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势,即药物作用于人体的趋向,一般用升降浮沉来表述。其相关内容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临床治疗的组方用药有着指导意义。但从实际情况看,人们更多地关注药物的功能,对于药势明显重视不够。兹对此加以梳理,以期有助于临床用药。
\n药势的一般规律
\n《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药物与人体一样,生于天地之间,受于阴阳之气,同样具有升降出入的禀性,保持着自身内部或与外部环境的平衡。具体而言,升即向上升提,降即向下濳降,浮即向外发散,沉即向内收敛。因此,升降浮沉也就是指药物对机体表现出来的向上、下、外、内四种作用趋向,是药物的一种自然本性,也可以说是药物与生倶来的一种作用趋势或力量。
\n一般说来,升浮药上行而向外,其功效多具有疏散解表、宣毒透疹、宣肺止咳、温里散寒、温通经脉、行气开郁、活血化瘀、开窍醒神、升阳举陷、涌吐等作用;沉降药则下趋而向内,其功效多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利水渗湿、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息风止痉、止咳、平喘、止呕、止呃、止泻、止汗、止血、消积导滞、固崩止带、涩精止遗、敛疮等作用。
\n药势的形成有其基础或背景,一般认为主要与药物自身的气味、质地等相关。
\n药物的偏性主要因于其气味。而气味之源,在于天地,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阳为气,阴为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又有《汤液本草》云:“夫气者天也,温热天之阳;寒凉天之阴,阳则升,阴则降;味者地也,辛、甘、淡,地之阳,酸、苦、咸,地之阴,阳则浮,阴则沉。”《本草纲目》云:“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凡味辛、甘,气温、热者,大都是升浮药,如麻黄、升麻、黄芪等;凡味苦、酸、咸,气寒、凉者,大都是沉降药,如大黄、芒硝、山楂等。
\n关于药物质地,基本规律如《本草备要》所云:“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一般而言,花、叶、皮、枝等质轻者大多为升浮药,如苏叶、菊花、蝉衣等;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大多是沉降药,如苏子、枳实、牡蛎、代赭石等。但又非尽然,如有药谚云“诸花皆升,旋复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由此说明,药物质地轻重与升降浮沉之间并无本质关联,只是前人并非全面的个人用药经验总结,由此判断药势只能作为参考。
\n《温病条辨》云:“凡干皆升,芦胜于干;凡叶皆散,花胜于叶;凡枝皆走络,须胜于枝;凡根皆降,子胜于根。”此为大略之言。若综合考虑,则情况极为复杂。岳美中老先生对此有悟颇深,如关于降药,谓:“盖降药虽沉,未有不由上焦而下者,故赭石能从上焦以坠镇,槟榔能兼利胸膈。大抵气味重且速者,直达下焦而不能兼利上焦;气味轻且缓者,皆能降利上焦。葶苈泻肺;杏仁利肺;射干微苦,利喉中痰;厚朴花性轻,利膈上气;川贝母性平,利胸肺之痰气;旋覆质轻,润肺降痰;陈皮气味不重不轻,故可降上焦,可降中焦;唯木香气浮味沉,上中下三焦皆理。”
\n此外,部分药物呈现的药势还具有双向性,如《药品化义》所云:“红花,善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能泻而又能补,各有妙义。若多用三四钱,则过于辛温,使血走散;若少用七八分,以疏肝气,以助血海,大补血虚,此其调畅而和血也。”又如川芎既能上行头目,又可下行血海; 三七能止血,又能活血;白术既能治泄泻,又能治便秘;枳实既能降低平滑肌张力和解痉,又能增强胃肠蠕动等等。这种看似矛盾的作用趋向,一方面是缘于自身所含成分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则多与炮制、用量用法有关。
\n药物对人体某部分有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能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由此先贤们提出了归经学说,并把其中作用较强者称之为引经药,《本草洞诠》谓其:“剂中用为向导,则能接引众药,直入本经,用力寡而获效捷也。”《医学读书记》谓其:“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以此角度而言,这些引经药其实都有药势的意蕴,因为唯有具备更强的走行选择之力,才能引领它药到达病所。
\n药势的影响因素
\n凡药皆有其势。但这种天然之势会在加工、炮制、配伍等诸多因素影响下而有所改变,进而形成人为之势。
\n炮制:为了更好地发挥药物作用,中医学通过长期实践摸索出各种炮制技术,如《本草蒙筌》所云:“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此举不仅能减毒增效,而且可改变药性药势,扩大应用范围。如荆芥生用可发汗解表,炒用则入血止血;半夏生用可催吐,制后可降逆止呕;生姜走而不守,功擅散胃寒,干姜守而不走,功专温脾阳;石膏生用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则收湿、敛疮、止血等等。一般而言,酒制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等,即如《本草纲目》所云:“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
\n配伍:对于药物配伍,徐灵胎有深刻而精当的认识,谓“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又言:“方之与药,似合而实离也。得天地之气,成一物之性,各有功能,可以变易血气,以除疾病,此药之力也……故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也就是说,药物的配伍是根据对疾病的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等的综合判断,体现组方者用药思路的一种方式。一般来讲,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如济川煎中的升麻;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如血府逐瘀汤中的牛膝,故而《本草纲目》言“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n药势的临床应用
\n因于正邪相争、阴阳失衡而发生的疾病,在病势上会表现出向上(如咳嗽、喘息、呕吐、呃逆等)、向下(如脱肛、遗尿、崩漏等,向内如表证未解而入里等)、向外(如自汗、盗汗等)的异常。因而利用药势来纠正病势,也是临床用药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甚而《本草经疏》有谓“升降者,治法之大机也。”
\n具体而言,《读医随笔》云:“气亢于上者,抑而降之;陷于下者,升而举之;散于外者,敛而固之;结于内者,疏而散之。”《医纲提要》云:“热者,如火炎上,当用降药;寒者,如水就下,当用升药。”也就是说,病位在上在表者用药宜升浮,病位在下在里者用药宜沉降;病势上逆者宜降,病势下陷者宜升。
\n此外,根据《素问·六微旨大论》“高下相召,升降相因”的原理,为了适应复杂病机,临证还常采用升降浮沉并用的用药方法,如大青龙汤用石膏配麻黄,一清一宣,以达热清肺降之效;血府逐瘀汤用红花、川芎、柴胡、桔梗等之升,合枳壳、牛膝、桃仁等之降,成为调理升降、活血行气的代表方;《伤寒温疫条辨》中“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的升降散(即《万病回春》中的内府仙方),方中以姜黄、大黄降邪火,以蝉蜕、僵蚕升清气,并以酒、蜜一升一降为引,降中有升,升中有降,升降复常则邪火降,闭塞通。对于此方应用,国医大师李士懋谓“须掌握郁热这一关键。凡有郁热者,不论外感内伤,内外儿妇各科皆用之。”凡此等等,均说明通过调理升降、以药势纠正病势是适应复杂病机,调节紊乱脏腑功能的有效方法。
\n综上所述,药势是药物的一种客观性质,相关认识是中医药思维的基本体现。但作为一种学说,对药势的认识尚属粗浅,存疑不少,争讼不断,有待找准切入点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尽管如此,一些中医大家的临证经验表明,组方用药时恰当运用药势的作用,确可收到事半功倍、手到回春之效。(朱光 河南中医药大学)
\n(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n(LQ)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