活带来很大痛苦。中老年人可采取敷、熏、洗、推等方法,在家里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无副作用且疗效佳。外敷
2010-12-18

治返流性食管炎经验

经验方:滑石6份,枳壳、陈皮各2份,黄连、生甘草各1份。用法:上药混匀,共研成细末,每次服3克,每日3次,用大枣10枚煎汤送服。疗效:本方治疗返流性食管炎患者30例,用药4周后,痊愈8例,好转19
2010-12-17

陕西名医治心律失常方

陕西名医治心律失常(气滞血瘀)方 处方:丹参、鸡血藤、党参各15克,元胡、红花、麦门冬、五味子各10克,茯苓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养心
2010-12-17

中药方治急性传染性结膜炎

红眼病,中医称为天行赤眼,西医称为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由病毒感染,抗生素眼药水无效,传染性很强,常造成大范围流行,潜伏期短,受感染后1~2天发病,多为双眼。下列中药方疗效颇好。桑叶、
2010-12-17

产妇痔疮外治有方

妇女要经过妊娠分娩,可使腹内压增高,痔静脉回流阻力增大形成痔,在产褥期,产妇因卧床时间较长活动少,肠管蠕动减弱,会出现大便干燥的现象,直肠回血较慢,易发痔疮。黄连、大黄、板蓝根
2010-12-17

热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很多中老年人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它是一种退行性疾病,病情轻者可有关节间隙变窄等现象;病情重者可有严重的关节硬化性改变及明显畸形。在众多的外治法中,以热疗尤为多见,具
2010-12-17

冬季脖子酸冷痛 制中药通络包

冬季,很多人都会感觉脖子周围酸胀、发冷、疼痛,用自制的中药包热敷后,能疏通经络、驱寒除湿,可在按摩前,平时看电视、用电脑时使用,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具体方法是:艾叶、石菖蒲、生
2010-12-17

独活寄生汤 祛风湿止痹痛

方源: 《备急千金要方》。 处方: 独活9克,桑寄生、杜仲、牛膝、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甘草、当归、白芍、熟地各6克,细辛3克,党参10克。用法: 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2010-12-17

意外“闪腰”三法治疗

都市中的办公一族,由于缺乏锻炼,或者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导致腰部韧带变得很“脆弱”,在活动或抬重物时冷不防就可能被“闪”一下。以下妙招可以帮助缓解闪
2010-12-17

酒熬陈醋治颈椎病

土方子治颈椎病:一斤老陈醋加半斤米酒。倒在土瓷钵内,放在微火上熬,水分挥发后,钵底留下一层黑色膏子,待冷却后,用勺子挑一点涂在消毒纱布上,再敷在颈椎疼痛处,用胶布贴住。24小时换
2010-12-17

小儿久咳鲫鱼汤治

鲫鱼性甘平,入脾、胃、大肠,有健脾利润止咳的功效。在《本草拾遗》中就有鲫鱼头“主咳嗽”一说。对久咳不愈的小儿可以用鲫鱼汤治疗。方法:取鲜活鲫鱼150克,去肚杂洗
2010-12-16

干布擦身缓解哮喘

哮喘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有很多,环境因素、情绪波动都可能会引起哮喘发作。有关专家表示,哮喘发作是由于支气管的副交感神经紧张而造成的。为了避免支气管的副交感神
2010-12-16

治疗慢性腹泻方

小茴香、丁香、肉桂、花椒各20克。研成细末,制成药兜戴在腹部,每15天换药1次,每天用热水袋敷药兜15-30分钟,宜常戴。适用于慢性腹泻。
2010-12-16

按天枢治腹泻

中医将腹泻分为热泻、寒泻。热泻起病急,多因饮食不当所致,常伴有腹痛、呕吐及发热;寒泻属慢性,平素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失调、腹部受寒或进食生冷食物时,会发生腹部隐痛、腹胀及腹
201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