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肌层内存在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出血,从而引起进行性加重的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南京市中医院门诊就诊的痰瘀互结型子宫腺肌病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4]、《妇产科学》(第2版)[5]相关内容;中医痰瘀互结证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进行诊断。
1.3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诊断及中医证候标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严重精神类疾病、不能自理、依从性差者。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予以散结镇痛胶囊(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30127,0.4g/粒)口服。三餐后服用,每次4粒,每日3次。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2.2治疗组
予以消癥止痛方加减口服。组成:淫羊藿10g,巴戟天10g,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总体疗效。痊愈:
3.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结果
(1)总体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痰瘀互结型子宫腺肌病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痰瘀互结型子宫腺肌病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痰瘀互结型子宫腺肌病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CA125值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CA125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A125值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两组痰瘀互结型子宫腺肌病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讨论
近年来,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其伴随的经行腹痛、月经量多、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相关,治疗以激素调节为靶点。目前保守治疗中较常用的是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环)[8],但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不良反应[4]。对于症状较重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多采用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但术后复发及患者对手术的畏惧心理也是治疗中常见的疑难问题[9]。
中医认为肾为水火之宅,内藏元阴元阳,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根本。肾中阳气具有温煦、推动的作用,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保证。由此推断,若肾阳不足,一则无以温化,血遇寒而凝;二则气虚血行不利,血液凝滞成瘀;三则日久必累及脾阳,脾阳受损,气化功能失司,致经血水液黏滞不化,有形之邪凝聚胞宫胞脉,积聚成痰。痰瘀互结,下注胞宫胞络,一则阻碍气机,不通则痛,发为经行腹痛;二则痰瘀实邪留而不去,转为癥瘕,伴见子宫增大质硬;三则癥瘕留于血室,旧血不祛,新血无以归经,妄行脉外,发为月经量多,夹有血块等症。
综上分析,陈霞教授认为本病发病之本乃肾阳亏虚,治疗当着眼于温
现代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黄体功能不健全有重要关系,而滋
针对本病病机,笔者从肾阳论治,自拟消癥止痛方加减口服,全方以温
本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从肾阳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不仅避免了西药和手术给患者带来的身心痛苦,同时相对于口服中成药物不仅疗效优越,且能有效缩短患者服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VERCELLINIP,PARAZZINIF,OLDANIS,etal.Adenomyosisathysterectomy:astudyonfrequencydistributionandpatientcharacteristics[J].HumReprod,1995,10(5):1160-1162.
[2]VAVILISD,AGORASTOST,TZAFETASJ,etal.Adenomyosisathysterectomy:prevalenceandrelationshiptooperativefindingsandreproductiveandmenstrualfactors[J].ClinExpObstetGynecol,1997,24(1):36-38.
[3]余燚薇,孙伟伟,赵瑞华.子宫腺肌症
[4]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协作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3):161-169.
[5]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77-37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276-279.
[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
[8]李雷,冷金花,戴毅,等.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相关经量过多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51(5):424-430.
[9]徐丛剑,郭孙伟.子宫内膜异位症[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34-160.
[10]肖翠蓝.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基础体温曲线类型与中医证型的研究现状[J].新中医,2013,45(3):144-146.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作者:王莉陈霞何婷婷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