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风中医典型病案

发布时间:2017-05-30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贾六金主任医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五十五载,一直专注于临床实践和教学传承,学识广博,治学严谨,经验颇丰,为众多弟子终身学习的榜样。笔者有幸跟随贾六金侍诊学习,发现被誉为山西小儿王的贾六金深受宝妈们的喜爱和推崇,因其不仅对诸多小儿病证能做到手到病除,而且对妇女产后诸多问题亦有独到心得。现将贾六金治疗产后风经验介绍如下。

【产后风的定义】

  产后风又称“产后身痛”“产后痹”,是指产妇在产褥期间,因正气虚弱、外感风寒湿等出现肢体或关节疼痛、麻木、酸楚、重着,并伴有畏寒、怕风、出汗、乏力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活动障碍,甚者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此外,还可能会伴有情绪不稳定、易急躁、抑郁等。

【产后风的病因病机】

  产后风属痹证,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上述认识。“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内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产后风一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中,而“产后身痛”这一病名首次记载于唐·《经效产宝》一书中。历代著作中都可见众多医家对于此病证的认识:隋·《诸病源候论》中就曾言“肾至腰脚,而妇人以肾系胞,产则伤肾气,损伤包络,虚未平复,而风冷客之”。唐·《经效产宝》言“产伤动血气,风邪乘之”。宋·《妇人大全良方》道“夫产后中风,筋脉挛急者,是气血不足”。明·《校注妇人良方》还进一步解释:“产后遍身痛者,尤其是百节开张,血流骨节,以致肢体沉重不利,筋脉引急。”清代叶天士在《叶天士女科》中则认为是“血瘀不尽,流于遍身则肢体疼痛”。清代傅青主则在《傅青主女科》强调,“凡病起于血气之表,脾胃之虚,而产后尤甚”。

  贾六金在学习上述著作和医家的认识后,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此病是以妇人产后气血虚弱为基础,多因肾阳虚而生内寒,表虚不固而感外寒,两寒相合而发病。所以需以温肾益气养血、温经散寒止痛为治疗之法。

【典型病案】

  患者,女,29岁,2016年7月11日初诊。

  自诉产后恶寒怕风10个月,正值炎夏,仍需穿长袖和戴帽子,曾于他处寻求诊治,但起效甚微。

  就诊时症见四肢、后背发凉怕冷,遇暖则痛减,时有头部憋胀疼痛,自汗,手心热,纳食尚可,睡眠质量差,二便正常,月经正常。面白光白,舌暗苔白,脉沉细。此外,患者诉说病情时情绪波动明显,满面忧愁且易激动落泪。

  诊断产后风。

  治则益肾阳,补气血,散风寒。

  处方以右归丸合趁痛散加减。

  具体药物如下:制附子(先煎)8克,桂枝10克,当归12克,黄芪20克,炒白术12克,怀牛膝12克,独活12克,薤白12克,熟地12克,山药12克,山萸肉12克,川芎12克,炒白芍12克,菟丝子12克,枸杞子12克,杜仲12克,甘草6克,鹿角胶(烊化)10克,10剂。嘱患者要慎起居、避风寒、畅情志。

  2016年7月25日复诊自诉药后恶寒怕风、自汗等症状均有好转,但四肢、后背仍发凉、麻木。舌暗苔白,脉沉细。要求继续服用中药调理,效不更方,考虑其患病日久,便加大了桂枝、制附子和黄芪的用量(分别加至12克,10克,30克),10剂,继观其效。

  2016年8月15日三诊患者来诊时状态明显改善,已经减衣如常人,且面带笑容,自诉四肢、后背发凉怕风、自汗的症状大减,只剩上肢仍感怕冷、睡卧时明显,舌红苔白有瘀点,脉沉细。贾老在二诊处方的基础上去熟地,又因服该药日久滋腻碍胃,加防风6克,10剂,继服巩固疗效。之后随诊诸症并减,继服30剂后,未再就诊。

  按右归丸出自《景岳全书》,由金匮肾气丸减去“三泻”(泽泻、茯苓、丹皮),又加鹿角胶、菟丝子、杜仲、枸杞子、当归而组成的,此方具有明显的温补肾阳之效,且加入了大量滋阴之品,“阴中求阳”的同时,亦暗合妇人产后阴血亏虚,急需补血养血之治法。产后遍身痛方出自《校注妇人良方》,专为“产后身痛荣不足”而设,具有益气补血、温经止痛之功。两方相合,治病求本,使气血得充、肾阳得温而阴寒自去,体现了贾老灵活施治,喜用复方,寓法于方,方中有方的特点。

  方中用制附子、鹿角胶以温补肾中元阳。附子“其性走而不守,为峻补元阳,而除风寒湿三邪之要药”(《冯氏锦囊秘录》),而鹿角胶甘咸温,为血肉有情之品,可益精养血,温补肝肾。“三补”——熟地、山药、山萸,再加上枸杞子,共奏滋阴养血之功,肝脾肾三脏具得濡养,寓“阴中求阳”之意,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而杜仲、怀牛膝、菟丝子此三药合用,既补肾阴,又补肾阳,以强筋骨,健腰膝。当归、白芍、川芎与熟地,此四味为四物汤,养血活血。再加一味黄芪,寓当归补血汤之意,黄芪不仅可补脾肺之气而固表,亦可升阳助火,还可滋补气血生化之源,配伍以上当归等养血和营之品,使“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阴生阳长,气旺血盛。其中川芎味辛性温,不仅可“上行头角,助元阳之气而止痛”,亦可“下行血海,养新生之血以调经”(《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独活味辛苦、性温,可“除风寒湿痹,止周身筋骨疼痛”(《滇南本草》)。谨守妇人产后多虚的病机,时时顾护脾胃,加炒白术、甘草健脾益气,甘草又可调和诸药。妇人产后身心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若长时间适应不良又加之病邪侵袭,必定会气机郁滞,情绪低落且多忧郁。方中的薤白正起到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的作用,可调达郁结、调畅情志,而并非是可有可无的一味药。

  综观全方,诸药配合得当,没有一味地峻投风药以祛风散寒,而是抓住其病之根本——气血大虚,肾阳不温,扶正以驱邪,采用复方灵活施治,于临床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