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痈早期治案举例

发布时间:2010-06-27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病因病机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部位最常见的外科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往往发生于产后尚未满月的哺乳妇女,其中尤以初产妇更多见。属中医“乳痈”范畴,多因新产,气血暴伤,肝失所养,疏泄失调,乳汁发生壅滞而结块,郁久化热,热胜肉腐为脓;或因产后恣食厚味,而致阳明积热,胃热壅盛导致气血凝滞,乳络阻塞而发生痈肿。此外,产妇乳头破损、哺乳不尽、乳汁过多、乳汁排泄不畅、积存化热等,也是引起此病的原因。可见,其基本病机为肝胃郁热,乳汁瘀积。

辨证论治
   乳痈早期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而乳汁排出不畅,此时贵在消散,以舒络通乳为要,自拟乳痈1号方(组成:瓜蒌、牛蒡子、青皮、穿山甲、柴胡、丝瓜络、王不留行、路路通、漏芦、生甘草)治疗。若偏于热重者加蒲公英、金银花、连翘以清热解毒;偏于肝郁气滞者加枳壳、合欢皮、川楝子、木香以理气解郁;偏于胃热者加生石膏、知母以清泻胃火;兼便秘加麻仁,重用瓜蒌;若因乳腺管堵塞不通者,可采用细尼纶导管或针头疏通导管,再按摩积乳;若伴乳头皲裂,加用生肌散以麻油调敷。早期用药特别强调勿用苦寒以防形成僵块。
   典型病案:患者,女,25岁。诉产后哺乳30余天,发病前一天,因外出未能及时哺乳,当晚出现发热,伴口苦咽干,便秘,左乳肿胀疼痛明显,乳汁不畅,触诊局部灼热,左乳房肿块3厘米X2厘米大小。舌红,苔黄,脉弦数。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4.3x1000000000/L。诊断:乳痈(早期),以疏肝解表,消肿通乳为法,药用瓜蒌15克,牛蒡子12克,青皮10克,穿山甲9克,柴胡12克,丝瓜络12克,王不留行20克,路路通12克,漏芦12克,蒲公英30克,金银花20克,连翘15克,生甘草6克。每日1剂,并予金黄膏外贴,同时嘱按时吸乳,排空乳汁。连服3剂后乳房肿痛及其他症状消失。
   按:早期乳痈主要因产妇哺乳时未将乳汁排尽,导致乳汁瘀积所致,临床上以乳房局部结块,红肿热痛,伴恶寒发热为主要表现,治疗上以消为贵。方中丝瓜络、王不留行、路路通、漏芦、穿山甲疏通乳络消肿;柴胡疏肝解郁散热,引药人经;瓜蒌、牛蒡子、青皮理气化痰散结;蒲公英、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散结;同时配合人工排乳,使积乳消散,乳汁通畅。早期乳痈虽为实热之证,亦不能妄用苦寒之品,一为苦寒伤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脾胃健旺,乳汁分泌才能旺盛;二为寒凉药会使乳房结块,“欲消不消,欲脓不脓”形成僵块,转换成慢性迁延性乳腺炎。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