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名医治跟痛症方

青海名医治跟痛症(气血瘀滞)方: 处方:黄芪、威灵仙、白芍各20克,桃仁、川牛膝、当归、川芎、延胡索各12克,鸡血藤25克,红花、乳香、没药、土鳖虫、甘草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
2010-08-29

治慢性腰肌劳损经验

经验方:威灵仙、五爪龙、乳香、没药各60克,红花、三钱三、透骨草、九龙藤、爬山虎、牛大力、千斤拔各50克,无名异40克。用法:上药共研为极细末,拌匀装瓶备用。用时取三分之一药粉
2010-08-29

关节损伤中药熏洗

处方:血竭、乳香、没药各20克,红花、桃仁各15克,栀子、伸筋草、鸡血藤、桂枝、透骨草各30克,香樟木50克,附子10克。用法:上药水煎后,先用煎液熏,待药液温度适宜后再将患处放入盆中浸
2010-08-29

腰酸背痛自疗有招

有腰酸背痛的老年朋友不妨借鉴我母亲的锻炼方法:双腿自然站直后,先用双手掌轻轻地搓揉左右腰部各20下;然后用双手掌轻轻的拍打左右腰部各20下;最后用双手掌一先一后地拍打左右背
2010-08-29

车前草治百日咳

取车前草30克,鲜品加倍,煎浓汁去渣,加蜂蜜30克调匀,每日分3—4次服用。经临床治疗百日咳20例,轻的,周内痊愈,重的约半个月痊愈。适用于小儿百日咳。
2010-08-28

车前草治“慢支”

取车前草30克,鲜品加倍,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用旺火煎煮分2次服用,每日1剂,连用3-5天即可减轻症状或痊愈。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热咳喘型。
2010-08-28

犀黄丸治肺脓肿

肺脓肿是由于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化脓性感染,早期为肺组织的感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外周有肉芽组织包围形成脓肿。肺脓肿中医称肺痈,肺痈初期隐隐作痛,后期吐脓血如米粥样
2010-08-28

车前草治菌痢

取车前草60克,鲜品加倍,水煎2次,2次药液调匀,每日3分次服用,连续7—10天。适用于细菌性痢疾。
2010-08-28

治血管神经性头痛经验

经验方:赤芍、桃仁、红花、僵蚕、甘草各10克,川芎15克,当归12克,红枣7枚,生姜3片。加减:头胀目赤加钩藤10克,龙胆草、黄芩各5克,气虚神疲加黄芪、党参各10克,失眠多梦加生龙骨、夜交
2010-08-28

治疗神经衰弱的常见中药

何首乌: 中医常用何首乌来治疗神经衰弱属肝肾阴虚型、心脾两虚型、心胆气虚型的患者。何首乌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时,一般每次10克—30克,水煎服,大便溏泄及有湿痰者慎用。天麻
2010-08-28

苗药定痛汤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

患者,女,28岁。患者发作性左侧颞部跳痛2年,每次头痛维持1—2天,自服散列通后可缓解。头痛时伴头晕,严重时可有恶心呕吐,近3天来,患者疼痛复发,于9月12日来我院神经科门诊。查体
2010-08-28

谈谈高血压病的防治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关于高血压病普遍存在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现象,但高血压病的患病率
2010-08-28

车前草治腮腺炎

取车前草30克,鲜品加倍,煎水2次,首次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第2次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用,一般连续服用3—5天即可减轻或痊愈,病情重者可酌加药量。适
2010-08-28

治尿毒症末梢神经病变经验

经验方: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薏苡仁40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3~10剂。疗效:本方治疗尿毒症末梢神经病变患者30例,症状消失16例,症状明显改善或偶有发作9例,无改善5例。
2010-08-28

车前草治青光眼

取车前草60克,鲜品加倍,水煎2次,2次汤液合在一起,2分次服用。经临床治疗青光眼10例,一般服药2—3天后,头痛、目痛减轻,瞳孔缩至正常,视力增加。适用于青光眼初起患者。
2010-08-28

车前草治痛风性关节炎

取车前草30克,鲜品加倍,水煎2次服用,每日1剂,连续服用,服药后分别于用药12—15天内症状缓解。为防治复发,以后每隔20天服药10—15剂,未再复发。适用于痛风性关节炎。
2010-08-28

教你几招防腰痛

“病人腰痛,大夫头痛”——腰背痛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的多发病症之一。美国哈佛医学院专家的研究报告表明,有60%—80%的成人在不同时期内都有过腰痛的历
2010-08-28

药膳治慢性支气管炎

热症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出现咳黄色黏痰(痰不易咳出)的症状。听诊时可在肺部听到干、湿哕音,检查时可见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或数。治疗应以养阴清肺、止嗽化痰为主。可选择以
2010-08-27

中成药外用可治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以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而言,其主要部位在胃脘近心窝处,痛时可牵连胁背,或兼见恶心、呕吐、吐酸、嘈杂、大便溏薄或秘结,甚至呕血、便血等症。胃痛多见于急慢性胃
2010-08-27

防治疰夏有对策

疰夏亦称湿阻、苦夏,西医称之为夏季低热或先兆中暑。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夏天来临,随着天气炎热经常感到头昏脑涨,头痛,四肢沉重,全身无力,胸闷气短,低热不退及心烦多汗,倦怠嗜睡,口淡无
201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