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性能是反映中药的性质和功能的基本概念。中药的性质,即药性,一般包括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内容;中药的功能则指用其治疗疾病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作用。中药药性理论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中药性能一体,兹就此谈谈认识与应用体会。
中药之性
《素问·宝命全形论》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中药亦是如此,其大都源于天然,禀受天地阴阳之气,深受自然环境如水土、地域、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形成独有的气、味、色、形、质。所不同者则如《本草问答》言:“凡物虽与人异,然莫不本天地之一气以生,特物得一气之偏,人得天地之全耳。”近代《景景室医稿杂存》有云:“天地间金石草木鸟兽鱼虫,亦得四时阴阳之气以生,惟皆偏而不纯,故取以为药,乃偏以治偏之法。以寒气之药化病气之热,以热气之药化病气之寒……是药之所以能治病者,其原理本乎四时阴阳而来,乃贯彻天人一致之学。”
药性理论与疾病特点紧密相关,如病有阴阳寒热,药有寒热温凉;病有升降出入,药有升降浮沉;病分脏腑、经络,药有归经、引经等。
药之气
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秉受于天,与生俱来,却是根据用药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总结出来的,即清代医药学家徐灵胎所言之“入腹则知性”。寒凉者属阴以治阳热证,温热者属阳以治阴寒证。此即《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及《本经》“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原则。
除此之外,药之气也有分为厚薄者,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还有分为刚柔者,如《景岳全书》谓:“气味之刚柔,柔者纯而缓,刚者燥而急,纯者可和,燥者可劫。非刚不足以去暴,非柔不足以济刚。”
药之味
五味者主要是指药物入口的味道,即徐灵胎所言之“入口则知味”。五味对五脏的滋养有着特定的亲和性,即《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言之“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肾”。关于五味各自的作用,《素问·脏气法时论》表述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而对于一些药物作用难以用其滋味解释者,则一般采用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
药之至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前人观察发现,每种药物对人体脏腑、经络都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进而有相应的治疗范围。关于此,《素问·宣明五气篇》载有“五入”,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灵枢·九针论》载有“五走”,即“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
药之势
药物作用走向有一定趋势,可称为升降浮沉,即药物表现出的向上、向下、向外、向内的作用趋向。
药之毒
中医学对药物毒性的认识有多种观点,如毒药是药物的总称,毒性是药物的偏性或毒副作用等,临床用药主要考虑其对身体的损害性。
药之象
药象主要指药物的自然特征。受古代哲学整体观及取象比类思维方式的影响,前人发现药象与其功能、升降等有着一定规律性的内在关系。
中药之能
药物功效的认定过程因受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大都经历了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一个较为合乎逻辑的解释是:人们起初在无意中发现某种药物对某种疾病具有防治或调理作用,即以生活经验或单验方的形式在人群中流传。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这种经验在相同病证背景下得以反复验证,药物的某种功能最终被确定下来。当然,这一过程还要受到受试者个体因素差异及医者的学识水平、观察条件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故一般认为中药作用的发现与认定是一个由无意发现到有意观察、由生活实践到临证实验、由个体体会到群体验证的过程。总体而言,确定中药功能的基本方法是以病为据,以效定能。
如此说来,以《神农本草经》为例,所收载的365种药物主治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患170余种,要弄清各自的功能、主治,该是一个多么浩繁的工程。此外,根据记载能清晰看出,当时尚处于巫医并未完全分离的年代,所载药物功能的认识竟大都能得以验证,殊为不易、不凡。但不可否认,其间也有不少难解甚或谬误之处,《医学源流论》即把一些药物难以解释的功能归纳为“此乃药性之专长,即所谓单方秘方也”。
中药功效的表述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对因(证)功效,如祛邪者有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泻下、解毒、消食、利水、祛痰等;扶正者有益气、温阳、滋阴、养血等;调理脏腑或气血者有疏肝、柔肝、宣肺、健脾、和胃、理气、活血、安神、开窍、潜阳、息风等。二是对症功效,如止痛、止血、止咳、平喘、止呕、止泻、止遗、排石、排脓等。三是对病证功效,如截疟、蚀疣、消痈、消瘿等。
中药性能一体
在中医学看来,药物自身也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具有的某种功能是由药性决定的。不同的气味、归经等的组合构成了药物不同功能的基础,如酸甘化阴、辛甘化阳、甘寒养阴、苦寒清热、辛温散寒、苦温燥湿、甘温补阳等。换言之,中药的性能是一体的,有其性则有其能,有其能则必具其性。《神农本草经疏》言:“物有味必有气,有气斯有性,自然之道也。”又谓:“药必性味相参,才能尽其长。”因而认识应用中药,必须性能相参,综合考量。即如《景岳全书》言:“用药之道无他也,惟在精其气味,识其阴阳,则药味虽多,可得其要矣。”《本草崇原》亦谓:“知其性而用之,则用之有本,神变无方。袭其用而用之,则用之无本,窒碍难通。”
一般药物气味相同者,作用相近;气味不同者,或气同味异、味同气异者,作用则各有不同。若有一药兼有数味者,则治疗范围较大。如当归辛甘温,故有补血、活血、行气止痛、温经散寒等作用,可用治血虚、血滞、血寒所引起的多种疾病。临床用药一般是气味并用,但有时在配伍中则会出现或用其气,或用其味的情况,同一药物用于不同病证大都因于此。如《汤液本草》所言:“味则五,气则四,五味之中,每一味各有四气,有使气者,有使味者,有气味俱使者……所用不一也。”
在考虑药之气味的同时,临床用药还需参合归经、升降浮沉及毒性等因素,以使药物直达病所,因势利导,安全有效。但关于循经用药,《医学源流论》又明确提出不得拘泥,谓“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无捷效;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反能致害。”至于药物毒性,则主要通过炮制、配伍等方法加以减控。
综上可知,中药的治疗作用全在于其偏性。这种偏性是其气、味、位、势、毒等各种因素叠加、协同的结果,临证时必须依据这一背景基础,将中药的性能一体化考虑。只有认识和掌握每一药物的全部性能,以及性味相同药物之间同中有异的特性,才能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和使用药物。(朱光 河南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