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汗法“中、匀、整、久”健康观

发布时间:2023-11-24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素问·调经论》提到:“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平人”即《黄帝内经》中对健康之人的称谓。广汗法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身体健康需满足四个标准:中、匀、整、久。

身体整体可以看作一个多面体,这个多面体由无数个面交错组合而成,每个面又由无数个小点组成。整体中的每个小点都处于“中”的状态;每个由点组成的面都处于“匀”的状态;由每个面和点相互协调并构成的“整”体和局部都处于“中”和“匀”的状态并持续“久”的时间,此即为健康。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中、匀、整、久”的论述

①久

《周易》:“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

遵循“恒久且不停止”的天地之道,日月、四季才能一直更替。人想要保持长久的健康,也应当遵循天地之道。

②中与久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货和身比起来,都没那么重要。对精神和物质层面的过分追求,都是偏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长久,想要保持长久,就需要学会适度知足、适可而止,这个“度”和“可”即上文提到的“中”。

③整与久

《中庸》:“天地之道……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长久是天地间的重要法则之一。天、地、山、水是由一点点光明、一撮撮土、一块块石头、一勺勺水组成的,但它们大到可以维系日月星辰,承载山川湖海,放得下花草树木、飞禽走兽、财富宝藏,放得下鼋、鼍、蛟龙、鱼、鳖、珍宝物产。一点光明、一撮土、一块石头、一勺水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点,它们分别组成了天、地、山、水各个方面,进而构成了这个“长久”的世界。

④匀、整与久

《灵枢·天年》:“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岐伯曰: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五脏六腑、气血津液“各如其常”,“呼吸徐微,气以度行”即和缓匀速,“皮肤致密……津液布扬”即汗出均匀,多个方面的“匀”,构成了整个身体“长久”健康的状态。

“中、匀、整、久”与汗

《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正常的汗出需要“阴阳匀平”,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张英栋将正常的出汗称之为“正汗”,人体达到正汗需要满足“正汗四要素”:“一时许”“遍身”“漐漐”和“微微似欲出汗”。将正汗四要素与身体健康的标准相对应:“一时许”对应“久”,即尽量长的时间;“遍身”与“漐漐”对应“匀”,指汗出均匀、慢而匀速,即周身各处都有出汗的能力且汗出持续和缓;“微微似欲出汗”对应“中”,即汗似出非出。把皮肤作为一个面来看,每一个毛孔对应每一个点,每个毛孔都开合有度,即处于“中”的状态;这样全身皮肤作为整体,便具有正常出汗的能力,对应“整”。

“中、匀、整、久”里很多人对“匀”体会不够,先谈不匀,一般来说,头部及上半身容易出汗,而膝盖到脚踝即小腿部不容易出汗,此为汗出不匀。因风为阳邪,易袭阳位,且风性开泄,外受风邪后上半身的毛孔张开时间过久、次数过多,上半身的毛孔过开不合,则上半身容易出汗;湿为阴邪,其性趋下,且湿性重浊黏腻,容易阻滞,下半身的毛孔过合不开,故小腿部不容易出汗。

以“平人”调病人与诊治疾病

《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这是指诊断时以健康人作为标准来衡量病人的脉气与脉象。张英栋认为,“以不病调病人”作为治疗大法比在诊断中意义更大,从“测汗知健康”达到“正汗达健康”。病人偏离了健康的“平人”状态,治疗就是要把病人调回健康的“平人”状态,即“中、匀、整、久”。(陈泓朋  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温泉乡卫生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