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论治妇产科疾病的特色

发布时间:2017-04-24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陈素庵妇科补解》系以南宋高宗时名医陈沂(素庵)所著《素庵医要》中的妇科部分为蓝本(全书),为其十九世裔孙陈文昭补充解说(补按)两部分组成。全书分调经、安胎、胎前杂症、临产、产后众疾五门,共一百六十七论。书中对于脾胃后天诸多理论的运用及颇具特色的组方用药,贴近临床,素为医家所推崇。本文就书中从脾胃论治妇产科疾病的特色作一初步探讨。

病机必以气血失调,

脾胃虚弱为先

女子以血为本,其经、孕、产、乳的生理活动均以血为用。同时,气与血相互滋生,相互依存。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两者息息相关。气的功能减退无力推动血行,血和津液运行不畅,则相应的脏腑、气血、经络的生理功能失常。本书开篇即提及“妇人经水不调,多因气郁所致”,同时,陈氏认为“男子以气为主,女子以血为主”,“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五脏,酒陈六腑。既产,则为乳汁而色白。常时,则为月水而色红”。在“调经总论”中他提到:“冲为血海,调理一身气血。任主胞胎,总司一身阴经,两者全赖气盛血和,无过不及,故能合而有子也。”而气血的生成,又来源于水谷的精气,有赖于脾胃的运化,注之于脉,化而为血。《女科经纶》引程若水云:“妇人经水与乳,俱为脾胃所生。”妇女先天易脾胃虚弱,生化之源不足,血少无以摄精,百病乃生。陈氏将脾胃虚弱之病机贯穿于本书调经、安胎、胎前杂症、临产、产后众疾五门中。如《调经门·经水后期方论》中“妇人经水后期而至者,血虚也。此由脾胃衰弱,饮食减少,不能生血所致。当补脾胃,以滋生化之源”。《安胎门·按月安胎》述“妊娠五月,始受精已成其气,足太阴脾经养之”。《胎前杂症门·妊娠痰逆不思饮食方论》中云:“妊娠痰逆不思饮食者,皆因胃气不调,风冷乘虚,并痰饮留聚中室。”《临产门·临产泄泻》中述“临产泄泻,内由脾气虚弱,或先饮食受伤,或新感寒邪,因而泄泻也”。《产后众疾门·产后发哕方论》有“产后发哕者,由败血上冲入胃也”。由此可见,陈氏在治疗妇人疾病时尤其重视脾虚胃弱。

辨证论治尤重脾胃调补

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陈氏推崇东垣,将“重脾胃”之说一以贯之,并陈述于书中各篇。

行气健脾

气血之间是“载体”与“统帅”的关系,气行则血行,气旺则血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金匮要略注》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胃健运,则生化有源,血循常道。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足,生化气血乏源,则可致全身气血不足。然《灵枢·五音五味篇》说:“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于血也。”意即妇人月经、妊娠、分娩、哺乳均以血为用,易耗伤阴血,故机体常血分不足,气分有余。据此陈氏认为,调经需先行气,同时兼顾脾胃。在《调经宜和气篇》中,陈氏指出“妇人多气,以深居闺帷,性情不能舒畅,兼之忧思忿怒,执拗妒忌,肝火无时不动,每每郁结,以致月事不调。”“治宜开郁行气,则血随气行,自不致阻塞作痛”。故调经必以行气为先,行气开郁,则血自流通。

补脾健胃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云“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陈氏在《经水不通属脾胃虚弱方论》中说:“经血应期三旬一下,皆由脾胃之旺,能易生血。若脾胃虚,水谷减少,血无由生,始则血来少而色淡,后且闭绝不通。治以大补脾胃为主。”如果因为劳累,情志抑郁,或恼怒等病因导致中气所伤,致胃虚不能受纳腐熟水谷,则脾无以为胃行其津液,血无以生。以致经水无以应期而至。故需补脾健胃以培其本,胃旺则能纳水谷,脾旺则能运水谷,血渐充足则经水自通。

益肾健脾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肾中精气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陈氏认为:“冲为血海,冲脉之盛,由于肾受五脏六腑之精,其精又由于水谷之化。”脾的健运,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故有“脾阳根于肾阳”。肾中精气也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在《妊娠五更泄泻方论》中云“妊娠每日五更之时必起泄一、二次者,此由命门火衰不能运化水谷,”“治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大补脾胃为主,不可利小便反泄肾气”。

温中和胃

《景岳全书·杂证谟·脾胃》篇说:“凡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虑。”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胃主降。如胃的受纳和降受影响,则易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飨泄;浊气在上,则生缜胀。”陈氏在《临产门·临产呕吐方论》中说:“孕妇临产,忽然呕吐,或胃气虚寒,”“或胎上通心气逆而呕”,“治宜和胃温中顺气”。

用药平和,多养脾护胃

陈氏用药多平和,“调者,使之和,而无过不及也”。倡导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祛邪而不伤正、中病即止的用药法则,其目的不外乎顾养脾胃。“妇人月水不通,又因火盛致经不行者,治当清热凉血,泻其火则经自行。但不得过用寒凉,先伤胃气,复阻经血,细审治之。”“妇女月水不通,大率因风冷寒湿,以致血滞不行。治宜温经散寒,行滞祛瘀,则经自通。然辛热之药,中病即已,不宜过剂,恐血热妄行,有崩败暴下诸症,反伤阴血。”脾胃居人体中焦,是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凡气血的运行,津液的输布,肝的疏泄,肾精的充养,无不依赖脾胃的纳运及升降功能。全书重用四物汤养血益阴,或合用四君汤健脾升阳,更有八珍汤大补气血,运脾饮温中运脾,人参养胃汤健脾养胃等诸多补脾胃方药。在《经血辨色方论》中提出:“女子以血为主……法当以四物为君,加见症之药。”“妇人经血不通属血瘀”,用红花桃仁煎,以四物养血,配以行气活血之品以化瘀行血,则经水自通。如《经水不通属血枯方论》以四君四物加银柴胡退肌热,香附开气郁,红花通血滞,山药达腰膝,和营卫生津液,健脾和胃。《妊娠乳自流出方论》以四君四物配以黄芩凉血清热,黄芪益气培元安胎。《产后惊悸方论》以八珍汤为主,佐以阿胶、远志等交补气之中,益血之源,佐以清心宁神之药。《经行泄泻方论》以运脾饮治疗脾虚火衰,方中予香附、半夏、厚朴、陈皮、草寇温中运脾,辅以祛风散寒、利水止泻之品。《产后疟疾方论》以人参养胃汤健脾养胃,方中以六君健脾益气辅以燥湿、补血、生津之品,共生养胃之功。总之,陈氏在治疗妇人疾病时重视补脾,时刻兼顾养胃。

综上所述,陈氏在《陈素庵妇科补解》中对妇人疾病的治疗,从病因病机到辨证论治直至治法方药对脾胃重要性的论述,确有其独到之处,可供后学效法。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