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毒理论是现在中医学术界最活跃、最具发展潜力的学说之一,它是以我国著名脾胃病专家、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在总结前人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数万例临床病例的实践而逐步创立完善起来的。浊毒理论已广泛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并且均取得了明显疗效。它以天人合一的中医思维方式来探究当代生态环境及饮食、情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它更深刻直接地揭示疾病的病因和疾病发展的内在规律,与现代病因学接轨,深入了解浊毒病邪的致病规律,将传统中医学的预防原则和现代预防医学的具体措施结合为一个整体,对预防疾病的发生和阻止疾病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n对养生保健具有指导意义
\n浊毒理论对当代人们的养生保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浊毒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人体的任何部位,目前浊毒在脏腑辨证方面已分为浊毒在心、浊毒在肺、浊毒在脾、浊毒在肝、浊毒在肾、浊毒在胃、浊毒在胆、浊毒在肠、浊毒在膀胱等九种证型;另有浊毒的三焦辨证以及浊毒在脑和皮、脉、筋、骨的具体临床表现。
\n随着浊毒研究的不断深入,可参照中医藏象学说将人体分为五大系统,即心系统、肺系统、脾系统、肝系统、肾系统,并依据相关理论对存于人体内各部位的浊毒分类归纳于这五大系统之中,通过分值来将浊毒标准化、量化,对受检者体内浊毒现状做出诊断并对未来发病趋势做出科学预测。
\n可以预见这种以浊毒检测为显著特色的中医体检以及随之而生的化浊解毒茶、粥、露、胶囊、冲剂等保健系列产品将来一定会有很大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市场前景,会成为未来中国乃至世界保健行业一颗璀璨的明珠。
\n能更加广泛地指导临床
\n浊毒理论的创始人李佃贵教授将浊毒证候的诊断要点归纳如下:①面色粗黄,晦浊,油腻,褐斑,痤疮;耳鼻口的分泌物浑浊增多。②舌质红或红绛或紫,舌苔色泽或黄或白或黄白相间,苔质腻,或薄或厚。③脉象:脉有滑象,或弦滑或细滑或弦细滑。④排泄物、分泌物:可见大便黏腻不爽,小便或浅黄或深黄或浓茶样,汗液垢浊有味。以上症状不必悉具,重在舌脉的表现。
\n浊毒理论的临床运用已不仅仅停留在初始治疗脾胃病的范围之内,近几年在许多疾病如肝病、糖尿病、肾衰竭、痛风及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中都取得可喜进展,目前见之于报道的已达近百种疾病。笔者认为浊毒证普遍存在于临床各科室的多种疾病中,只要辨证准确,都会取得良好效果,尤其认为浊毒理论在以下六个领域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空间。
\n肺系疾病 肺系疾病的发病原因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方面,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故外感之邪每多先犯肺脏,又因其位最高,其气贯百脉而通它脏,故内伤诸因、他脏之病亦可伤及肺脏,致使肺脏宣肃失司,阴阳失调,再者肺为水之上源,其功能失调必致水液代谢失常,化生痰浊,阻碍气血运行,产生疾病。中医治疗肺系疾病有直接法和间接法,所谓直接治肺法有八种:宣肺、肃肺、清肺、泻肺、温肺、润肺、补肺、敛肺;所谓间接治肺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通过五脏五行生克制约关系而确立的治法:如培土生金法、滋肾(阴)益肺(阴)法、肝火犯肺之泻肝法;第二种情况是通过脏腑表里关系确立治法,如泻大肠法泻肺热。概而言之,即扶正气,去浊毒。浊毒理论认为肺系疾病主要是“天之浊毒”或“人之浊毒”犯肺,肺气先伤,日久病情虚实夹杂,浊毒内蕴,反复难愈。故对一些慢性肺系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出现以浊毒内蕴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可以浊毒理论为指导遣方用药,灵活化裁,定会获得良效。
\n烈性传染病 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以及世界各国的密切交往,诸如非典、甲型流感以及此次的新冠肺炎等传染病未来可能会更加频繁地发生,这些均属于中医“疫病”“疠气”“温病”的范畴,明·吴又可曰:“夫温(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而这都可认为是“天之浊毒”为害,或浊重于毒,或毒重于浊,或浊毒并重,均可以化浊解毒为大法,在临床上辨证施药,随证加减,具体的治法有以毒攻毒法、芳香辟秽法、补气抗邪法、通腑泄浊法、清热解毒法及发散郁火法等。为今后中医在应对传染病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
\n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长时间不良饮食习惯和缺乏合理的运动,导致体内脂类、醇类物质逐渐增多;加之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分泌抗氧化物酶能力减低,导致体内自由基水平升高,使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后沉积在血管壁,久之使毛细血管堵塞,随着时间的推移,脂类醇类物质容易和体内游离的矿物质离子结合,形成血栓。血栓越来越多,使血管直径缩小。心脏为了保持足够的供血量,就增加血压,造成高血压疾病。如果血压过高,可能导致血管崩裂,于是产生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如果由于堵塞供血不足,即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其实归根到底还是人体内产生了不干净的有毒的物质即“浊毒”物质。因此化浊解毒法未来也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n皮肤病 皮肤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屏障,同时机体内部阴阳失调也可以反映在皮肤之上,在浊毒物质充斥人体内外的今天,浊毒理论无疑为皮肤病的诊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如对痤疮、酒糟鼻、脂溢性皮炎、湿疹、脚气、疮疖、丹毒的治疗,均可以化浊解毒为治疗大法,随证加减。
\n癌症 癌症是多种恶性肿瘤的总称,以脏腑组织发生异常增生为其基本特征,浊毒理论认为癌症的发生或是感“天之浊毒”,或是罹“地之浊毒”,或是“人之浊毒”内生,损伤正气,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虚实搏结,日久积渐而成。浊毒留结为其发病之根,浊毒走注为其转移之因,浊毒残留为其复发之源,浊毒伤正为其恶化之本。浊毒的治疗大法为化浊解毒,化浊的治法包括芳香化浊、祛湿利浊、渗湿泄浊等;解毒的治法包括清热解毒、活血解毒、散结解毒、化湿解毒、以毒攻毒等。而目前经过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研究筛选出的有抗肿瘤功效的中药基本上分为五类,分别为清热解毒类、活血化瘀类、化痰散结类、利水渗湿类和虫类攻毒药。这与浊毒理论化浊解毒治则的遣方用药思路不谋而合,因此浊毒理论将会在癌症的防治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n代谢性疾病 天下万物,“莫不为害,莫不为利”(《吕氏春秋·尽数》),也就是说没有绝对的利和害。就如同血脂和血糖,正常情况下,是人体的精微物质,是对人体有利的,但是亢则为害,过犹不及。
\n现在食品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血脂超标、血糖超标、重金属超标、尿酸超标……人类正逐渐成为时代产物的“浊毒垃圾桶”,清除这些垃圾(浊毒)就是考验人类智慧,单纯地与其对抗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浊毒理论认为,人体的“浊毒化”是导致许多疾病的根源。如何“化浊毒”,如何更好地净化人体内环境,是浊毒理论不懈追求的目标,目前“化浊毒”的治法已有21种,其核心目的就是净化人体内环境。
\n综上所述,浊毒理论是新时代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充实和发展,其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自然原因。它不拘于对一方一药研究,是一种“道”而非“术”,是新时代中医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的一种新视角,浊毒证候也普遍存在于多种疾病之中,随着浊毒理论的日趋系统和完善,必将会对人们的养生保健和疾病诊疗产生更大的作用。(刘小发 郭洁 河北省中医院)
\n(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n(LQ)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