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妇科临床中,寒邪为病至关重要,但又极易被忽略。寒邪致病多因外受风寒、或阳虚阴寒内生,留连少腹、胞宫、冲任二脉,寒邪凝滞遍生它证;或兼气滞、或兼血瘀、或兼有肝郁血虚等证,临床中极易被气滞、血瘀、肝郁、虚热等表象所惑,从而忽略其中“寒”的存在,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若能窥其寒因,从温经祛寒入手,往往能取得桴鼓之效。笔者现以两则典型验案进行分析说明。
案例1
凡某,女,24岁,主诉“闭经2年”就诊。
患者两年前因服用药物减肥而致月经稀发,遂停服药,但未采取治疗,症状持续加重。1年前出现闭经,于某医院采取中医治疗(凭处方推断治则为:健脾益气补血,活血理气通经),治疗3月,未见明显疗效。
半年前,在某综合医院给予黄体酮针,采用雌激素撤退疗法,行经3天,量少,之后又连续3个月未有行经,于2月前再次采用黄体酮针治疗,行经1日多,量较前次更少,遂来中医就诊。
刻诊:患者身高体瘦,面白,唇色淡,精神可,舌体色淡形瘦,苔薄白水滑,左脉细数,右寸脉濡弱,两尺脉沉取弦劲。患者诉近几年较前畏寒,饮食尚可,二便可,睡眠一般。
治则:患者气血不足,下焦寒凝血滞。当补气养血,温经活血。予温经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10日后行经,即停药,共行经5日,患者诉经色较暗淡,有血块,量少,但较前黄体酮治疗时有所好转。于月经结束后,给予生化汤3剂,以温经活血、祛瘀生新,续以温经汤合补中益气汤随症加减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诸症皆消、月经正常,随访1年,无反复。
案例2
郭某,女,36岁,以“子宫内膜息肉术后1年,崩漏1月余”为主诉就诊。
患者2004年曾行人流术,半年后(2005年)因月经提前、量大、失眠等症就诊于某医院,经治疗好转(具体不详)。2006年症状再次出现且较前加重,多方求诊治疗效果不佳(根据患者提供的处方判断,治则多为凉血止血、补血化瘀),且症状不断加重,伴贫血。
2010年初,求诊于省级医院,宫腔镜显示:子宫内膜多发性息肉,右侧卵巢囊肿,遂行腹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术后,月经正常。2011年初,再次出现月经提前、量大,并逐步加重,遂来就诊。
刻诊:面白晦暗无华,双侧颧骨处有褐色云片状斑块,自诉阴道间断出血1月余,就诊时出血量较大,夹有血块。睡眠差,心烦、焦虑,饮食一般,大便干,时有便秘,小便可。舌质淡暗,有瘀斑,舌尖红,有点刺,苔白有剥脱。左脉弦细数,右脉濡数,沉取略弦,双尺脉弦细弱。
治则:补血活血、清心安神、温经祛瘀,予生化汤合养血安神汤加减治疗。
服1剂药后,患者打电话诉:排出血块增多,出血量减少,嘱其连服3剂。复诊时出血已止,心烦减轻,睡眠较前有好转,遂给予温经汤合金匮肾气丸加莲子芯、淡竹叶等清心火药物治疗。
月经周期由2~3月不断延长,时有反复,以温经汤为主方,随症加减治疗半年,月经基本正常,时有提前,约2~3天。嘱其服养血安神丸、艾附暖宫丸调养,1年后有孕,生产后月经恢复正常,无复发。
按:以上两例都是被误诊的案例,病例1中气血虚弱表现比较明显,未问出有明显受寒史,推测与气血虚弱易感风寒有关。
《伤寒论》中述:“慎察病机,勿失气宜”,该病例中寒凝不除,即使气血补足,通经效果也较差,在补气血的同时,温经祛寒就成为关键的一环。“寒”也许不是主因,但“寒”就是“机”,是关键,牵此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说寒是闭经的一个重要病因,那么在崩漏里,热、瘀、虚较多见,寒邪致病则较为少见。
病例2中,问诊得,患者行人流术后,有沐浴受寒病史,推断为寒入下焦,郁久化热,而致崩漏,因有热象,易误诊为热,给予凉血止血,反而加重了病情。病因不除,简单的手术除切,治标不治本,病情仍会反复。
故应通因通用,给予温经活血、祛瘀生新,以活血达止血目的,起到了很好的疗效,这也正是“慎察病机”的要义。
所以在妇科临床中,寒邪不可小觑,其涉及病种较多,可致崩漏、闭经、少腹痛等,涉及西医病种有盆腔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内膜息肉、月经紊乱、内分泌失调、卵巢囊肿等。
因此,温经祛寒的应用也比较广泛,能把握好寒邪的致病特点、发展转归、诊断要点,熟练掌握应用温经祛寒手法,在临床中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