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在不孕症诊治中的运用体会

发布时间:2017-06-05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不孕症为临床常见病症,总结其临床特点常见两种情况:一是原因不明,无明显症状;二是病情过于复杂,自诉症状过多,给辨证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杨云峰《临证验舌法》云:“妇人幼稚之病,往往闻之无息,问之无声,可惟有舌可验”[1],曹炳章亦于《辨舌指南》:“辨舌较诊脉为确。因脉夹皮内,而舌则亲切显露,且脉随寒热变化,真假无定,而苔色则不乱丝毫”。考虑舌象在四诊中受外界的影响较小,笔者临床中不孕症诊治从舌诊入手,每能切中要害,疗效甚佳。

舌诊是望诊中重要内容,是中医诊法的一大特色。望舌包括望舌质和舌苔两部分。章虚谷云:“观舌质可验其证之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不孕症分虚实两端,虚者肝肾不足、气血虚弱,实者气滞血瘀、痰湿内阻。在临床上通过对不孕症患者舌象的观察,可以很好地帮助判别脏腑的虚实,邪气的性质,从而指导临床谴方用药。以下笔者就在临床通过辨识舌象治疗不孕症的经验作一总结。

辨舌

1.舌淡胖此舌象在不孕症中最为常见,常伴舌边齿痕,属脾肾阳虚,多见于卵巢功能低下、黄体功能不足或多囊卵巢综合征。因脾肾阳虚,阴寒内盛,胞宫失煦而不能摄精成孕。治疗以温补脾肾为主,尤当重视经间期及经后期的用药。常用方为温胞饮、毓麟珠、二仙汤、寿胎丸等,常用药如淫羊藿、巴戟天、菟丝子、补骨胎、紫石英、鹿角霜、党参、黄芪等。

2.舌体瘦小瘦舌总由血少、精亏,不能充盈舌体,舌失濡养所致。不孕症患者亦常见此舌,多属先天不足、体质虚弱,或阴血不足或精亏血少,致冲任失滋,不能摄精成孕。治以补养肝肾,滋补阴血,常用方养精种玉汤、左归丸、归芍地黄汤等,并辅以血肉有情之品,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常用药如熟地黄、山茱萸、女贞子、当归、白芍、菟丝子、枸杞子、何首乌、桑寄生、阿胶、龟版胶等。尤应重视经后调治,以促使阴血之恢复。但需注意此型阴精形质已少,治疗宜缓图,不可急功近利,对经闭或经少者切不可大行通散活血之品。

3.舌黯《说文解字》云:“黯,深黑也,从黑义。暗,无光也,明之反也,从光”。黯舌的特征是黯滞而无润泽之光,与血瘀之紫暗不同。此舌在不孕症患者中颇为常见,因肾主水,其色黑,《望诊遵经》云:“光明者,神气之著;润泽者,精血之充”[2],故黯舌示患者肾气不足、精血不充。临床治疗以补肾益精血为主,兼以活血,方用归肾丸加减,常用药如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枸杞子、当归、杜仲、怀牛膝、菟丝子、丹参、茺蔚子、鸡血藤等。另外需注意结合脉诊,若沉弱说明肾中阳气虚衰,应增温阳益肾之品,如仙茅、淫羊藿、紫石英、肉桂;若脉细数或脉虽不数、舌质亦不红,但舌下系带及牙龈呈鲜红者,为热象,需加牡丹皮、地骨皮、赤芍。

4.舌紫或瘀斑此舌象是血瘀证的典型舌象,与黯舌不同。黯舌是气血运行无力,因虚而致郁滞。紫舌或瘀斑舌则主瘀血证,此类不孕症患者常患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不通等。因瘀血内停,冲任受阻,胞脉瘀滞,不能摄精成孕。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常用方桃红四物汤、少腹逐瘀汤。常用药如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参、三七、乳香、没药等,根据引起血瘀的原因而加减,或行气或补气或温阳或清热或祛湿。尤其重视经期和排卵期的用药,经期血室正开,可以通过活血化瘀,荡涤胞宫胞络之宿瘀;排卵期正值阴阳转化,用活血化瘀法可使胞络气血流通,促进阴阳顺利转化。排卵期需辅以补肾温阳之品。

辨苔

1.苔腻腻苔是痰湿内停的重要指征,多由脾虚不运,水湿不化所致。湿浊下注,阻滞胞宫胞脉,不能摄精成孕,是不孕症的常见原因。多囊卵巢综合征、慢性盆腔炎、宫颈炎、输卵管炎等患者常见此苔。一般黄腻苔为湿热,白腻苔为寒湿。白腻苔多从运脾除湿论治,常用方二陈汤、苍附导痰汤、完带汤,具体应用当结合辨病,若为多囊卵巢综合征者,因其属顽痰裹巢,痰瘀互结,当选苍附导痰汤合三子养亲再加桂枝茯苓丸为宜;若为慢性妇科炎症,以完带汤运脾升阳化湿为佳;若为卵巢早衰,则不宜用半夏、莱菔子等燥烈之品,应选清轻芳化之品如佩兰、扁豆花、川朴花。黄腻苔应从清热利湿论治,常用方四妙散、八正散、红藤败酱苡仁汤,常用药如黄柏、车前子、薏苡仁、苍术、瞿麦、萹蓄、红藤、败酱草等。需注意下焦湿热易致瘀滞,适当配以活血药可以提高疗效。

2.苔剥舌苔系由胃气而生,舌苔剥落为胃中气阴不足或胃气受他脏亏虚的影响。根据剥落的部位可以辨别何脏的气阴不足。在不孕症中见到苔剥,一般说明肾阴不足,在选用甘寒滋肾液之女贞子、天冬、熟地黄,同时再佐养肺阴之沙参,此即取“金生水”之理,此外,选用甘淡养脾药亦为重要,如太子参、山药、鸡内金、砂仁,一是取补后天促先天之意;二是防滋阴药腻膈碍胃。

舌下络脉

除了望舌质和舌苔外,当注意观察舌下络脉。若舌下络脉呈紫红色、绛紫色、甚至紫黑舌,形体表现为两条纵行的大络脉增粗,周围幼小络脉分支增多,甚至呈串珠状等变化,都是瘀血的标志。有的患者舌质无明显变化,唯有舌下络脉有明显瘀暗或脉络增粗,西医检查常发现患者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此时,活血化瘀药需贯穿始终。

验案举隅

患者某,30岁,已婚。2014年3月28日初诊。主诉:不孕8年,伴月经量少十年。自述于10年前分娩后出现月经量减少一半,未避孕而不孕8年。近一年来经量继减,经行二日即净,经色黯黑,夹有血块,无痛经,经前无明显不适,周期正常。末次月经为2014年3月13日。平日寐可,二便正常。舌质黯苔黄腻,舌下络脉瘀暗,脉沉。妇检:左侧阴道壁上一绿豆大小囊肿,透明。宫颈:轻-中度糜烂,见多个小纳囊。宫体:前位,中等大小,无压痛,双侧附件(-)。性激素六项检查正常,B超示右侧附件区可见两个囊性包肿,大小(3.2×3.1)cm2,(2.4×1.5)cm2。经西医诊治无效而转诊。中医诊断:月经量少;不孕症。辨证:肾虚血瘀。时值经间期,治以温肾填精,活血化瘀,佐以清化利湿。处方:紫石英、鸡血藤各30g,菟丝子20g,枸杞子、泽泻、丹参各15g,肉苁蓉、当归各12g、淫羊藿、莪术、柴胡、赤芍、白芍、泽兰、瞿麦各10g,通草、川芎各9g,仙茅8g,肉桂6g。6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2014年4月4日,值经前期,舌脉如前。以原方加入红藤18g,车前子20g,巴戟天12g,去仙茅,继服6剂。

三诊:2014年4月11日,今月经至,以理气活血、化瘀消癥为治法。处方:当归、赤芍、丹参、泽兰、川牛膝、王不留行各15g,桃仁、红花、路路通、莪术各10g,鸡血藤30g,川芎9g,肉桂6g,熟地黄12g。4剂,水煎服。

四诊:2014年4月14日,药后经量增多,经色转红,夹血块,舌脉如前。因经将净,故以补肾填精,补血活血为治。处方:菟丝子20g,肉苁蓉12g,鸡血藤30g,当归、制首乌、枸杞子、丹参、红藤各15g,白芍、赤芍、巴戟天、泽兰各10g,川芎、柴胡各9g,甘草6g。6剂,水煎服。

五诊:2014年4月21日,未见白带增多,觉口干,舌脉如前,以上方加入车前子20g,淫羊藿12g,路路通10g,通草5g。继服6剂。

六诊:2014年4月27日,值经间期,故以温阳促排卵,活血化瘀为主,以3月28日方进行加减,鸡血藤、薏苡仁各30g,菟丝子、车前子各20g,红藤18g,当归、赤芍、丹参、枸杞子各15g,淫羊藿、巴戟天、香附、瞿麦各10g,川芎9g,柴胡、甘草各6g。6剂,水煎服。

七诊:2014年5月5日,今属经前期,故以上方加入木通9g,泽兰12g,以达活血利水通经的功效。6剂,水煎服。

八诊:2014年5月16日,月经过期5d,自测已孕,舌象如前,脉沉细滑。故拟泰山磐石散加减为主进行治疗,以达补肾养血、固冲安胎之效。处方:川断、桑寄生、党参各15g,菟丝子20g,杜仲、白芍、白术、生地黄、熟地黄各12g,当归10g,黄芩9g,砂仁(后下)、甘草各6g。随防于2015年1月顺产一女婴,母女平安。按:患者月经量少继发于分娩之后,盖因产伤动肾精,胞脉瘀滞,肾虚血瘀互为因果,故经量减少日趋严重。因肾虚血瘀,冲任不足且阻滞不通,故不能妊子。瘀久化热,湿热瘀结为癥,故见附件、阴道壁及宫颈囊肿。脉沉示肾中阳气不振;舌黯为肾气不足,精血亏损;舌下络脉瘀暗为瘀血内阻;苔黄腻为湿热之征。故以温肾填精、活血化瘀为主,兼以清化湿热。以菟丝子、枸杞子、何首乌、肉苁蓉补肾填精;巴戟天、淫羊藿、仙茅温振肾阳;以当归、川芎、赤芍、丹参、鸡血藤、桃仁、红花养血活血;用红藤、瞿麦、车前子、木通清利下焦湿热兼通利血脉。并配以理气疏肝之柴胡、温通血脉之肉桂,取气行则血行,血得温则行之意。诸药合用,使肾中精血得以充养,肾中阳气得以振奋,湿热瘀滞得以消散。治疗中又密切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适时调整用药。经后期侧重填精养血,经间期侧重温肾通脉,经前期侧重温肾理气活血,月经期则以活血化瘀为治。辨证准确,守法守方,缓缓调治,终使8年不孕在2个月内得愈。

参考文献

[1]杨支峰.中国医学大成12·临证验舌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
[2]汪广庵.中国医学大成12·望诊遵经.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8

作者:朱红梅赖鹏华洪燕珠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