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在月经期后常易出现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或神疲懒言、心悸怔忡等不适,这是气血偏虚的一种表现。尤其是人到中年,经、孕、产、乳等生理现象伤血无数,气随血耗,经后出现上述症状者更是屡见不鲜。
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本,血与气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气为血帅,气行血行,凡伤于血者,必损其气。为此,中年妇女更应重视经后调补气血,而八珍汤为首选。
八珍汤出自《正体类要》,是补气养血的代表方,实由四君子汤(人参、甘草各6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和四物汤(川芎6克,当归10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组成,前者重在补气,后者长于补血。取上述药物,水煎服,每日1剂,于月经干净后开始服用,连服5剂。
【原文】妇女有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更年期等生理周期,养生保健各有特点。
【解读】 妇人一生有经、孕、产、乳等特殊生理期,而这些生理活动均耗血损血,故古人云:妇人之病,往往“气常有余、血常不足”。这也道出了妇人养生的要点所在,即应该“以血为本,常补气血”。
女性经期、孕时、产后等特殊生理时期,腠理疏松,经脉运行有别,血室正开,应尤加调护,更要注意面、颈、乳、腹、阴、手、足等女性敏感部位的呵护。
妇女一生因月经、妊娠、分娩、哺乳等特殊生理而数伤于血,因而在生理上常表现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的特点,故有“血是女人的本钱”、“守得一份血,就留住一份青春”之说。
女性因血而病时,不仅表现出闭经、月经量少、非时经绝、白带量少、缺乳、不孕、流产、外阴阴道干涩、性欲下降、胎萎不长、妊娠腹痛、阴痒等妇科疾病,还常出现面色萎黄或淡白、头晕眼花、四肢麻痹、心悸失眠、皮肤瘀斑、舌质淡等特征。
因血为女之本,女常血不足,故女性平日应重补血养血,应遵循“药补不如食补、依体质特性进补”的原则,注重饮食调理,以食养血,可多食桂圆、荔枝、大枣、赤豆、红花生、山药、莲肉等食物以养血补血。
妇女血病,可因夹热、寒、瘀,或涉及的脏腑病位等不同,而调治方法迥异。血病的调理和治疗应“据因”而变,原则上宜调、宜理,适当用补,切忌使用辛温燥血、耗血动血的食品和药品。
此外,女性还易受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所伤,常随之而瞬变。适度的七情能抒发情感有益健康,但七情太过,超出身体抗御或调节的范围,或女性自身适应或自我调节能力低下,不能承受轻微的刺激,就会导致妇科疾病发生。故妇女尤应注重自我情志调理,学会开导自己,让自己身心舒畅。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妇科主任医师 尤昭玲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