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女,51岁,2010年3月7日初诊。
患者自诉经来半月余,近2日出血量增多,血下如注,伴有块下,腰酸腹胀不适,自觉神疲乏力,头晕目糊,伴有心悸心烦,夜眠不宁。观其面色无华,舌淡白,边有齿痕,舌苔薄白,中心剥脱,脉沉细无力,此乃崩漏。
治法: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立方以益气止血汤。
药用:党参30克,生黄芪30克,当归15克,芥穗炭5克,焦白术15克,炒芡实15克,生地炭15克,茜根5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3剂。
二诊:服药后,血下减缓,色淡,淋漓不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六脉细弱。虽血下减缓,但血下久之必成漏下。继以益气固摄止血。立方以归脾汤加减。
药用:党参18克,生黄芪18克,焦白术15克,桂圆肉10克,当归15克,茯苓10克,龙骨10克,地榆9克,阿胶12克(另),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3剂。
三诊:服药后,血下渐停,但观其神疲乏力,舌红少苔,中心剥脱,自诉头晕纳气,此乃脾虚阴血不足之象,现血已止,但以养阴血健脾以图复旧。方药:生地18克,知母5克,黄柏9克,枸杞子12克,太子参12克,炒白芍12克,当归15克,焦白术18克,川断6克,炒芡实15克,甘草3克。每日1剂,连服15剂。后患者来诊,精神健康,月经正常,血崩未再复。
按妇人更年期功能性出血,治疗当以止血为主,尽量减少气血的消耗,有利于正气的恢复,使脏腑功能由紊乱渐趋正常。《河间六书》指出:“妇人童幼天癸未引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引,皆属厥阴论之,天癸既绝,乃属太阴经也。”阐明对患者更年期血崩,应以理脾为先。又因失血过多,阴血亏耗,阴虚则阳亢,根据辨证,当以养阴血、健脾益气为先。以提高病人的调节机能,尽快达到“阴平阳秘”,疾病愈而无复发。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