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气化学说探源

•《内经》将“三阴三阳”概念分别用以标记六气的阴阳属性,基于“标本中气”理论,构建了六气发病机理模型。该理论是研究伤寒六经病证演变机理的重要思路之一,被称为“六经气化
2022-06-01

论中医之痹

•痹有狭义、广义之分,也有内、外之别。狭义之痹专指痹证,广义之痹泛指人体为病邪闭阻而致气血运行不利或脏气不宣所发生的各种病证。外痹者由外邪侵犯人体较表浅部位所致,内痹
2022-05-27

中药配伍中的限制性使用思维

•中药有其限制性使用目录,如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用药禁忌等配伍禁忌、用药禁忌以及剂量限度,这对于正确调剂配方及确保用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医者应利用君、臣、佐
2022-05-25

中医未来发展的两条主线

中医学源远流长,中医经典思想和理论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特别是经过抗击新冠肺炎、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中医自成体系的创新与借助
2022-05-23

病机与十九条

在中医经典中“病机”一词两见。一见于《神农本草经·序录》,说“欲疗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又见于“运气七篇”的《素问·至真要大论》,言“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气宜是五运和
2022-05-20

生病起于过用

•“生病起于过用”,是《内经》提出的重要论断,是指自然界春夏秋冬的更替,四时阴阳的变化都有其常度,而若因为身心过用超限,即会损伤正气而发病。•正不胜邪是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
2022-05-12

“从化”理论是中医重要的病机理论

•邪气侵入人体之不同部位、罹病过程之久暂、病体适时之气候、治病药物之气味都可能导致病情发生“从化”,不同体质类型是影响“从化”病机的基础性因素,这也是落实“因人制宜
2022-05-06

阴阳具有自然科学和哲学双重属性

《黄帝内经》言“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生命与健康离不开阴阳,阴阳到底是什么?笔者虽然是中医工作者,但长期以来,只知道“阴阳学说”的哲学属性,对其自然科学属性并不熟悉,或者说没
2022-04-29

论中医之肾

•中医学有关肾脏的认识确实存在着概念上的单指性不足、逻辑上的关系含混等问题,诸多有关研究与表述也常出现名实不副或名同实异的情况。•欲恰当、规范补肾,还是应回归本源,真
2022-04-21

元气、原气、真气、正气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中医学气论起源于先哲以气为本原探讨宇宙生成的“气一元论”,而哲学探讨宇宙本原的目的在于探求天人关系。中医学将此哲学之气的概念引入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探讨,进而形成了对
2022-04-18

抓好学术制高点和增长点 编好《国医大师传承录》

•中医药著作出版要做到推陈出新、不落窠臼,需要把握开启山林、独树一帜、引领方向、群体传播、持续影响、可以复制六个方面的考量,具备大师本人、传承人、出版社三个要素,处理
2022-04-08

援物比类话中药

•在古人眼中,大千世界无不是“象”。药象与人象或病象,都是通过气相感、类相应而发生关联效应。•中医药学中最为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借此能把笼统、模糊变得清晰、具体,把古
2022-04-07

曹颖甫如何用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的应用不必拘于“脉结代,心动悸”,凡符合阴血不足、阳气虚馁,血脉不畅者,诸如月经不调、头晕耳鸣、血不养筋、病后体虚、化疗后心血失养等,皆可用之。•炙甘草汤的证候
2022-04-01

《灵枢》重实证 《素问》重推演

•《素问》《灵枢》存在学术特征、认知思维方法上的差异,尤其是对藏象理论体系的构建:《灵枢》重实证,其脏腑体系建构的基础以实体解剖学和相应的临床实践经验为主;《素问》重关
2022-03-31

仲景医著中的“坐”

•仲景医著中,“坐”主要有三种词性:作动词,表坐姿;作连词,表原因;作副词,表自然发生。“但坐”之“坐”应为动词。•“坐药”是一专有名词,又称导药、坐导药,系将药物塞入阴道的用药
2022-03-28

《黄帝内经》“三阴三阳”六气发病机理模型

•《黄帝内经》用“三阴三阳”概念标记了风、寒、暑、湿、燥、火(热)六气的阴阳属性,构建了独特的“标本中气理论”模型,成为伤寒六经气化理论产生的理论源头,对于理解和应用张仲
2022-03-24

论中医之闭

•今天的许多疾病,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绞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肠梗阻、结石梗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大都存在着与闭之病证相关的各种病理变化。•闭作为一种病机
2022-03-18

论方剂的四种关系

•方证相应的关系实质是“有是证则用是方”,即方与证之间有着相对固定不变的关系,这种对应关系还产生了“异病同治”现象。•方与药之间存在着离合关系。方药相合反映了药物功
2022-03-09

叶天士用涩剂与涩药经验

•叶天士于涩剂、涩药之用,遵治法而立,理明法出而方药从。常用的涩治之法包括涩通互用法、填精固涩法和温经固涩法。•观叶案所载,涩剂、涩药不可用者有五:一为崩症不可尽涩药;二
2022-03-03

汤之有引,如舟之有楫

•药引其实是介于药与非药的一种东西,应根据病证需要选用。药引大致有引经、增效、解毒、顾护脾胃、矫味、心理暗示等作用。•药引大都为寻常之物,却也都有寒热温凉之性,因而需
2022-02-21