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生水,太一到了后天变为了太极中和,水到后天变为了天地之心。天地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变化的形式是圜道,万物皆有圜道。有圜道则有太极中和与天地之心,故万物皆有太极中和与天地之心。
•事物要想生生不息,太极中和、天地之心是原动力,中华文明正是秉承了太极中和、天地之心之道,才能融合世界而生生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天人相应,因而人体的发生和天地万物的发生遵循一致的规律。
中国古人的终极追求是生生不息,但如何实现呢?古人发现万物皆有圜道,让圜道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关键在于天地之心及太极中和,这两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那么它们是什么关系呢?战国时期的一段文字《太一生水》回答了这个问题。
太一生水
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有十六篇先秦时期文献,其中一篇为《太一生水》:“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冷热。冷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冷热之所生也。冷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四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埋,阴阳之所不能成,此谓之道化也。”
意译:太一生水,水反过来辅助太一而成天,天再反过来辅助太一而成地。然后天地相互辅助而成神明,神明相互辅助而成阴阳,阴阳相互辅助而成四时,四时相互辅助而成冷热,冷热相互辅助而成湿燥,湿燥相互辅助成岁。所以,岁是湿燥之所生,湿燥是冷热之所生,冷热是四时之所生,四时是阴阳之所生,阴阳是神明之所生,神明是天地之所生,天地是太一之所生。是故,太一藏于水中,运行于四时,周而又始,是万物之母,一缺一盈,是万物之经。太一者,天不能杀,地不能埋,阴阳不能成,此谓之道化也。
图2
太一即“道生一”的一,后世又曰大一、泰一、太极、元气。《道德经》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生二”即一生天地,二即天地,有天地然后才有万物,即“二生三,三生万物”。而水是万物之一,为什么太一在未生天地之前,反而先生了“水”,而且需要水辅助太一,天地才得以产生呢?水在先秦古人心中意味着什么?我们看《山海经》的记载。
《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此外,《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日出于汤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太阳出则上于扶桑枝上,归则浴于咸池之中。太阳浴于水,月亮也一样浴于水。水就象日月的家,日月归于水,休养生息,浴尽尘垢,次日又出于水,这里水象征了休养生息又孕育新生之地。在五行中,水象征归藏、休养,但水生木,木象征新生,故古人以太阳出于扶桑木之上为比喻。水生木,故扶桑木在水中,所以水象征万物归于此同时又孕育了新生。五行水其色黑,居北,水生木,故《山海经》说:“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由此可见,水在古人心中象征了潜藏于内的生机。故“太一生水”的隐意是太一蕴含了潜藏的生机,水反辅太一是说生机帮助太一以成天地、四时、万物。
太一又称“混沌”,古代神话中混沌初开天地生,即“一生二”,二即天地即阴阳。道与一在二之先,也就是天地之先,故曰先天。三及万物皆在天地之后,故曰后天。太一生天地阴阳,在后天,阴阳沟通展现为圜道。太一和水的关系是什么呢?这在中医经典《灵枢·九宫八风》说得很清楚:“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宫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复居叶蛰之宫,曰冬至矣。太一日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数所在日,从一处至九日,复返于一。常如是无已,终而复始。”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太一出于冬至,也就是一阳初动处的天根,即天地之心,也就是太一生水的水。水,处最下,象征万物所归,但蕴含生机,是太一启动之处,在后天则是圜道的终点,也是圜道再次循环的起点。叶蛰宫,蛰,蛰伏归藏之意,叶,生机之意。叶蛰宫在后天八卦为坎卦,坎卦五行为水。故此,太一生水,即是太一出于水,然后才有天地阴阳,生出万物,故太一所之地,生机之谓也,以水象征之(如图1)。
图1
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
天地生神明,何谓神明?《易传》云:“阴阳不测之谓神。”何谓阴阳不测?阴阳不测者,阴阳之中也。阴阳之中,即阴即阳,非阴非阳,故曰阴阳不测。阴阳是二,阴阳之中者,三也,三生万物,三者,神也,故《说文解字》云“神者,引出万物者也”,即神生万物也。明者,照明万物者也,引出万物使之显现,故曰神明。神与明是先天太一与水在后天的变现。太一与水在天地之先,为先天。在后天(天地之后)太一变为了神,水(生机)变为了明,神与明相辅生了阴阳、四时、冷热、燥湿以至万物。(这里的阴阳并非我们熟知的哲学意义上的阴阳,而是指光明与黑暗。)
先天太一蕴含着生机,以水为象征。生机启动,先天太一生出后天的天地,即一生二。天地沟通循环而成圜道,先天的太一到了后天成为“有形”之圜道,圜道形成圆心,圆心主宰着圆,好像先天太一到了后天换了一个身份,变为了圆心,即神明之神。这个后天的圆心承载了先天太一的力量,主宰运化圜道,这个圆心就是太极中和。而隐含于太一中的水,到了后天就变为了天地之心,即神明之明。
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四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
太一在后天变为了圆心,圆心要通过圜道运行才能体现,而圜道运行则源于天地之心,也就是生机——水。生机(水)启动,圜道循环,圆心——太一在后天的显现,故云太一藏于水,行于四时,周而又始。其实太一才真正是万物母、万物经。
太一生水,太一到了后天变为了太极中和,水到后天变为了天地之心。天地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变化的形式是圜道,万物皆有圜道。有圜道则有太极中和与天地之心,故万物皆有太极中和与天地之心。
每一个事物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太极中和维持这个系统的稳定性,而天地之心不但是圜道运行的启动力,还是圜道系统开放性的动力,它会突破原有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寻求更大的圆,找到更大范围的太极中和,而这正是五行中的木克土之意。这是因为每一个具体的事物都是有偏性的,不可能有绝对的太极中和,天地之心可以让每一个事物扩大自己,去和更多的事物取得更大的太极中和,自己成为一个更大的系统的子系统。例如人体肝藏,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它有自己阴阳变化的圜道,也就是有自己的太极中和与天地之心,但它是有偏性的,它进入到一个更大的系统——五藏系统,成了一个更大系统——五藏系统的子系统,找到了更大的圆心也就是太极中和,而这个突破原有系统的开放性即来源于天地之心。每一个事物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太极中和维持这个系统的稳定性,而天地之心则是这个系统的开放性。事物要想生生不息,太极中和、天地之心是原动力,中华文明正是秉承了太极中和、天地之心之道,才能融合世界而生生不息。
元气与太极中和
《周易·系辞》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太极即是太一,也称为元气。徐锴曰:“元者,善之长也,故从一。”元气即一、太极、太一。但“元”不但包含了太一之意,还包含了太一之水,即生机。《说文解字》:“元,始也。”始,除了最早之意,还有起始,即生之意。《康熙字典》释“元”曰:“元,天地之大德,所以生生者也。”元,古同“玄”,唐代以后为避皇帝名讳,多以“元”代“玄”。而玄即天地之心、生机、水,故“元”隐含了太一和水两重含义,即本源与生机。
极,“屋之中央最高曰极”,太极中和言其“中”,而“极”还是“至高”。太极,无比至高,这个至高就是万物之源的太一,即太极。太极在先天谓之太一,在后天则谓之中和。因为中和的终极是阴阳融合为一体,故中和回归太一、秉承太一。如此才能生万物,因为万物源于一。故马王堆帛书《道原》说:“一者,其号也;虚,其舍也;无为,其素也;和,其用也。”《庄子》说:“我守其一,而处其和。”
三,是阴阳之中和,三生万物,是因为其是源于一。故《老子指归》云:“二,以之无(道),故能生三……一清一浊,与和俱行……根系于一,受命于神者,谓之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因为其根系于一。为了表达太极在先天为太一,在后天为中和之一,本文称之为太极中和。
“一”在古人心中如此重要。《道德经》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战国楚竹书《凡物流行》云:“是故有一,天下无不有;无一,天下亦无一有。能察一,则百物不失;如不能察一,则百物俱失。”《黄帝内经》云:“揆度奇恒,道在于一。”《说文解字》云:“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
“一”与道到底是什么关系?《道德经》云:“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道”如果是“无”,“一”即是“有”。“无”和“有”同出而异名,即“道”和“一”同出而异名,故曰“道立于一”。“道”为本体,“一”则是“道”的体现,“道”的体现即是“道之德”,因此“一”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德”,并且是“道之德”。所以古人才这么重视“一”,将其与“道”同语。
“道之德”是什么?《道德经》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之体是无。无,谈不上为和不为,无为而无不为的是道的体现,即“道之德”。如此,道之德即是一,所以才说“是故有一,天下无不有”。一是道之德,道之德是无为。
中医元气论
“元气”一词最早源于战国典籍《鹖冠子·泰录》:“故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其实元气即“一”“太极”“太一”。如孔颖达:“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论衡》:“元气未分,浑沌为一。”刘歆《三统历》:“太极,元气,函三为一。”
《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生万物,其本乃是“一”生万物,故“一”乃万物之本、万物之源、万物之起始,故曰“元”。《论衡》曰:“万物之生,皆禀元气。”《白虎通义·天地》曰:“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
元气生天地,天人相应,因此人亦有元气。《春秋繁露·重政》曰:“元,犹原也……故元为万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论衡·辩祟》曰:“人,物也,万物之中有智慧者也。其受命于天,禀气于元。”人体之元气,《黄帝内经》曰“真气”,《难经》称“元气”或“原气”。
《灵枢·刺节真邪》云:“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明·张介宾《类经》记载:“真气即元气也。”金·李东垣《脾胃论》记载:“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难经》云:“人之有尺,譬如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元气是生气之源,化生万物,而人体之万物即是藏府、经络、营卫、气血、津液、水谷精微等。人体的元气化生人体之万物,同时也是人体万物之总合。故《灵枢·决气》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
前述元气是一,一是道之德,道之德是无为,故元气的特性是“无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所有的都做,而且都做到最好,故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但是我们常常感觉不到它,日用而不知。元气“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人体元气“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这正是人体元气的无为之道。元气化生并管理人体,当人体健康时,元气无为而治,自然运行。
元气有先天元气和后天元气,前述元气是太一,这是先天元气,太一在后天变为中和,这是后天元气,故太极中和包含了先后天元气。后天元气本是中和,体先天元气之无为,人体之先天元气、后天元气若无为而治,则人体健康长寿。当人体生病,但没有超过人体元气无为而治能力的时候,疾病可以自愈;而当人体的疾病超过元气无为而治的能力之时,则疾病不能自愈。元气神机法正是探索如何让人体元气恢复无为而治的方法(见《元气神机——先秦中医之道》一书)。元气神机法不针对疾病,而是直指元气本身,让元气无为而治,如此则就可以不能自愈的疾病变为能自愈的疾病。这一点《伤寒论》早已告诉我们——“阴阳自和者,必自愈”。阴阳自和,正是无为之道。元气神机法将治疗疾病的方法从关注疾病变为了关注人体自身的元气,元气无为则疾病自除,正如孙子兵法所言“夫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元气的特性
元气有五个特性。
其一,本源、化生。元气为原,是最开始的化生之气,这指的是先天元气,即一。先天元气启动化生后天元气,后天元气继承了先天元气的这个功能,然后化生人体之万物,人体万物皆是元气所化,故《灵枢·决气》云:“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此一气即元气。后天元气具备了先天元气的化生功能,但人体万物中,有些只能是先天元气化生,而后天元气只能起到修复作用,如一些不可再生的组织和器官。
其二,中枢。中枢控制整体,控制所有,就像圆心,圆上所有的点都要围绕它,圆心控制了圆的所有点,人体的元气就是人体的中枢。以上两个功能放在太极图上就是圆心和圆的启动点,即太极中和以及天地之心。
其三,无为。如果只总结一句话,就是元气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其特性,无不为即元气化生所有、控制所有。
其四,根本。如《难经》云:“人之有尺,譬如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
其五,生机。元气有“元”之意,也有“玄”之意,元即本原,玄即生机。故一生二,即先天生后天,先天元气生后天元气,后天元气生万物,这个生——生之机、生的动力,就是太一生水的水,水是比喻,喻生机。此生机在先天喻为水,在后天就变为天地之心,即玄。而这个生机在人体则是命门,这个命门即是元气的生机之门。在脉,即是胃神根的根,在脉之部位则是命名所在之尺脉,这是先天元气,故肾为先天之本,是因为命门在肾。在后天元气则反应在脾,故脾为后天之本,在脉则是胃神根的胃气。
中医人体发生论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天人相应,因而人体的发生和天地万物的发生遵循一致的规律。《道德经》阐述了天地万物的发生过程,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体的发生也遵循了这个过程。
如前所述,先天元气为一,在人体,先天元气通过命门化生阴阳二气,即“一生二”。二即阴阳,既分阴阳则已经是后天。人体阴阳二气首先化生任督二脉,这是人体的天地定位。
任督二脉负阴而抱阳。督脉属阳,在后背,人体背属阳。督脉有二十八个穴位,对应二十八星宿,月亮日行一宿,对应二十八天,这是月的周期,月属阴,故督脉负阴,督脉为阳,故是以阳负阴。任脉属阴,在腹部,腹属阴。任脉有二十四个穴位,对应二十四节气,这是太阳的周期。日为阳,任脉为阴,此是以阴抱阳。
督脉、任脉负阴而抱阳,然后冲气以为和,产生冲脉。冲,即冲气以为和,这大概就是冲脉名称的来源。冲脉、督脉、任脉被称为“一源三岐”,因为都是从命门发源,同一个源头分出了三支,即一生二,二生三。然后三生万物,人体的万物就是经络、藏府、营卫、气血等等,所以冲脉才被为五藏六府之海、十二经之海,正是三生万物。
“三”具体是如何生万物的?首先,任督二脉冲气以为和产生冲脉,这就是三。三生万物,首先产生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四奇经,即太阴、太阳、少阴、少阳之四象。四象生而五居中,此即带脉。这是人体第一个五行,即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带脉。五行之气脉加上任督二脉、冲脉即奇经八脉。人体发生首先产生的是气脉,即奇经八脉。奇经八脉的产生是天地自然之发生在人体中的表现。
奇经八脉进一步化生藏府。静者为藏,动者为府。藏法地,其数为五,府法天,其数为六,藏府相配,五六相和,此为天地相合之道,这是气化之藏府。胚胎形成期气化之藏府借助母体吸收的营养物质逐渐形成解剖之脏腑。气化之藏府以气化为体,产生形而下的、解剖的五官、五体、五液、皮脉肉筋骨等。
督脉、任脉、冲脉、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带脉——奇经八脉对应先天八卦,化生出十二经络(见下一篇)。藏在内象地,府在外象天,六代表天圆,五代表地方,故五藏是地方之道,六府是天圆之道。五藏配六府体现了天圆地方的天地相和之道,而十二经络则是藏与府——“天与地”之间的连接。经络,联络沟通之道也。经络在藏府、体表、五官等等之间形成了沟通的网络,如环无端,经络联通藏府、体表、五官等等,构成三阴三阳的太极圜道,对应天道之三阴三阳。最后人体借助水谷之气、呼吸之气与自然相通,形成一个完整又开放的系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张东)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